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737)
“继续说下去。”
“倘若匈奴依旧控制西域,即便泥靡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匈奴公主依然可以匈奴为后盾,让泥靡成为大乌孙王。可惜如今詹师庐远走安息,且鞮侯投降大汉,匈奴公主空有尊贵并无实权。我们何不派遣使者说服军须靡,让他将王位交给亲附大汉的翁归靡?”
“这个想法不错。”
翁归靡的立场本就倾向大汉,又与匈奴公主之子泥靡存在王位争端,如此一来,即便身为军须靡妻子的匈奴公主和嫁到乌孙的五名大汉宫女一起遵照兄死弟及的习俗在翁归靡继承王位后成为翁归靡的妻子,匈奴公主也很难为翁归靡生下孩子,泥靡也将因此离乌孙王位越来越远。
想通这层厉害后,群臣一致赞同送翁归靡继承乌孙王位。
李令月于是制诏西域都护府,令刘解忧促成翁归靡继承大乌孙王位一事。
“绝不能让泥靡和匈奴公主掌握乌孙权力!破坏大汉将西域各国完全收入大汉统治的大计!”
……
……
有刘解忧和西域都护府,乌孙国的问题自然不难解决,倒是高庙祭祖一事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拖延。
因此,散朝后,刘屈氂立刻召集朝臣讨论高庙祭祖之事。
“祭祖乃是当前头等大事,该由谁主持?”
“这个……”
朝臣们一番议论,陷入争论。
“南王乃是皇长子,理应主持高庙祭祖仪式。”
“可皇长子不得陛下喜爱,若让皇长子主持祭祖仪式,必定触怒陛下!”
“不让皇长子主持难道让赵王主持?”
“赵王素行不良,恶名昭著,又是小宗,除了辈分高,没有任何资格主持高庙祭祖!”
“……”
一时间,群臣争执不下,吵得面红耳赤。
其中难免有人提议让刘屈氂主持高庙的祭祖仪式,毕竟丞相在法统上是陛下的副手,可以协助代理国事,其中也包括祭祖。
可惜,提议的人一片好意,被提议的刘屈氂却吓得浑身冷汗:“此事不可!万万不可!”
“丞相——”
提议之人顿生不解。
刘屈氂道:“丞相可以代表陛下,可我只是左丞相,只有一半的丞相权力,不能作为陛下副手主持祭祖仪式。”
“那……那这件事情怎么办?”
朝臣们神色苦闷。
部分人此时已隐约猜到皇帝和皇太女的心思,但皇太女主持高庙祭祖有违周礼,他们无法接受也不能接受。
刘屈氂担任丞相多年,怎么不知皇家的真实意图,见朝臣们大多隐约猜到谜底却又纷纷装聋作哑,苦笑道:“陛下都能立皇太女,何况祭祖之事?我们——”
“万万不可!礼节不可废!”
几个大儒带头反对。
刘屈氂:“若是皇太女不能主持祭祖,谁又有资格在高庙主持祭祀?”
“这……”
大儒们陷入沉默,但很快就又犟着脖子表示:“周礼不可废!此事万万不可以!”
“既然如此,我唯有先将你们的回复禀告殿下。”
刘屈氂不想卷入是非,主动退步,提前离开。
众人见丞相如此无能胆怯,纷纷露出苦笑,嘲讽道:“丞相为了坐稳丞相之位可是煞费苦心啊!”
“若不是他处处毫无主见又唯唯诺诺,怎么可能至今还坐在丞相的位置上。”
“纵然是个唯诺无能之人,却也是大汉的丞相,就不知高庙祭祖这件事最终会如何收场。”
“这件事确实也……或许顺从陛下并非有错,但周礼千年岂可轻易更改!”
“为今之计,唯有静观其变。”
……
秉持周礼反对皇太女主持高庙祭祀的众位大臣越说越沮丧,最终摇头晃脑离开,心情沉重如乌云压顶,不知所措也无计可施。
……
……
朝臣反对自己以皇太女身份主持高庙祭祀本就在李令月的意料中。
因此,散朝以后,李令月立刻以商讨高庙祭祖为由将赵王刘彭祖请进宫中。
刘彭祖作为刘彻唯一还活着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收到入宫议事的消息后并不着急赴约,他慢悠悠穿上礼服,在年轻貌美的妃子的伺候下登上马车,来到未央宫。
……
“皇伯父——”
见到刘彭祖,李令月立刻向他表达应有的尊重和礼节。
刘彭祖见刘姣待自己礼貌,也含笑点头,坐在李令月身前:“皇太女招孤入宫可是为了高庙祭祖?”
“皇叔以为此次祭祀应该由谁主持?”
李令月径直反问。
“依照规矩,高祖祭祀应当由陛下亲自主持,然而陛下如今身体不适,无法主持祭祀,那就依循旧例……”
刘彭祖露出倨傲的笑容:“皇太女,周礼规定,女子不能主持宗庙祭祀。”
“周礼也曾规定不能立皇太女。”
李令月针锋相对。
刘彭祖闻言,唇角干笑:“这话……”
“若是严格按照周礼,皇伯父家中可是处处违背周礼。”
李令月语调悠然,看着刘彭祖。
刘彭祖的笑容顿时无比勉强。
要知道,他自从受封为王便一直为非作歹祸害赵国封地,不论是赵国百姓还是朝廷委派赵国的官员都深受其害。他的儿女们也大多行为不端,尤其是被江充以通奸告发的长子刘丹。
此外,刘彭祖本人也时常做出违背周礼的事情,例如在兄长江都易王刘非薨逝后纳刘非爱妾淖姬为姬妾,并和淖姬生下儿子刘昌,让刘昌接替因为通奸罪被废的刘丹做赵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