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768)
“众所周知,皇太女是三十多年前在长门宫出生的,若此事内有乾坤,为何三十多年来始终没有相关传闻,包括皇太女被立的十多年也一直风平浪静?”
“为什么?”
刘髆似懂非懂。
“因为有人想从中谋求好处,更因为——”
国相顿了一下:“陛下可能真的即将不久于人世!”
“什么!”
刘髆大惊:“父皇的身体不是还很……很硬朗……怎么会……”
“即便有皇太女分担国事操劳,陛下也终究是年过六旬的人,何况这几年殿下的诸多堂亲们小动作不断,陛下的性格又是……如此反复忧心操劳,难免……单是八月份的时候就连续发生了鲁王刘光作乱、赵王刘彭祖仆击这等大事。赵王是陛下唯一还在世的兄长,他突然仆击倒下,陛下心中必定……”
“父皇确实对他的兄弟姐妹都异常在意。”
刘髆深以为然,觉得父皇很可能真如国相分析那般因为感伤刘彭祖的突发仆击而身体每况愈下。
“所以我劝殿下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卷进是非。这次的事情表面看是造谣宫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皇位。”
说到这里,国相神色凝重:“大汉皇后是有亲兵的。”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想借这件事情让母后和四皇姐反目成仇?甚至兵戎相见?”
“倘若皇后真如传言所说不是皇太女的生身母亲甚至是皇太女的杀母仇人,闹到兵戎相见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
刘髆不相信。
他自言自语地分析道:“倘若母后不是四皇姐的生身母亲,父皇将我交给母后抚养时,母后为何反复教导我不要和四皇姐争斗?她希望我做个安逸清闲的诸侯王,在封地内尽情享受惬意……所以我想母后和四皇姐一定是嫡亲母女,她们的关系不容任何外人怀疑!”
“殿下在椒房殿长大,只需回忆往昔种种便可确定真相,但宫外的人不知道这些内容,传谣的人更是处心积虑想要挑拨皇后和皇太女的关系……”
“我明白,我明天就进宫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四皇姐,让她一定要相信母后,绝不能让贱人的挑拨得逞。”
刘髆态度坚毅。
他是个重感情的人,连让自己蒙羞的李广利、李延年都能安排专人祭拜,何况皇后是他的养母,多年来对他始终关怀备至。
……
刘据来到长月宫,将决定告诉卫子夫:“儿子想上疏父皇提前册立母亲为王太后。”
“这是为何?”
卫子夫诧异。
要知道,即便皇子已被册封为诸侯王,生母也需等陛下过世才能被尊为王太后。昔日王夫人病重,命不久矣,陛下念及旧情破例将王太后的印玺等物提前赐予,让众人以齐王太后的礼节跪拜她。
如今陛下健在,她也身体安好,为何儿子突然表示要上疏为她求王太后封号?
“因为朝堂如今局势纷乱不可测。”
刘据直言不讳:“儿子以为,长安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更大的变乱,儿子担心母亲安全,想让母亲早日被立为王太后,与儿子同去南国,远离长安动乱。”
“你——”
“儿子有儿子的消息来源。”
刘据进一步暗示。
卫子夫:“你这话莫非暗指朝中有人反对陛下立皇太女?”
“朝中一直都有人反对四皇妹,而这次的风波……恐怕……”
“恐怕什么?”
“恐怕母亲会成为四皇妹的累赘。”
刘据故意危言耸听。
他担心母亲会出于对刘姣的爱不愿随自己去南国辟祸,坚持留在围绕皇位的暗战即将进入最关键时刻的长安。
“累赘吗?”
卫子夫苦笑,道:“倘若幕后之人连我都敢伤害,还有什么人是他们不敢动不敢杀?”
“母亲——”
刘据低头叩首:“儿子敬爱母亲,不希望母亲遭遇任何危险。”
“危险……”
卫子夫闻言,叹气感慨:“你知道你父皇为什么喜欢你四皇妹胜过你?”
“因为我不论才学或是能力都远不如四皇妹。”
“不止是如此。”
卫子夫道:“你的胆量和果断也不如她。”
“她的性情确实……”
“她虽是女子,性情却强势刚烈,即便遇上九死一生的危险也不会生出怯懦后退的心思,而是勇往直前,杀出血路。反倒是你……你的性情太过优柔内敛,遇事瞻前顾后,总想着保全自己以免万一。然而,生在皇家,很多时候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关键时刻后退一步,这辈子就就只能持续不断地后退。”
“母亲的意思是——”
“我不想和你一起退到南国,我要留在长安。”
“可是——”
“我知道你对我孝顺,担心我卷入是非受到损伤,但是我不想退,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个无能懦弱的女人,不像卫青的姐姐。”
话已至此,刘据也无可奈何,只能叮嘱母亲加强长月宫内外戒备,以防不测。
出长月宫后,他又找到卫长公主等人,将长安城内随时可能发生变乱的情况告诉她们,让她们觉察情况不妙就立刻前往长月宫,与母亲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