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789)
话音落,两人又纷纷谦虚退让。
“李家妹妹说笑了,我自小在羌地生活,行为粗鲁,不通长安礼仪,年纪也比岳王殿下大一岁有余,殿下怎么可能选我做王后?”
“我听说岳王殿下推崇性情踏实能吃苦耐劳的女子,赵家姐姐这般优秀勤劳,正是殿下心仪之人。反倒是我——虽说自小学习骑马射箭,终究天资有限,至今无法做到红心全中,每逢季节变换还会生病倒下。”
“李家妹妹此言当真?”
赵家女儿大惊:“你当真每逢季节变换就身体不适?”
“确有其事。”李家女儿直言道,“我出生的时候难产,险些拖累母亲性命,之后也因此即便得到后天的悉心调养,终究无法补足先天的缺失。”
“但是你自小熟读经典又精通兵书,若能成为殿下王后,必是殿下助力。”
赵家女儿始终觉得李家女儿比自己更适合成为王后。
一番彼此谦让过后,赵家女儿坦然道:“婚嫁之事由陛下和父母决定,我们为人儿女,只需听从安排。”
“赵家姐姐所言极是。”
……
……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当刘据依照和夷安公主的约定在朝堂上提出要将长子刘进过继给早夭的二皇弟刘闳为后代时,朝臣们还是一片哗然。
“这种事情……”
有老臣不满,抗议道:“陛下,老臣虽年老昏聩孤陋寡闻,却也知齐哀王早夭一事内情复杂,与南王殿下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怎可因南王长子被晋封为齐王便……便……”
“这事是夷安公主主动提议的。”
“啊?”
老臣闻言,顿时瞠目结舌。
李令月补充道:“当年的事情确实一度不可开交,如今事过境迁,比起旧事重提,五皇妹更希望二皇弟能有承续香火的后代。”
“这……”
老臣彻底愣住。
众所周知,事死如事生,对逝者而言,没有比承袭祭祀香火更重大的事情,何况齐哀王刘闳是夭折,过世时甚至不满十五岁,根本没有能力让女人怀孕生下后代承袭香火。
如此一番思考过后,老臣不得不偃旗息鼓。
随后,李令月又提起赵敬肃王刘彭祖薨逝后留下的二十多名儿女的爵位承袭问题。
因为赵敬肃王生前已经立刘昌为赵王太子,因此,李令月下旨让刘昌完成守孝后承袭赵王爵位,其余子女按孝武皇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尊卑各自从赵国分得土地和财物,几任赵王后所生嫡出儿女均可推恩封侯。
推恩令颁布至今多年,早已形成一整套的执行流程,此次分割可谓合情合理,无法引起任何争议。
唯一可能对分割有所不满的是刘淖。
但他早就因为献媚刘姣的行为被多位诸侯王厌恶、献女求荣一事更是令天下君子不齿,即便身怀不满也注定无可奈何。
……
退朝后,李令月从宫人处得知赵家女儿和李家女儿此刻正在偏殿等待画师为她们画像,于是对儿子刘鹏道:“还不赶紧去偏殿探望你的未来妻子。”
“母皇——”
刘鹏面泛羞红。
刘凤见状,挤兑道:“大哥已经等不及要成婚吗?”
“二弟!你——”
“婚姻嫁娶是人生大事,你一定要慎重选择,不可耽误女子。”
霍去病郑重提醒长子。
刘鹏默默点头,随宫人前往偏殿,与正在偏殿等待的两名将门虎女见面。
刘鹏走后,刘凤兴致盎然问道:“大哥什么时候给母亲生下长孙?”
“你大哥还没成婚,你居然就……”
李令月无语。
刘凤道:“可大哥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不像我,得再过几年才能和音儿妹妹讨论婚嫁。好想明天就长大成人,娶音儿妹妹为妻,生下一堆聪明可爱的孩子……”
“那也得是你的音儿妹妹愿意才能生。”
李令月严肃提醒刘凤。
刘凤尴尬一笑,缩到一边。
李令月则专心阅读奏章,处理从大汉各地送来长安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棘手的事情依然是钱和粮食,以及——
新一轮的豪强迁徙。
要知道,为防止地方豪族膨胀、形成足以对抗郡县的势力团体,大汉自立国以来就一直延续前朝的迁徙令,每隔一段时间就下令郡县调查本地豪门大户,将总财富超过一定数额的家族列为豪强,迁徙送到长安周边居住,从而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控制权。
然而,朝廷有定期迁徙豪强削弱地方势力的规定,地方豪强也大多会故意分散财富,避免被郡县列入名单,因此,每当朝廷开启新一轮的豪强迁徙,郡县官员与地方豪强就会不可避免地斗智斗勇,其间甚至可能引发流血冲突。
“豪强是大汉的顽疾。”
李令月叹息。
要避免大汉走向衰败,君主除了不断挖掘任用人才,还必须持续打压豪强、防止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保证底层百姓有一定的上升通道。
以上种种,必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
……
刘鹏与赵氏、李氏隔着屏风简单交谈过后,对稳重孝顺又能适应边关苦寒生活的赵家女儿产生了一定的好感。
“我志在边关,若能得你为妻,或可以夫妻长相伴。”
“可我虽能适应边关的苦寒生活,却不擅长汉宫礼节,不会联句作赋,殿下若娶我为妻,宫宴应酬时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