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一特工皇后(213)+番外

作者: 望晨莫及 阅读记录

“是!”

云沁坐下,开始编故事——

基本上她编的故事,旁人听了没有十成信,至少也得有七成吧!

*

宁太后自然是心怀疑惑的,看着她那种表情,那种紧张的语速,那种脱险时的惊喜,若全是编的,这女子,也太过可怕了,心眼,也太过繁多了——

再有,若真是编的,她是怎么逃脱的?

那些人,可是青海帮的人。

想到青海帮,她就会想到那个岑贵妃,就很想咬牙切齿——她这一生的悲哀,全是那个女人造成的。

在她看来,青海帮的人,若是想抓,也该抓宁以春去,如此才能真正打压了她,偏偏不是——抓的是一个身份极为微妙的慕容瑶。

这能说明什么?

慕容瑶,有问题。

她在权力的巅峰之上打滚,见识过无数想在她面前耍花样的形形式式的老油条。

就像当年自诩盖世奇才的周余,在前朝帝王面前是一等一的能人,睁眼能说瞎话,差一点就把他们夫妻俩骗来洛京意图斩草除根,而她巧施妙计,就破了人家的功,诱出了他的图谋,斩了其首,后起兵,揭竿而反,才有了如今这大好河山,成为这洛城京是受人俯拜的贵人。

尊与卑,只有一线之距——拿捏不稳,便是卑微的奴,等候的便是死。

宁太后阅人无数,哪些人为名,哪此人为利,哪些人为色,哪些人真心在为民,哪些人要的是天下,她看的清清楚楚,却独独看不透这个慕容瑶。

这女子,当真是慕容家的吗?

何以如此能巧辩?

何以能在转危为安?

若说,这仅仅是巧合,那不可能!

重要的是,萧缙对她心怀了怎么一个心思?

竟会要她?

慕容瑶是摄政王的人。

他是清楚的。

*

一干人,正在殿中有说有笑,表面上是一团和气,天下太平,实际上呢,各怀心思,各有算盘。

云沁觉得自己这笑容装的快要抽筋,向萧雅使了一个眼角——慢不经心的瞟了一眼。

萧雅浅一笑,似乎并没有留意到她的眼神,正好站了起来,自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铁锦匣,来到太后面前:

“母后,雅雅前番往集市上玩耍,看到了有人在卖珠母,便宜的不得了,原本以为这必是假货,上去一看,才发现那货真价实的很。雅雅就让人做成了玉膏,几天前才叫人取了来,今儿个雅雅拿过来,特意孝敬给母后!”

说着,打开了锦匣盖,里面装的是一个小小的玉瓶,很精巧,里头装的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珠母膏。

时间是一把刀,刀刀它催人老,无论这宁氏年轻时有如何貌美,也不管她有多么的精明能干,都抵不过岁月这一把刀。

待年纪长到个这个时候,没有一个有能与时间来抗衡,宁氏已渐色衰,私下里也一直差人四下打探驻颜之术。

珠母则是最能驻颜防老的,但,想要得到,也极为不易。

一则因为这边离海远,隔着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国域在洲之中西北,没有海岸线。即便再如何要想珠母,也断断没有办法到别国的海域上去打捞,想要得到,需得从南方买。

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她又不能堂而皇之的大量购买,因为采珠母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儿,一个没留神,采珠人就有可能死在海里,再也上不来。在南燕,帝主下了禁令,未得采珠牌的人不可下海捞,以防止出人命。

是故,这种东西,价高,且,罕有。

为了赚取这种利得,很多人还是甘冒生命之危,下海捞取,而所捞上来的呢,因为没有采珠牌,价格不会很贵,有时流入民间遇上不识货的商贩,会当假货卖。

宁太后在用那瓶已经用的快见底,可惜近来一直寻不到这样的好货,这个时候,她听到有珠母,心头难免会上心。

徐姑姑是最懂太后心思的,马上笑道:

“公主倒真是有心了!来,徐姑姑看看,这膏好不好。”

她过来拿了去,打开这玉瓶上的塞子,抹了一点在手背上,又往鼻边凑着嗅了嗅,这既是在查验有无毒素,也是在对珠母膏的优劣的一种判断——而后露出了满意的笑,点头对宁氏说:

“太后,您看,这色泽,这味道,是云中阁出品出不错了,而且还是您喜欢的那种香料调的。属上品。这一回,公主倒是实实在在办了一件好差事。这孩子人孝心,该赏。”

徐姑姑是宁太后身边最最贴己的人,得到了徐姑姑的信任,就等于得到了宁太后的信任。

萧雅笑嘻嘻看着宁太后接了过去,亲手尝试了一下,闻了闻,也不觉颔首:

“味道不错!”

“那是,儿臣特意让云中阁的人,照着太后最喜欢的味道做的。”

“为难你这孩子有这份孝心。徐儿,那就收起来吧!”

宁太后道。

徐姑姑含笑答应:“是!”

宁太后微一笑的看向萧雅,太上皇最最疼爱的女儿,人家会得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孩子能想方设想的招人疼爱。第二个原因,她母妃芳妃的缘故,虽说妃位不高,但还是很得宠的,在太上皇面前很能说得上话。

只不过她和柔妃一样,柔妃是胆小,芳妃是不愿争,觉得妃位低,就不容易遭人算计。她曾在帝驾前讨了一书御旨,住的地方,闲人免进,她呢,也闲少出来。太上皇昏睡后,只出来过一次。那时,宁太后说皇上需要静养,不宜近身探视,她没强求。

“说吧!丫头片子,有什么愿望,提出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