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690)
系统担心李令月趁机敲诈勒索,特意强调重申免费交易只有三次。
李令月:“你果然很小气。”
[我怕你又趁机钻漏洞。]
李令月:“我现在正式提出第一个要求——”
[在你提出你的要求前,我必须重申两点,第一,免费交易的内容能且只能和身毒有关;第二,因为是免费,如果你的要求超过我对免费的承受极值,你的这一要求将无法免费实现。]
系统补充说明。
“你的这两条补充条件全部都在我的预料中。”
李令月波澜不惊地告诉系统:“我的第一个要求是随时掌握匈奴动向。”
[免费交易的内容能且只能和身毒有关——]
系统试图拒绝李令月。
李令月道:“大汉计划兵分两路对身毒用兵,一路通过大夏地区的山谷地带进入身毒北部,一路借道西南进入身毒南部。其中由于气候原因,驻扎西域的预定通过大夏地区进入身毒北部的军队能且只在暮春至初秋时节行动。而这段时间也是匈奴侵袭大汉边境事件高发的时间。所以我最近半年一直努力挑唆匈奴对安息发动战争,减轻西域和北境的边防压力,为攻打身毒省出更多的人员和物资。所以我希望通过你随时掌握匈奴动向,以防不测。”
[原来如此,你果然想得深远。]
系统被李令月的理由说服,答应了她的要求。
[我会像当日辅助你解决春汛提前问题那样不定期给你提供匈奴大军的移动情况,掌握这些情报后能把事情做到什么地步,就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
李令月真诚道。
通过系统同步掌握匈奴大军动向后,她就可以放心指挥目前驻扎西域的汉军通过大夏地区进入身毒北部了。
[……我非常期待汉军给身毒地区各个小国的城楼插上大汉的旗帜的那一天。]
……
……
从系统处得到随时提供北方匈奴大军动向的承诺后,李令月走到已经内臣审阅评级分类的考卷前,打开一份被评定为中下等的考卷,简单看过后,露出欣喜笑容:“中下等的考卷尚且如此有见地,可见推广教育确实只需十年就能大有收获。”
“殿下所言极是。”
内臣附和道:“百姓学得文化,懂得礼仪廉耻是非对错,才会舍弃刁蛮斗狠,接受官府管束,人才因此脱颖而出,为朝廷效力。”
“仅是教化汉地百姓还远远不够,四周属国的百姓也不能遗漏,必须引导他们逐步抛弃野蛮简陋的习俗,学习汉人的语言、经典,成为真正的汉人。”
唯有如此,大汉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四周属国,随时可以找借口除掉这些属国的王室,废国家为郡县。
内臣们在宫中多年,对陛下和皇长女的盘算早已心知肚明,闻言,纷纷表示必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李令月于是问道:“四方属国试子们的考卷表现如何?”
“不论文采、见地都远不及汉地试子。”
评审考卷的臣子们如实回答。
“他们本不是汉人,殿试表现不如汉人不足为奇,只是古人有千金买马,本朝也需要通过重用这些人让四方属国感受到大汉对他们的重视,同时利用这些人更快地推进对属国的汉化。”
“殿下的意思是——”
“尽可能择优,但不必用汉地试子的标准对待这些人。”
说到这里,李令月顿了一下:“等他们的国家完全并入大汉,就不会再有这份优待了。”
“殿下英明。”
……
……
殿试结束的第五天,不远万里来大汉长安参加科举的原箕圣国(箕子朝鲜)王子终于从恢弘大气的未央宫带来的震撼中清醒。
“不愧是大汉,泱泱大国,非小国能够想象。可惜我们的先祖当年……不过以武王伐纣那时,先祖即便留下多半也……”
“殿下,这些都已经是千年前的往事,您何必给自己寻找烦恼。”
随行的遗臣劝诫道:“如今,篡夺我们的国家的卫氏早被大汉诛灭,卫氏的土地变成大汉的郡县,我们虽然没能趁机复国,却也通过和汉皇帝在半岛设立的汉郡县密切来往,得到了许多好处。若是王子殿下在汉皇帝的科举中取得名次,被大汉授予的官职,我们的境遇必能得到更大更多的改善。”
“事到如今,我早已放下复国之心,参加汉皇帝的科举也只是不想辜负至今仍不离不弃追随我的你们。”
原箕圣国王子深重叹息。
他出生的时候,传承近千年的箕圣国(箕子朝鲜)的江山已被卫满一族篡夺多年,甚至连取代箕圣国的卫氏朝鲜也被毗邻朝鲜的大汉帝国压得喘不过气,多年来一直俯首称臣苟延残喘。
所以,虽然身边始终有老臣孜孜不倦地劝他长大以后一定要光复箕圣国,但他却觉得光复箕圣国无异于以卵击石,就算遗民愿意听他号令随他攻打卫氏朝鲜,他们在打败卫氏朝鲜后也一样要向大汉俯首称臣。
幸运的是,他长到十多岁时,卫氏朝鲜也不复存在——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对大汉皇帝阳奉阴违,却不知大汉皇帝素来心狠手辣,当漠北决战打垮匈奴后,大汉皇帝随即腾出手狠狠收拾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如今,卫氏朝鲜被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取代,反倒是被卫满一族赶到半岛南方的他们得以苟延残喘,并通过和汉四郡进行商贸往来学会了汉人的纺织、造纸、染色等诸多先进技能,还从汉地获得了土豆、棉花、甜菜等珍稀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