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长姐带着空间暴富了(140)

作者: 瑶天折桂 阅读记录

一声声“中了”、“落榜了”不断地传来,热火朝天的场面更胜科举。

然而过了第一关仅仅只是开始,第二关的考核才能决定他们最终的命运。

次日清晨,第二关的品行测试正式开启。

俞雅岚和宋曦特意来到现场,准备亲自监督考核的公平公正。

许永年也抽空过来满足一下好奇心,毕竟这样的场面确实难得一见。

三人就坐在距离考核点不远的偏厅之内,一边喝茶闲谈,一边观望考场的动向。

俞鸿煊则带着沐阳和赤血,陆续开始面试参与考核的候选者。

刚开始的面试都进行得十分顺利,考场内外都秩序井然。

可面试人数还没达到三分之一,外头的候选者们便闹出了矛盾。

俞鸿煊蹙着眉走向喧闹的中心,便见几个秀才和壮汉正在拉扯和推搡,他当即出声喝止住争执,并向冲突的双方询问详细的情况。

“怎么回事?考场之外不许喧哗!”

互相敌视的几人立刻七嘴八舌地为自己辩解,俞鸿煊也逐渐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延州本地的一个王姓秀才认出了候选者中有新落户的流民,内心对此非常不满,觉得外地来的流民不应该抢占延州人的生计,于是口出恶言打算让对方知难而退。

被羞辱驱逐的是两个来自陇西的流民,他们落户于荒村已经有一段时日,一个是家有重病老娘的苏秀才,一个是肩负八口之家的周木匠,两人都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不得不出来为全家老小拼一份生机。

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来到面试的考场,谁知却被王秀才刁难辱骂,他们自是不愿意放弃,可王秀才却怂恿其他的本地候选者咄咄相逼,以势压人想将他们强行赶走。

俞鸿煊面露不悦地睨了王秀才一眼,稍稍向他迈了两步,垂眸扫了眼辨心灵镯,见镯子上显示出大片的灰色。

得了!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说什么为延州人的福祉着想,其实就是想借机赶走强力的竞争者,候选人如果少了一个,他被录取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一分。

心胸狭隘、满口谎言,还拿延州百姓做闹事的筏子,这样的人他们绝不会录用!

“你被取消考核资格了。”

俞鸿煊冷冷地对着王秀才宣布,面上没有一丝表情。

别怪他处事武断绝情,反正入了考场这人也无法通过灵镯的考验,趁早劝退还能节约大家的时间。

王秀才满脸的不可置信,立刻出言辩解求饶,“俞大夫,我只是为延州百姓说一句公道话而已,为何取消我的考核资格?外地流民本就不该抢占我们的活计,若不是延州百姓宽厚救济,他们早就饿死在城门外了!”

俞鸿煊目光冷厉地扫向这个混淆视听的小秀才,挥手命人将他直接驱离考场。

“这些流民既然已经落户延州,便与本地的百姓同等待遇,我们六合山庄招纳人才,从来不会拘泥对方的身份来历!你是为了延州百姓说话,还是为了一己私心,在场的人心知肚明!更何况救济灾民的乃是六合山庄,你又如何敢厚颜居功?简直无耻至极!”

王秀才被强行抬走,整个人都慌乱得嚎啕大叫,刚开始还不停地苦苦求饶,见俞鸿煊无动于衷便开始破口大骂。

卫兵立即将其打晕,那些污言秽语才彻底停止。

第126章 职业培训

苏秀才和周木匠面面相觑,连忙上前向俞鸿煊作揖道谢。

若非六合山庄秉公处理,他们说不定就要被其他人哄赶出去。

俞鸿煊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过身面色严肃地向众人说道:“诸位既然来了这里,就得遵守考场的秩序,不得惹是生非、挑拨矛盾!此番招募,能者居之,若是有谁对六合山庄的决定不满,现在便可以自行离开,我等决不会出言挽留!”

在场的候选者都缩着脖子不敢说话,更不愿意就此离去。

好不容易才走到了这一步,谁会放弃大好的前途?

解决了现场的突发矛盾,俞鸿煊便潇洒转身走回室内考场。

众人都被他威严的模样所震慑,纷纷恭敬地目送、不敢造次得罪。

熟不知装模作样的俞大夫此刻内心欢腾,吐槽的关注点都不在他们身上。

嗨呀!维持一个冷酷的考官形象还真是带感,怪不得姐姐对外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绷着张脸就能威慑四方,确实是省了不少的麻烦!

当然这样的蠢话他是不敢拿到俞雅岚面前说的,否则肯定会被姐姐敲得满头包,指不定连新买的话本都有可能保不住。

俞鸿煊离开之后,招募现场又渐渐热闹起来,候选者们三两成群地议论着其他,没有人敢再拿流民的身份说三道四。

第二道关卡的考核足足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次日俞鸿煊和沐阳等人又马不停蹄地面试了应聘杂务的长工,这场招募选拔一共持续了将近十日才最终落下帷幕。

录取名单在府衙公告栏发布的那日,整个延州府都沸腾不已。

百姓们表情不一地围挤在红榜之前,紧张忐忑地听着衙役敲锣唱喝上榜的名字。

“红叶村张天河,应聘数学课先生,中选;李家村李大柱,应聘农作课先生,中选;金明县孙有才,应聘文学课先生,中选……”

被成功录取的名字一个个报出,现场也随之发出一阵阵喧哗。

中选的人欢呼雀跃,满脸兴奋地和家人抱在一起庆贺,落选的人痛哭哀嚎,垂头丧气地掩面离去。

曙光学堂和慈幼院本次一共录取了四十人,其中知识类教书先生就有八人,手工课先生有七人,烹饪课和农作课先生各两人,杂务长工二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