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长姐带着空间暴富了(412)

作者: 瑶天折桂 阅读记录

然而医疗队伍和随行军队都对大巴车适应良好,完全没有产生任何怀疑。

就连沿途见到车子的北方百姓也只是新鲜好奇,感叹王妃娘娘果然神通广大。

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些年的工业化努力,各地工厂的兴起让老百姓接受了这些灵巧便利的机械,绝大部分北方人都以能入工厂工作为荣,哪里会对奔跑的车子产生任何负面情绪?

有了智能大巴车的帮忙,医疗队仅用十天就抵达了豫州。

若非沿途的官道实在难走,他们其实还能再提前几天。

在北方没造成什么影响的大巴车,入了豫州之后却是引起了轰动。

人人都畏惧这个会移动的大铁箱,对于从车上下来的医疗队更是又敬又怕。

俞鸿煊没空理会这些琐事,径自驱车带领着医疗队同张致远会合。

了解了情况后立即分派下任务,争分夺秒地开展治疗工作。

此时的豫州情况非常严重,已经有十几个村庄被瘟疫彻底覆灭,全豫州共有十一个府城爆发了疫情,平安无事的州府仅剩下靠边的两个。

就连张致远的部队都倒下了三分之一,其余兵将都靠着解毒丹才能勉强支撑。

可军中的解毒丹已经消耗无几,医疗队若是再晚几天过来,张致远的军队恐怕就会开始出现大规模死亡。

唯一能称得上庆幸的,便是封锁工作进行得比较及时,瘟疫目前都被控制在豫州境内,暂时没有向外扩张的迹象。

俞鸿煊不敢大意,做好防护之后便开始研究此次的瘟疫。

谢臻和纪雪薇各有擅长,三人便商量着分担不同的工作。

谢臻的能力主要是在生物学领域,此次就由他带着几个手下研究致病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病源的调查和清除工作也由他负责,有什么消息可以及时通知其余两人,方便前线治疫工作的不断完善。

俞鸿煊和纪雪薇都是医者,两人正好兵分两路管理豫州的治疫工作,染病的十一个府城分为两个部分,纪雪薇留在原地扎营并管理豫州北部的五个府城,而俞鸿煊则带着一半的人手继续南下,负责豫州南部其余六个府城的治疫工作。

在三人的分工合作下,治疫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可导致瘟疫的病菌却十分棘手,谢臻花了不少时间才弄明白病原体的特性。

病源的清理工作也有些麻烦,豫州的几个重要河道都被瘟疫严重污染,虽说张致远已经提前烧毁了污染水源地的病尸,可如何恢复这些河流的正常,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豫州的情况之所以恶化得如此之快,水源的问题正是关键所在。

哪怕他们已经警告过百姓,取用河水之时必须烧开一刻钟以上,但不听话的百姓还是非常之多,每个府城的病例都还在不断增长。

最糟糕的是,烧开之后再用也不一定能完全阻断疫病,仍有千分之一的人会因为饮用白开水而染上瘟疫。

这类疫病还能通过空气传播,与潜伏期的病人交谈几句就有机会感染上。

谢臻说这个致病菌十分特殊,研究发现其中的少量变异体竟然具有耐热性,饮用了白开水会致病也是这个原因,不过这样的变异不经常发生,所以他们还有挽救的余地。

俞鸿煊和纪雪薇都是在前线开展治疗,与病患们有着直接的接触,两人通过脉象和症状来研究病情,经过几次改良终于研究出了药方。

有效药方一确定,瘟疫很快便得到了控制。

而拿到药方的谢臻又改了几味用药,将之与灵泉水混合煮开,吩咐护卫军按量洒入被污染的河流内,后期再使用一些净水药物来收尾,总算在七天之内解决了水源问题。

在三人的协作努力下,豫州的受难百姓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曙光。

张致远的大军也陆续恢复健康,开始计划着收服豫州的重要任务。

然而他还没有正式行动,豫州的大小府城便直接主动投靠,大多数官员和百姓都愿意接受宋氏的统辖,感激涕零地将宋家军和医疗队奉为救世的神明。

第374章 解决旧怨

此时的齐州府内,得知疫情已被控制住的宋曦松了口气。

恰好暗探来禀报找到了高澹的踪迹,宋曦便准备亲自领兵前往捉拿。

新晋副将关天磊想要给死去的兄弟报仇,于是主动请缨去追杀高澹,宋曦也明白他的心结所在,没怎么犹豫便点头同意。

有了暗探的带路,关天磊不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高澹。

而高澹身边仅带着一千兵马,随行的还有柳莺莺和几个美貌妾室,一行人惬意悠哉地游逛在珠山府附近,距离两军交战的主战场只有两府之隔。

看样子应该是准备一边游玩一边南下,完全将对战宋家军的正事抛诸脑后。

这是对赤炎军十分自信,觉得宋曦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事的胜利?

还是原本就打算牺牲十几万将士的性命,自己却只管南下金陵、投奔萧家享受荣华富贵?

关天磊不知道高澹的打算,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杀仇人。

双方兵马在珠山狭路相逢,决战之势一触即发。

乍然见到早该死去的敌人,高澹的脸上既惊又怒:“你、你居然还活着?!”

萧家的暗卫都是怎么办事的!竟然没弄死这个冥顽不灵的硬骨头?

当初明明逼得他重伤濒死,怎么现在还好好地活着,甚至东山再起弄到了这么多手下?!

高澹看了一眼关天磊的身后,目测大约有五千左右的兵马,前方的执旗手还扛着两面军旗,分别绣着金色海东青和隶书撰写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