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835)
他们甚至着手准备谶言,只等前线传出战事失利的消息。
当然,哪怕心里的恨多得快要溢出来,惯例送去长安的奏表依然必须写满赞美称颂之词,字字句句都阿谀到让自己觉得恶心。
“终有一天,我们要掀翻你的皇座!让皇位回到正统手中!”
诸侯王们恨恨地想着,送出墨迹未干的奏表, 连同呈交朝廷的黄金。
……
李令月收到诸侯王们送来的奏表, 看着阿谀逢迎的文字以及难藏杀气的笔迹,笑道:“诸侯王们对朕果然是口服心不服。”
“女子为帝是亘古未有之大变, 诸侯王们难免心怀不满。”
拥有前世记忆的上官婉儿深知女子登基为帝的不容易,不仅要面临朝堂、传统的旨意,更比男性君主更容易遭遇来自宗室的挑战。
“心怀不满却只会暗中诅咒朕,这些人啊……”
李令月叹了口气:“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此刻多半正暗中祈祷大汉输掉大宛之战,认为大汉一旦输掉大宛之战,朕的地位就会出现动摇,却不知道此次大宛之战,大汉这边是汉军和西域三十六国以及南匈奴国共同出战,其中参战的西域三十六国和南匈奴国的军士总数量超过汉军……即便战场损失惨重,首先被大量消耗的也是西域三十六国和南匈奴国的军队……”
“原来陛下从一开始就——”
“匈奴境内人烟稀少却能与大汉为敌百余年, 可见他们的凶猛善战,”李令月直言不讳, “所以,对待刘故和他的南匈奴国,朕必须三管齐下,用战争消耗他们的刚猛,用内斗瓦解他们的团结,用教化让他们自愿融入大汉。”
“单于知道陛下的这个想法吗?”
“他这种聪明到狡诈的家伙,怎么可能不知道朕的想法,但是他没有拒绝的权力,因为大汉如今占据着绝对上风,更因为这次要对付的敌人是詹师庐。大汉对待南匈奴的手段需要至少百年才能完全收效,并且这些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同化南匈奴而非消灭南匈奴。反倒是詹师庐——以他的凶残嗜杀,一旦成功冲破安息边境闯入西域,必定会顺势北上,将南匈奴从世间连根拔除。”
南匈奴的王庭设在受降城附近,南匈奴国的匈奴人也大多生活在漠北、漠南。
倘若詹师庐成功进入西域,便可北上穿越荒漠,直击南匈奴王庭和王庭附近的受降城。
所以,刘故即便知道汉女皇有心借詹师庐这把刀消耗自己的力量,也不得不遵从汉女皇旨意,率领南匈奴精锐部队来大宛参战。
以乌孙为首的西域三十六国亦是如此。
而且,他们遭受到的来自詹师庐的威胁更加紧张迫切——如果大汉联军失败,他们就会面临被匈奴人屠城灭国的绝境!
……
……
“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最憎恨又最喜欢的东西的名字?”
不等随他出征的儿子们回答,刘故便自言自语道:“是阳谋,阳谋是我最憎恨又最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
儿子们不理解父亲的话,困惑问道。
“阴谋是算计,是诡诈的下三滥,看似可恶其实并非无法破局。但是阳谋不同。阳谋从一开始就把算计以及算计的目的明明白白摆在被算计的人面前,让被算计的那个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被算计,也知道自己被怎样算计,却依然无法挣脱这份算计。”
说到这里,刘故顿了一下:“有时,阳谋甚至会请被算计的人自己决定要不要跳进去,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手段杀人!”
“父亲为什么突然说这些?”
儿子们越听越迷糊。
他们从小被培养成勇猛无敌的战士,却对政治的波诡云谲一窍不通。
刘故看着儿子们略显天真的眼神,笑道:“突然有些感慨罢了。和詹师庐的战争将要临近,你们回帐篷休息吧。”
“孩儿遵命!”
“孩儿一定养好精神,争取在战场上杀掉詹师庐,解除父亲的多年忧患!”
“父亲放心,詹师庐就交给我们兄弟了!”
……
儿子们争先恐后地承诺着刘故。
刘故却只是苦笑。
詹师庐是他亲手养出来的恶魔,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詹师庐的凶残嗜杀。
所以,此次出征,他让狐鹿姑留在王庭以防不测,霍去病将他带来的队伍连同他的儿子们分拆编入不同的部队时,他也没有反对——他相信霍去病的能力,同时也认为将儿子们分拆编入不同的队伍能让儿子们有更多更大的生还可能,避免被詹师庐一网打尽。
“……为了保住我的血脉和权力,我尽了我的全力,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
叹息着,刘故返回帐篷。
手上的伤口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完全愈合,断指的疤痕却依旧火辣生疼。
……
……
当双方军队的压力都将要到达极限时,只需一个小小火苗,战争变回一触即发。
发生在太平五年(公元前92年)春夏之交的大宛之战亦是如此。
虽然早在公元前94年末,大汉就因为安息逃王米特里达提三世的到来对位于汉帝国和安息帝国边境的大宛地区采取增兵屯田、将大宛本地百姓大量迁徙送进身毒地区的新大宛等一系列战争准备工作,之后又让西域都护府征调西域三十六国的军队,“请”南匈奴国派兵增援大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