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正室手札(清)(132)+番外
王国昌是没为大阿哥办过什么事,但对他却一向孝敬,八阿哥垂着眸道:“没打过交道不知道,四哥这个人极其强势有手段,全不似表面上看来一味的苛刻,有张有驰,若不收服只怕以后是个厉害的对手。”
大阿哥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他在朝堂上没结交下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太子对他做的事,以为他不知道还将他当心腹,你放心吧,他是不会真心实意帮太子的,你只将刘暟赶紧处置了就行!”
大阿哥这个人,想成大事只怕也不容易,看的太直太简单了。八阿哥这样想着嘴里答应道:“是,我知道了。”
王国昌的罪行铁证如山,胤禛出手叫他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最终刘暟和王国昌都判了流放三千里,又令两月内还清挪用的公款。听说王国昌的银子八阿哥帮着凑了不少,都流放了无用的人八阿哥还这样对待,叫跟随他的人是怎样的心境?这也是八阿哥的高明之处了。
天气太热,皇上在京城待不住,便又要巡幸塞外。
胤禛想带着弘谦去,权珮也有心去看看塞外,这到叫胤禛高兴起来:“走吧,咱们都去,塞外骑马那感觉可跟马场上不一样,一望无际,豪爽的很!”
“听爷这样说,不去那可真不值得。”
于是便定下了权珮跟着一起出行塞外,这叫家里的众人又失望起来,原本还想着这次会不会轮上自己,没想到福晋想要去。
权珮带着久儿回了家收拾东西,在庄子上疯惯了,久儿的胆子到大起来,也不似先前回来那么紧张了,就是刚回来那会瞧见三格格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这叫权珮放心了很多。
一面叫丫头们收拾,她一面又写了几样调香的方子。
苏州的大管事李胜又来回话,带了不少礼物,也带来了好消息:“......启蒙书院这一批学生里大一些的都结业了,新进了大的书院读书学习,比寻常没有在学堂里学过的学生素质好底子更好,先生教起来省心学生们学的也轻松,成绩都在前头,叫众人夸赞不已,这次学堂收学生,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人。”
“不管谁来规矩不能乱,考试过了的才能收,过不了,谁的面子都不给。”
“奴才明白,就是按着您定的规矩来的,一共收了五十三个学生,校舍就显的小了些,又多分出来两间屋子备用。”
帷幔轻轻晃动,荡漾出一圈圈波纹:“你办事我是放心的,叫弘谦带你在京城转移转,过两日在回。”
“谢福晋!”
书房里权珮在低头写字,久儿凑到权珮跟前:“额娘忙么?”
“什么事?”
久儿小声道:“额娘还生三姐姐的气么?”
权珮停下来,转头看着久儿:“怎么呢?”
久儿皱着一张小脸:“三姐姐现在也挺可怜的,额娘要不就不生气了吧?”
幼小的久儿才跟一旁繁茂的万年青一般高低,权珮蹲□子看着久儿:“谁跟你说了什么吗?”
“大姐姐带着我玩,我看见三姐姐吃的东西都坏了.......”
权珮摸了摸久儿的脑袋:“你三姐姐推你是额娘叫她推的么?”
久儿茫然的摇头:“不是.....”
“她做坏事是她自己的主意,谁都应该明白做坏事是要收到惩罚的,路是她选的,没有人逼她,我没碰过她也没骂过她,她只是受到了她应该受的惩罚,跟额娘生气或者不生气没有必然的关系,你能不能明白?”
久儿有些不知所措:“不是很明白.....”
权珮笑着摸了摸久儿:“记下就行,以后慢慢就明白了。去告诉你大姐姐,额娘不生气了。”
久儿又高兴起来:“好的!”
久儿兴高采烈的告诉了大格格这话,却叫大格格的面色难看起来,她忽然意识到即便嫡额娘说不生气了,但又有什么作用,妹妹的错是真实存在不能抹去的,并不会因为嫡额娘这句不生气有什么改变,一旦犯错总会受到该受的惩罚,谁都避免不了......
第七十七章
出巡塞外途中,皇上驻跸喇门噶山。
皇上这次出巡奉着太后一起,后宫女眷便也一起来的多一些,皇帐往后最大的一顶便是太后的帐篷,左右一直往后一面是后妃们的帐篷群,一面是福晋们的帐篷群,有专门的太监守着四面,一般人都不能随意靠近,外围是侍候的宫女太监们的帐篷在往外就是侍卫们的帐篷。
脚踩着碧绿的一望无际的草原,头顶是湛蓝的没有边际的天,这样的景色叫人的心境都开阔起来,便是弘谦这样老成也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久儿更是高兴,扯着弘谦带着她出去骑马。
权珮便瞧着丫头们收拾东西,虽说当年跟着女皇见识了无数的景色,但也确实是第一次来草原,即便总觉得这个朝代有千般的不好,有一样却不得不承认,康熙皇帝喜欢巡视天下,她这样的皇子福晋也能跟着沾光不少。
皇上在这,近处的科尔沁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巴特麻带着下属家眷来朝。
来自家乡的亲人叫太后异常高兴,皇上特地设宴款待,又有专门的射箭摔跤助兴,皇上侍奉着太后一起观看,福晋后妃阿哥们也都一起陪同。
权珮对比什么是不大在意的,只是觉得坐在椅子上晒着草原的太阳都异常的舒畅,便自在的微微眯起了眼,耳旁却总能听到五福晋的说话声:“.....哎呀,这蒙古人瞧着高壮,根本就比不过咱们!瞧那亲王的脸色都变了......”
出巡塞外又何尝不是过来震慑蒙古部族的,怎么会叫蒙古人拔了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