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03)+番外
可这宫中最不缺的就是貌美如花温柔小意的女子了。
她终究还是泯然众人,虽然因着八阿哥不至于被忘在脑后,但也不曾有过宜妃与德妃的盛宠。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泣涕涟涟:“你以为我不想给我的儿铺出一条路吗?可我能怎么做!皇上他根本就不喜欢我!”
桂姐忙跪下道:“主子,奴才有罪,奴才逾矩。”
“奴才以后不说这样的话了。奴才错了。”桂姐连连叩首。
魏见月弯着腰,拉着她的手,同她哭成一团。
好半晌,魏见月擦擦眼泪,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好考虑,可你不清楚这里间的事。”
魏见月轻声道:“皇上不喜欢温柔可意的。”
她顿了顿道:“皇上他心里有人。”
桂姐跪在地上,昂首看向她。
她将桂姐拉起来,说道:“我虽不知道他的心上人到底是谁,可我知道他心里有这个人。”
“皇上召我时,偶尔会看着我发呆……”说到这里,她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是皇上同玛禄姐姐长久不见,又多次冷落过玛禄姐姐的话,我定然以为是玛禄姐姐了。”
她说:“后来我想,也许是某个我不曾相熟的妃嫔吧。”
桂姐不明白:“皇上若是真有喜欢的,怎么不得捧在手上,如珠如玉。可如今看来,也唯有宜主子是一直盛宠不衰的。”
桂姐顿了顿,还是说道:“奴才也曾见过德主子一二面,她们都说是德、宜两位主子是不同的性情。主子的性情也自与她们不同。”
“皇上的心思,我们哪能明白呢?”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说实话,如果当初玛禄姐姐没有给我讲过那个故事,也许我都想不到这一块。”
随后,魏见月给桂姐讲了这个她从乌玛禄口中听来的故事。
那是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妓,贫困潦倒,穷得没办法养活自己和母亲。
思来想去,她打算带着母亲搬去京城。
有人劝她,京城美人很多,长着两只眼的都不一定能找到活路,更何况你这个瞎了一只眼的呢?
妓说,有句俗话叫,‘心相怜,马首圆。’。
于是,她和母亲一起搬去了京中。
后来一个少年爱慕她,视她如珠如玉,珍重爱护,寸步不离。
有以前经常一起玩的书生嘲笑少年竟然宠爱一个瞎子。
少年为妓愤愤不平。
魏见月说:“那少年说,自从他和她在一起后,他再看世上女子,每一个都好像多长了一只眼。”
魏见月轻轻的叹息:“因自己喜欢的女子只有一只眼,便见这世上所有女子都多了一只眼。”
她问她:“皇上待我不就是如此吗?因他爱慕他的心上人,所以他的心上人无论如何都是好的。所以他再看旁的人,不是这般不对,就是那般不对。”
她想了想,道:“这大抵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
桂姐听明白了,也叹了一口气:“倒也正常,前朝孝献皇后对先帝来说,也就是这样了。”
未见她前,未动情,怎样皆可;见她之后,过尽千帆皆不是,除她之外,谁都不可。
魏见月不欲再说这事,只浅浅笑着:“好了,快去帮我寻书本。”
桂姐应道:“要不也多给主子备一些?”
魏见月迟疑了一下:“也好。”
桂姐退出去了。
她在看着屋外的阳光,再一次的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管它什么“心相怜,马首圆”。
她多认认字才是好的。
她不识几个字,可她的儿是皇子,将来却是要多学多看,她虽不能亲手抚育她的儿。可她想,能多和他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她看着自己的手。
她现在是主子,是别人在伺候她,可她并不觉得自己比之前更快乐。
她想她的儿子了,也想她的爹娘,也想玛禄姐姐了。
如果没有这些后来的事,她们就在那宫中做群小宫女也没什么不好。
可终究,回不去了。
康熙在宫里走了一会儿,见过了自己祖辈居住的地方,这才回去。
同宜妃用过膳后,便歇下了。
说是歇下,也只是不允人打扰,自做自的事。
他虽出来东巡,朝堂的事可不见得会落下分毫。
宜妃与他研墨剪烛,可谓是红袖添香。
夜深人静,同榻而眠。
他穿过迷雾,在古怪的房里,见着一位女子,泠泠若雪山,她虽冷,对着犯错的人却是好言好语。
“错了就错了,长个记性,下次不再犯就行。”
那相貌清秀女子因犯错而生出来的的惊恐被她驱散。
他想,不成体统。
他又忍不住多看两眼。
女子穿着贴身的短裙,露出白晃晃的大腿。
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想,不成体统。
她走向他,弹了弹他的额头,语气亲昵:“你该走了。”
他问她:“你是谁?”
她嘴唇开合,他却听不到一个字,她笑了起来,推了他一把。
他猛然睁开眼。
他起身披上大氅,站在窗口,月色朦胧。
人虽两处,明月何曾分两轮。
她如今应该歇下了吧。
也不知道她如今是否舒坦,肚子孩子是否搅扰她。太医院那边儿说她这胎弱,要好好顾着,他想带她出来走走散散心的打算也只能作罢。
他望着月。
明月照他,也照她。
宜妃从梦里醒来,看他不在,披上衣服上前:“怎么了?”
“无妨。”
宜妃给他紧了紧大氅:“天那么冷,还是上床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