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679)
受降城大失败对心高气傲的詹师庐的打击非常大,匈奴的粮食问题也因为战败变得越加严重。
所以,尽管战场受挫的詹师庐希望尽快重整旗鼓率领大军在战场上击败霍去病父子,但身为大单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为匈奴人寻找适合生存的肥沃土地,恢复因战争、雪灾、蝗灾而大量减少的人口。
“大单于要攻打安息?”
“不是攻打,是向安息借一些粮食。”詹师庐阴狠道,“顺便确认大宛人口中的绕过西域进入安息的道路是否真实存在。”
“那万一道路不存在……”
“无所谓。”
詹师庐冷笑:“我只是输给了霍去病,没有输给其他人!”
“大单于的意思是——”
“如果不存在绕过西域进入安息的道路,我就亲自带领你们强行穿越西域进入安息!反客为主!”
詹师庐嚣张宣布。
年轻气盛的他不介意把整个匈奴帝国都摆在赌桌上。
看到少年大单于如此激进冒险,王庭贵族们纷纷陷入沉默,不自觉地看向左贤王。
刘故感觉到众人的注视,却是一声不吭,走进帐篷。
他的反常表现让匈奴贵族们感到不安,甚至隐约有些惶恐。
……
晚上,詹师庐找到刘故:“且鞮侯,你白天为什么……”
“我完全支持大单于的决定。”
“完全支持我?”
“我和大单于一样,认为匈奴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目前看,安息或许是最适合的选择。”
“那派谁出使安息?”
“左大都尉可以。”
刘故建议道:“他虽是呴犁湖的兄弟,却选择归顺大单于。”
“万一他离开王庭后背叛我?”
“他不敢。”
刘故笃定地表示:“他连追随呴犁湖去大汉的勇气都没有,拿什么背叛大单于?若他真不知死活利用出使安息的机会背叛了匈奴,匈奴反倒可以趁机出兵安息!”
“——原来你打着这种主意。”
詹师庐恍然大悟。
刘故道:“汉人说,师出要有名,如此才能进退适宜。”
“汉人的书确实蕴藏大智慧。”
詹师庐深以为然,道:“等我得到安息的土地,我也要按照汉人的规矩住进华丽的宫殿,享受美女的伺候。”
“大单于的梦想很快就能达成。”
刘故皮笑肉不笑地附和。
……
……
匈奴因为困窘潦倒的现状和打探到的关于安息的富裕软弱描述而生出攻打安息、占据他们的土地的想法的同一时间,长安又一次迎来正月初一大朝贺。
诸侯王们鱼贯进入,奉上黄金为主的贺礼。
刘彻笑容可掬地接受,并在诸侯王和百官的朝贺结束后,正式宣布给刘髆和刘鹏封王。
其中,刘髆为实封,封地在昌邑,为昌邑王,刘鹏为虚封,封号是他自己为自己选择的岳。
由于两人都是虚岁不过十岁的孩童,即便是实封的刘髆,封王后也不会立刻离开长安前往封地。他会继续留在长安,直到完成冠礼。
百官和诸侯王们早就被告知陛下的这个打算,如今封王诏书正式下达,不敢有半句怨恨,纷纷领命恭贺,强颜欢笑。
封王诏书下达以后,刘彻又召见各国使者。
匈奴使者率先进入大殿,献上昔日高祖被困白登城时派使者送给冒顿大单于的礼物中最为珍贵的几件以示友好。
刘彻从中常侍手中接过历经百年时光依旧莹润生暖的玉璧,叹息道:“历经百年,完璧终于归赵。”
“陛下所言极是。”
朝臣被刘彻言语中蕴含的沧桑与骄傲感染,纷纷潸然泪下。
随后,西域各国进献礼物,有制作精良的金银玉石物品,有擅长杂技、魔术、歌舞的美貌奴隶,也有闻所未闻的新奇植物种子。
尤其让大汉群臣感觉舒畅的是,参与大朝贺的几乎所有西域使者都能流畅使用汉语,虽然带着浓重的口音。
“主动接受汉化、使用汉语,不错,不错!”
刘彻对西域各国的驯服表现非常满意。
事实上,如果没有发生燕王刘旦薨逝这则插曲,刘彻的心情会更加开朗。
想到这里,刘彻低头,看向刘胥:“胥儿怎么沉着脸?”
“父皇,我……”
刘胥努力挤出笑容:“儿臣难得出席这种场面,心中恐慌不安,难免神情严肃。”
“朕知道你为何面色沉重,朕不怪你。”
“谢父皇。”
刘胥欲哭无泪。
……
朝贺结束后,诸侯王们被带去偏殿歇息,等待晚上的皇家宴席。
以往,诸侯王们聚在一起难免对国家各种事情发表意见,肆无忌惮地发泄不满,完全不担心隔墙有耳。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诸侯王,只要不做谋逆之事就可以一生嚣张跋扈无所顾忌。
但是这次,他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刘旦的死震撼了他们。
平生第一次,他们意识到死亡的无处不在!
陛下连亲儿子都能说杀就杀,何况他们?
“果然,陛下对我们是仁慈的。”
某个诸侯王自嘲地说道。
其余多位诸侯王纷纷干笑附和。
尤其是曾经被皇帝、皇太女正面敲打过的几个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