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518)
毕竟,现任丞相石庆年事已高,公孙贺又宁死不愿做丞相。
……
李令月来到宫中,禀告第二次科举考试的准备情况,并建议对答卷进行糊名处理。
“为什么要给答卷糊名?”
刘彻好奇理由。
“女儿认为糊名可以让考试结果更加公平,”李令月道,“避免主考官员看到答卷人的身份后以个人喜好评定答卷优劣。”
“这个问题……”
“即便是处事公正的大儒,读到得意学生交出的字字珠玑、文采飞扬的答卷,也很难抑制私心给卷子名次。何况并不是每个主考官员都道德完美、做事力求公平公正。”
“如此说来,确实……”
刘彻想起往事,意识到糊名处理确实很有必要。
随后,李令月又将刘屈氂在中山国报名参加科举的事情告诉刘彻。
“刘屈氂?”
中山靖王刘胜一生有一百多个孩子,即便刘彻记忆惊人,也不可能记住刘胜所有儿女的名字。
“他是谁?”
“他是中山靖王的儿子,排行……排行……”
李令月也不清楚刘屈氂的具体排行。
“无妨。”
刘彻抖了抖衣袖:“他想参加科举?”
“是。”
“皇兄留下一百多个子女,这些人成年以后又生育孩子,也难怪刘屈氂他……”
刘彻想了一下,道:“派人去中山国把刘屈氂接来,朕要见见他。”
“喏。”
……
……
虽然是皇室宗亲,但因为父王膝下有一百多个孩子,既不是嫡子又没有得宠的母亲的刘屈氂在中山靖王刘胜薨逝后自然不可能得到推恩封爵,也没有分到大量黄金和土地,生活只比普通富户稍强些。
因此,得知皇帝下令没有推恩封爵的宗室成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后,自诩熟读诗书经典的刘屈氂立刻找到现任中山王、侄子刘昆移给自己报名!
他知道,不论能否通过考试,他都将作为第一批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的宗室成员得到包括陛下在内的无数人的关注。
刘昆移答应了刘屈氂的请求,并把此事上报。
半个月后——
刘屈氂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结果:皇帝听说宗室成员刘屈氂报名参加科举,派车马接他去长安。
“陛下要见我!陛下要见我!”
刘屈氂大喜。
他预感他的后半生将因为这次觐见而改变。
……
刘屈氂坐马车来到长安,经过城门时,他撩开车帘看了眼巍峨宏伟的城墙,又看了看身上略显寒酸的衣裳,心里莫名酸楚。
这时,一队人马在刘屈氂的车前停下。
为首者主动询问:“车中人可是中山靖王之子?”
“正是。”
刘屈氂撩起车帘,见为首者相貌极美,且皮肤白皙,气质堂堂,好奇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霍光。”
霍光表明身份,并询问刘屈氂是否愿意去他家中稍作休息,等待陛下召见。
“恭敬不如从命。”
刘屈氂知道霍光身为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担任奉车都尉兼侍中多年,深受皇帝信任。
身为皇室旁支,才到长安就有幸结识皇帝的宠臣,刘屈氂不禁对未来更多了几分期待。
……
将刘屈氂安顿好,霍光立刻进宫,禀告道:“陛下,中山靖王之子刘屈氂目前正在微臣家中歇息。”
“依子孟之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回陛下,以微臣愚见,他是有礼之人。”
霍光不知道皇帝对刘屈氂是什么态度,尽可能谨慎圆滑地回答问题。
“只是有礼?”
刘彻流露出不满。
李令月道:“父皇,堂兄初来乍到,难免言语谨慎行动拘束,不敢表露性情。”
“朕发布诏书允许没有获得推恩袭爵的宗室成员参加科举,他第一个报名,可见他心中渴望功名官爵,也自诩有几分才学。”
“父皇的意思是——”
“有才自然要重要,但若是心思全用在其他地方……”
刘彻抽唇一笑,笑容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意。
霍光感受到杀意,不敢抬头。
这时,阉人入内通报,丞相石庆求见。
“石庆?他不在丞相府读书做学问,进宫做什么?”
刘彻露出不满。
阉人道:“丞相说有要事禀告。”
“知道了。”
刘彻挥挥手:“传他进来。”
“喏。”
阉人退下。
霍光也要跟着退出。
刘彻却道:“子孟留下。”
“喏。”
霍光小心退到一边,目不斜视,正襟危坐。
……
丞相石庆进入大殿,行礼后抬头看到刘姣坐在皇帝身旁正整理各地送来的奏报,苍老的眼中划过释然。
“臣此次进宫,是有一件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要冒死上谏!”
“什么事?”
刘彻的口气很不耐烦。
石庆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储君。陛下,太子之位不宜空置太久。”
“大胆——”
刘彻发怒,喝问道:“你是不是以为当面上奏就不会被朕下狱?”
“臣——臣不怕被陛下下狱,臣冒死上谏因为臣认为陛下应当为了大汉江山早早确立储君,安天下民心!”
“呵!”
刘彻冷笑,反问石庆:“既然你口口声声为了天下民心,那你说,谁人可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