(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447)
“只是有天赋还不行,必须足够机灵聪明,心怀国家大义。”
刘彻真正想得到的是乌孙的土地完全并入大汉疆域,而不是乌孙国王的暂时臣服。
公孙如君明白皇帝的雄心壮志,恭顺道:“臣必将竭尽所能,成就陛下伟业。”
“你们尽力就可以,成不成还得看上天的意思。”
刘彻不强求。
之后,刘彻又问辽东情况,得知右渠王被杀后,卫氏朝鲜一片混乱,主张亲汉的大臣与主张自立的大臣杀成一片,以致大汉军队攻打朝鲜城池如入无人之境,笑道:“高祖时遗留问题,终于在朕这里得到了解决!”
“陛下届时将如何处置朝鲜的土地?”
闻言,刘彻命人展开辽东区域的堪舆图,在图上划了几条线,道:“朕有意在卫氏朝鲜的土地上划设四郡,不论大汉子民还是归附大汉的部落均可迁往居住!”
……
汉四郡的设立计划逐渐形成,与黄河有关的各项治理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泛滥的区域全部需要进行整修,或是挖掘疏浚河渠,或是加固河堤,深挖河道、在黄河两边种植树木尽可能地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以上项目对人力和财力的消耗都数额巨大,也亏得桑弘羊多年来掌管帝国财务擅长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大汉这些年又对外用兵战绩显著,西域、匈奴等地的财富通过商贸行为源源不断地流入,确保巨额的治理开支不至于对国库造成巨大负担。
李令月也因此越发明白皇帝的不容易:仅仅只是主管黄河治理工作,每天都要收到数十份来自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区域的与此事有关的各类奏报、告状,由此产生的物资钱财需求、贪污查出问题以及工地现场矛盾更是数以百计——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谨慎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以往的所有辛苦都付诸流水。
“殿下,夜深了,该休息了。”
上官婉儿催李令月休息:“哪怕是为了您的孩子,您也不应该如此日夜操劳。”
“我也想休息,但事情还没有解决。”
李令月揉了揉太阳穴:“比起其他人,我已经很幸运,身边聚集了这么多真心支持我、帮助我的人才。”
“殿下可是为未来感到忧虑?”上官婉儿问。
李令月点头:“虽然父皇有意培养我、让我掌权摄政,但这条路即便走完了前面九十九步,想越过最后一步依旧千难万难。”
“侯爷他始终在殿下这边。”
上官婉儿安慰李令月。
李令月道:“正因为霍哥哥支持我,我才有胆量继续走下去,可是……”
回想前世的母皇,李令月心头难免忐忑。
上官婉儿见状,握住李令月的手:“殿下,这世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前世一样陪殿下走到最后。”
“婉儿不愧是婉儿。”
李令月莞尔一笑,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起身,躺榻上小憩。
……
……
十一月的长安开始下雪。
朝臣们踏着碎雪入宫参加朝会,奏报称因为连日冰冻积雪,长安郊外有百姓冻死。
“陛下,长安是天子居所,尚且有穷人冻死街头,郡县地方此刻必定早已惨不忍睹!”
“长安城郊有人冻死的事情,朕早有耳闻。”
刘彻看向桑弘羊。
桑弘羊硬着头皮站出来,对秉笔直言的臣子道:“即便是长安,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冻死,何况地方。发生这种事情,是基层官吏的失职,应当追问主管相关事务的官吏的追责,而不是将这类事情拿到朝堂上质问陛下!”
“陛下是天下的父亲,长安城内有百姓冻死难道不应该是——”
“是长安县丞的错!”
桑弘羊打断道。
石庆跟着打圆场:“此事确实是长安县丞无能,应当问责。”
“但是——”
“别说了!”
石庆咬牙切齿地暗示臣子退下。
臣子无奈,退到一边。
紧接着,朝堂开始讨论黄河的事情。
朝臣们不敢否定治理黄河这件事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也不敢攻击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但不少人认为治理黄河耗子巨大,仅仅一年时间就消耗了三年的国库积累,而全套的黄河治理方略需要至少三年才能完成!
完工后还要每年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作维护!
“——长期以往必定造成国库空虚,民生贫乏疲敝!还请陛下停缓黄河工程!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臣等宁可触怒陛下碎尸万段,也不愿百姓为此痛苦受难!”
说到这里,几个外臣已是声泪俱下。
刘彻板下脸,冷笑道:“你们只看到黄河治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知道黄河几乎每年泛滥!每次都会导致无数人失去生命无数田园庄稼被冲垮毁灭!”
“陛下,我等自然知道黄河治理关系两岸千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但黄河经过一整年的治理已经被基本驯服,不会再轻易造成大泛滥,后续的加固工程在我等看来实属劳民伤财。”
外臣们一脸诚恳地表示。
“劳民伤财吗?那你们知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黄河大堤以及黄河两岸的疏浚河渠工程也是如此。第一年的修筑仅仅是基础,第二年、第三年的深挖、加固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