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844)
坐在灯火辉煌处的李令月抬头,看了眼因为摇曳的灯火而面色忽明忽暗的刘昌:“可知朕为何连夜召见?”
“臣不知。”
“因为朕有事情需要你为朕办理。”
闻言,刘昌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小心翼翼道:“臣洗耳恭听。”
“如今大汉,有女皇帝、女列侯、女公卿,唯独没有女诸侯王。”
说到这里,李令月故意顿住,笑容微妙地看着刘昌。
刘昌顿觉心惊胆战,小心翼翼道:“陛下的意思莫不是……是……”
“朕有两儿两女,长子已经封诸侯王,次子将来也至少封诸侯王,赵王以为,朕的两个女儿未来是封公主还是……”
“陛下……臣……兹事体大,臣不敢妄言……”
赵王刘昌吓得声音发抖。
李令月见赵王吓成这般模样,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是每个皇家公主都可以成为女诸侯王,只有女皇所生公主才可以。自然,女诸侯王也和男诸侯王一样只纳不嫁,所生子女俱从刘姓,入刘氏宗脉。”
“陛下英明……陛下……陛下……”
“诸侯王的嗣子后代亦可如此。”
李令月冷声补充道。
听到这句,赵王刘昌顿时汗流浃背:“陛下,这……这种事情……”
“不可以吗?”
“臣……臣以为……”
“朕觉得可以。”
李令月打断刘昌的辩解,强调道:“天命无恒常,唯有德者据之。”
“那也——”
“你先回去准备一番。”
“陛下,臣觉得此事——”
“赵敬肃王生前做过不少错事,甚至涉嫌谋逆,先帝顾念旧情,全部不予追究,但朕……不是先帝……”
李令月似笑非笑地威胁着刘昌。
刘昌闻言,不敢再生抗议,磕头领旨,退出大殿。
祖宗规矩固然重要,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后代的荣华富贵更重要。
……
三日后。
赵王刘昌上奏,认为本朝既然有女皇帝,女皇所生公主便也应当拥有不同于寻常皇家公主的待遇。
“赵王以为,什么样的待遇才能匹配?”
李令月明知故问。
刘昌本能地擦了擦额头虚汗,禀告道:“臣以为,应高于长公主,等同诸侯王。”
“等同诸侯王……”
李令月眯眼,看向诸位朝臣。
朝臣们不敢妄议皇室家事,纷纷沉默不语。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这件事情就——”
“臣有言!”
颜回后代颜优突然站出队列:“臣不敢妄议皇家是非,但倘若陛下将公主封为诸侯王,女诸侯王的婚配、继承等又当如何处理?”
“颜优,你——”
刘屈氂担心激怒皇帝,压低声音威吓颜优,让他赶紧住口。
颜优不屈,甚至抬起头,直直地看着高坐明堂的女皇。
对此,李令月只是轻轻一笑,淡然道:“既贵为诸侯王,又怎能如寻常公主那般下嫁列侯,自然是纳男子为赘,所生子女俱从母姓为刘氏,爵位继承亦是如此。”
“陛下英明。”
颜优对女皇的这个解释并非十分满意,但没有继续当朝争辩。
随后,李令月又向朝臣们宣布大宛之战的详细战果和具体的军功爵位封赏。
得知大宛之战的胜利让大汉得到了东安息国的控制权,光是作为战利品即将送抵长安的黄金、白银、香料、各色宝石就有百余车,另有牛、羊、骆驼、奴隶数以百万计;此外,在大汉的扶持下成为东安息国王的米特里达提三世还会每年定期送来数十万金币的朝贡赋税、大汉商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东安息国不必缴纳额外的税款、驻扎东安息的汉军获得万顷良田作为屯田……
朝臣们不约而同地露出喜悦笑容。
“朕的长子目前正陪同米特里达提三世在巴比伦城和西安息国的弗拉特斯四世讨论丝绸之路的其他事务,顺便送回弗拉特斯四世的父亲奥罗德斯二世的棺椁,回国时应该能至少带回百万金币的‘酬谢’。”
李令月和善地补充道:“奥罗德斯二世曾经写信给朕,认为米特里达提三世的尸骸价值百万金币。所以朕向弗拉特斯四世要求同样的数额。”
“陛下……陛下英明……”
因为女皇这番话想起包括白鹿币在内的孝武皇帝的种种“丰功伟绩”的老臣和诸侯王们强忍着牙痛恭维讨好。
“为了大汉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朕不得不做出这等事。”
李令月深沉地叹了口气,命刘细君拟旨,正式封刘昭为阳王、刘华为周王,成为大汉自立国以来的第一代女性诸侯王。
另,刘细君、霍光为官多年,兢兢业业不曾犯错,特赐刘细君王子侯爵,为宛侯,霍光为博陆侯。
“谢陛下恩典。”
霍光与刘细君双双谢恩。
朝臣们早在女皇力排众议给刘解忧、李显君封侯时便意识到多年陪伴女皇夫妻的刘细君、霍光也会被封侯,此刻尘埃落地,无不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第265章 终极
大宛之战正式落幕, 东安息国从此成为大汉属国。
回想女皇自登基以来种种丰功伟业,正月大朝贺之日, 众臣在丞相刘屈氂的带领下集体上书,请求陛下择吉日登泰山行封禅大礼。
李令月没有答应。
比起泰山封禅,她还有另一件事迫切需要完成。
行幸轮台,发《轮台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