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长姐带着空间暴富了(332)

作者: 瑶天折桂 阅读记录

宋家军进城之后还得帮忙救济本地的百姓,将自己的口粮匀出一部分填充粮仓的空虚,当地的知府和守将都感动得涕泪横流,带着无数百姓跪谢宋元帅的救命之恩。

这事听上去太过匪夷所思,但却是三晋十一府的真实写照,就连镇定自若的宋家将士们都不得不感慨,永宁公主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废物!

贺丞相父女想让她拖住宋曦,结果却给了宋家军趁虚而入的机会,能够快速攻城也多亏她独断专行,败光了三晋官民所有的信任和希望。

宋曦甚至不需要专门去行善积德,也不需要谋划什么收服民心的行动,救济的粮食一发到百姓的手里,三晋的民心自然会归顺于他。

失去武力镇压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罪恶与混乱,宋家军入城之后立刻开始肃清本地的治安,将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尽数关押处理,帮助当地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西河的官民都感觉安心不少,盛赞宋元帅仁义慷慨、本领高强,无需劝降就主动俯首称臣,甘愿为宋家献上自己的忠诚和力量。

第301章 暂作休整

西河府的衙门之内,宋曦正与一众下属开会议事。

他们攻下此地已有两日,目前的形势皆在掌握之中,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部署,还需要商量一番才好做下稳妥的决定。

西河府距离省治冀宁仅有两百多里,行军不过两、三日便能顺利抵达,不过冀宁府现在聚集了整个三晋的大半兵马,是否立刻攻打、具体如何用兵,都必须做好周全的计划。

“其他几个地方战况如何?风羽和雷斌可有遇上什么麻烦?”

主位上的宋曦姿态轻松,清俊的面容上一派沉着冷静。

剑东回想了一下收到的消息,总结性地回道:“他们二人已经拿下了南部的几府,眼下还在整顿当地的事务,三晋的南部正好同豫州接壤,布防方面可能需要多费些精力。”

二皇子的母族在豫州颇有势力,如若边防疏漏很可能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加上三晋的兵力目前分配不均,宋家军还得留下一部分人马镇守要塞。

宋曦闻言点了点头,从容地宣布道:“那我们就在西河府多休整三日,之后继续北上进攻冀宁,先派几个斥候潜入敌营查探情况,了解清楚再决定具体的攻城策略。”

“是!”一众下属俯首领命。

剑东想了想,提出了另一层担忧:“主子,云中府那边……是不是该派几个暗探查一查江业成的底细?”

云中府位处三晋的最北部,是大周与云川交界的边防重地,守将江业成乃是元丰帝的心腹,对于皇室和朝廷向来忠心耿耿。

元丰帝虽然对西北守将吝啬苛刻,但却一直很照顾江业成和云中边军,粮草军饷从来没有克扣过半分,每打一场胜仗还会给予对方相应的奖励。

江业成勇猛善战、刚直顽固,对于乱臣贼子极其鄙夷厌恶,宋曦可以用大义和恩惠劝降西北众将,却不能如法炮制地拉拢到这位云中悍臣。

宋家军想要彻底攻占三晋,云中府和江业成就是他们最大的阻碍,对方手中也握有十万精兵强将,正面冲突必然会开启一场激烈的战争。

他们的神武大炮并不想用在同胞身上,威慑之后通常会使用冷兵器攻城,打了胜仗也总是优待俘虏,尊重对方的意愿来决定去留的处置。

可面对江业成这样的硬茬,过往的经验很可能无法奏效,哪怕神武大炮再如何震慑人心,按对方的性子也只会拼死顽抗。

如此一来,这场战争必然会产生不少流血牺牲,宋家军攻打云中府的同时,还得派兵防范鞑靼人趁虚而入,想要在两头兼顾的情况下赢得胜利,就得预先做好形势调查,然后细细规划针对性强的作战策略。

宋曦垂着眸略作思量,神色淡然地同意了他的建议。

“未雨绸缪也好,就派几个暗卫提前探查一下吧。江业成确实是个劲敌,若能查到些什么固然很好,查不到也不必勉强为之,本帅有的是办法能够战胜他。”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冀宁府的战事,得先将这座三晋省治顺利拿下,云中府那边可以稍后再谈,占领了三晋大部再去解决最棘手的麻烦。

众将闻言都松了口气,散会之后各自开始忙碌手头的任务。

宋曦则照常处理新地盘的军政事宜,每日还得抽出时间检查宋家军的操练。

厉兵秣马之事一日也不曾懈怠,哪怕胜局再稳他也会认真备战。

另一边,冀宁府内。

得知前线战况的永宁公主正在大发雷霆。

宋曦的主动反攻已经超乎她的预料,没想到应有松居然战也不战就逃回了本府!

如此荒谬可笑的事情她还是头一次见,父皇该有多么眼瞎心盲才会选中这个胆小鬼来做官?

“废物!你就是个无能草包的懦夫!领着十万大军都不敢正面迎战,任由宋曦那个贼匪侵占三晋?应有松,你是不是活腻了?或者你根本就是宋氏余孽的奸细,想要里应外合败光本宫的封地?!”

永宁公主气得面目狰狞,不停地将屋内的摆件扔向对面的男子。

瓷器的破碎声伴随着尖刻的叫骂,刺激着屋内每一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应有松左蹦右跳地避开了一次次攻击,闻言也有些恼羞成怒。

“殿下,微臣并不是不敢迎战宋曦,而是实力不足无法硬扛。对方手里握着一种神秘的武器,能在数十里外就将人轰得灰飞烟灭!咱们的将士都是血肉之躯,哪能和这般可怕的铁疙瘩硬碰硬?还不如早早收兵打消苦战的盘算,保存实力才好图谋保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