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808)
“路博德将军进入安南地区前,当地土著大多还用树枝在树上搭窝,不懂如何用石头建造房屋,不会种植庄稼,更不必说将他们的语言写成文字记录下来。直到汉军进入,他们才在大汉的帮助下学会制砖建房、垦地种田、烧陶生炊……部落首领们自然也跟从大汉学习汉人文字了……”
“如此说来大汉对安南各大部落有再造之恩?”
“这是自然。”
汉人官员无比骄傲的表示:“没有大汉的教导,他们再过两百年都不知道怎么垦地种田、烧陶生炊,更不必说发明使用语言文字。”
且鞮侯笑而不语。
他觉得汉人官员的话有傲慢夸大之嫌,但汉人武力征服安南各个部落后确实没有将这些部落的土著都贬为奴隶,反而向他们传授汉人的耕种建造技术、诗书礼乐知识,让他们过上比以前先进无数倍的农耕生活……
想到这里,且鞮侯心中泛起感慨。
匈奴输给大汉一点都不冤,甚至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因为大汉是一个高尚宏大的帝国。
……
米特里达提三世也看到了聚集长安的各国使者。
他问随行的大宛翻译:“他们是谁?来长安做什么?”
“他们是臣服于汉帝国的各个属国派出的使者,来长安参加一年一次的大朝贺。”
“包括大宛?”
“大宛多年前就已经是大汉的属国。”
说这话的时候,大宛翻译口吻异常骄傲。
“哦?”
米特里达提三世不解。
据他所知,汉帝国对属国的管理比安息帝国的皇帝对领地贵族的管束更严格——帝国不仅定期对属国抽收税收、干涉属国的官员任免、在各属国境内驻扎军队、在属国推行汉律汉语汉文化,对外发动战争时还会要求属国派遣仆从军协同作战。
明明管理如此严格,为何大宛翻译还一脸荣幸地宣称大宛早就是大汉的属国?
“成为大汉的属国对你们而言是荣耀?”
“当然。”
大宛翻译笑着解释道:“成为大汉的属国以后,大宛从此不再担心被周围其他国家侵袭,还能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得到大量好处。汉军驻扎城内虽然会对大宛百姓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骚扰影响,可他们也带来了更先进的汉文化,遇上外敌入侵,汉军也会帮大宛抵抗,例如前些日子……”
说到这里,大宛翻译猛然意识到不妙,赶紧闭嘴。
好在米特里达提三世没有生气。
他抬起头,看着长安的湛蓝天空,喃喃道:“你说得没错,我被收了金币的匈奴人逼着一路逃亡,一直快到大宛时,匈奴人才因为看到汉军的旗帜停了追捕……不敢继续追下去……成为汉帝国的属国确实有好处,虽然也要付出高昂代价……”
“比起得到的好处,代价并非不能接受,何况大汉给我们这种普通家庭的人带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米特里达提三世越听越迷糊。
大宛翻译道:“殿下知道大汉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但是殿下可知道属国的人也可以参加大汉的文科举,通过考试后在属国得到官职?”
“这——”
米特里达提三世大惊。
他至今还没有从科举制度带给的冲击中恢复,如今又被告知大汉允许属国的人参加文科举,通过文科举考试的人能通过汉帝国得到属国的官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大汉长期干涉治下属国的官职任免,属国百姓们却对此并无异议。
对他们而言,汉帝国的干涉打破了属国大贵族们对官职的世袭垄断,让中小贵族、普通富裕人家都有了做官的机会。
“武科举同样允许属国的人参加,入伍后不问出身来历,只要表现勇猛、忠诚不二,为大汉立下功勋,就能和军中汉人一样得到大汉皇帝赐予的包括官职爵位在内的丰厚奖赏。”
“汉皇帝是受到了天神启迪吗?竟然能想出这么多厉害的制度和手段。”
米特里达提三世由衷叹息。
大宛翻译闻言,正色道:“大汉皇帝被誉为天子,他/她本就是天的孩子!”
……
……
来长安参加正月初一大朝贺的不仅有匈奴、西域、东西南夷各国以及新征服的安南地区各部落派出的使团,身毒地区已经被汉军征服的四十多个小国也分别派出使者随西域各国和安南各部落的使团队伍来到长安。
这些身毒人虽然在来大汉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获悉大汉风俗和身毒地区截然不同,尤其是大汉女子的地位。
但当这些人来到长安,看到大汉的女人们即便没有尊贵的身份依然可以和男人并排走路、女子以像男人一样读书写字、学习骑射为荣等迥异风俗,还是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汉人到底怎么想的?女人这种天生不洁的东西怎么……怎么可以……”
身毒使团的成员们喃喃自语。
他们大多既信仰佛教又对源于身毒神话的身毒教内容笃信不疑,而不论是主张种姓制度的身毒神话和身毒教还是推崇众生平等、人人可以觉悟修行成佛的佛教,都认为女子天生低男人一等。
身毒教认为女子不洁,是灾祸,是罪孽,佛教则认为女人身体有缺陷不能修炼圆满,必须先修成男身才能进一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