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637)
“怎么办!怎么办!战死这么多人还没能立下活捉单于的战功!回长安以后一定会被责罚!”
公孙敖急得火烧眉毛。
汉律规定,战场损失过大,即便取胜,将军也无法得到奖赏,何况他这次——
“至少我们赢了。”
赵破奴安慰公孙敖:“大将军也会为你美言。”
“……事到如今只能这样期待了。”
公孙敖知道自己没真本事,能有今时今日地位全亏少年在建章营当差时带着兄弟们不顾生死救回卫青。
之后卫青一飞冲天,他跟着沾光,每次随卫霍出战都能分到立功机会,不知不觉竟已成列侯。
但如果运气不好出战时遇上厉害对手——
……
受降城之战的首战结果被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
李令月看过以后又立刻让人将战果送到正在卫青等人的陪同下巡游诸国郡县的刘彻手中。
“好!好!好!”
看完战报的刘彻笑容满面:“儿单于狂妄而来,妄想攻占受降城杀死右贤王下朕的颜面,如今却是匈奴的颜面被大汉踩在脚下!可惜公孙敖办事不利,损失过半居然没能活捉儿单于!”
闻言,卫青赶紧为公孙敖说好话:“陛下,合骑侯并非骁勇善战之人,何况他的对手是正当锐气的儿单于,率领的也是匈奴最精锐的队伍。”
“仲卿放心,朕没有重责他的意思。”
受降城首战告捷让刘彻心情大好,虽然遗憾没能捉到詹师庐还让儿单于率精锐成功突出了重围。
“若他在后续战场能立功补过,朕不但不会责罚他,还会给他增加封户。”
“谢陛下恩典。”
讨论完公孙敖的事情,刘彻随即让霍光和司马迁起草诏书,奖励在受降城之战的首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不论汉人匈奴人西域人,只要立了战功就能按汉律规定得到相应数量的黄金、土地、丝帛等奖励。
率部投降大汉的右贤王呴犁湖也会在皇帝结束泰山封禅返回长安后正式被册封为大汉列侯。
……
……
封侯承诺的诏书迅速抵达受降城,看过诏书后,呴犁湖悬着的心终于落下,长舒一口气:“汉皇帝陛下果然一言九鼎!”
“右贤王殿下学习汉文的速度也很快。”
“既然下定决心投降大汉,自然要主动学大汉的语言、穿汉人的衣服。”
呴犁湖神色略有尴尬。
但他很快就不感到尴尬了。
因为和汉皇帝的封侯承诺诏书一起抵达受降城的还有对右贤王部的土地、黄金、丝帛、棉布等物品的封赏。
虽然诏书中提到的黄金、丝帛、棉布等物暂时没有送来受降城,承诺的安置右贤王部的土地零碎分布在受降城和朔方城之间,但已足够让长期奔波颠沛的呴犁湖和他的部族成员们欢呼雀跃。
“这下终于可以安心睡觉到天亮了!”
“天啊!分给我们的土地居然全部都在漠南。大汉皇帝陛下是世间最仁慈的主人。”
“以后不能再称呼大汉皇帝陛下,应该称呼皇帝陛下!我们的皇帝陛下!”
“听说在朔方城,丝帛、棉布的价格连互市的一半都不到。”
“太好了!我们终于也能有机会穿上丝绸衣裳了!”
“……”
右贤王部族的人们欣喜的讨论着汉皇帝承诺的一切,带着幸存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看到这一幕,刘鹏心中不禁泛起感慨:“父亲,讲课的夫子们时常把匈奴人描绘成茹毛饮血的野兽,如今看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和我们一样是想过安稳生活的普通百姓。”
“太史令说匈奴人是夏人苗裔,他们的先祖和汉人是兄弟。”
“那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把整个匈奴都包进去的大帝国,是不是就能让匈奴人和汉人坐在一起吃饭唱歌喝酒?”
刘鹏真诚问父亲。
霍去病微笑着看着他,鼓励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也将是个艰难的梦想。”
“再难,鹏儿也要竭力实现!”
刘鹏单纯又执拗发誓:“愿大汉百姓有朝一日不再受战火摧残,母亲不用送别儿子、妻子不必失去丈夫,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
……
刘鹏被聚集在受降城内的匈奴平民们对和平和稳定的渴望触动,发誓要用一生终止战争、让匈奴人也生活在大汉的统治下过没有战争的田园牧歌生活。
同一时间,只比刘鹏年长几岁的詹师庐正在王帐内大发雷霆。
“没用的东西!丢尽我的脸面!一群被我追得逃到边境求汉皇帝收留的废物居然能把你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大单于,呴犁湖确实曾经……可他现在得到汉人的支援,他背后是受降城和大汉十万铁骑,我们……”
战败的匈奴小王们试图为自己辩解。
詹师庐根本不听,挥手便要亲卫把这败军之将拖出去斩首祭天!
“不可以!”
刘故赶紧出声阻止:“大单于,他们已经尽了全力,请不要责罚他们。”
“不责罚?打败仗的废物有什么资格要求宽恕!”
詹师庐瞪眼刘故:“左贤王,你最近半年越来越仁慈了!”
“大单于,我为他们求情并非因为我变得仁慈,而是——我们现在还没撤出汉军的追击范围,杀人会动摇军心,引发军士逃亡投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