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13)+番外
他应下了,乌玛禄笑道:“爷是好人。”
康熙笑着摇头:“额林珠,你才是那个好人。”
都道是利益相关,最见人性。
她远比他更善良。
两人同被而眠。
康熙大早上走的,出了门,他记起这件事,便让梁九功派人去内务府提醒了一声,将宫人三十岁出宫的事彻底做牢,想出宫的便出宫,宫里也发一笔遣散银子,不想出宫的就留在宫中。
这事儿也派人去各宫提了提,虽然不知道他们这位皇上怎么又想起这事儿,但众宫人还是对此心喜,对着乾清宫的方向拜了拜,感谢皇上的恩典。
这事儿传到永和宫,琉璃一边儿给她梳妆打扮,一边儿道:“主子吃了亏了,皇上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就下令了,只是……”
只是那会儿乌玛禄正大病着,也没人告诉她,后来也没见人提起,也才有了如今的事。
乌玛禄知道她要说什么,淡淡笑道:“是我自己愿意的,哪有什么亏不亏的。”
琉璃艰难的笑了笑,道:“主子,小主子被送往了景陵。”
她扶乌玛禄出去,给她指了个方向:“奴才听他们说,景陵在那里,皇上请了喇嘛僧人给小主子颂念佛经,渡她能托生净土,再不济也能投生个好人家。”
一个夭折的孩子,有这样的待遇,已经很好了。
乌玛禄在紫禁城的永和宫里远远的望着,层层叠叠的楼台宫阙,遮蔽了她的眼。
她点了点头:“也好。”
琉璃本来想说的,但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那小主子,只有个墓,没有墓碑。
夭折之子,不立碑。
可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别的夭折的小主子,只是进了寺庙,少有能埋进皇陵的。
皇上爱重主子,小主子才能有这样的好待遇。
这些若说出来,主子必然会伤心的,不如不说。
她安静的站在乌玛禄身边。
乌玛禄突然开口:“你请人去给她多诵几天经,叫她投个好人家。”
别像这辈子,来了她的肚子。
琉璃答道:“是。”
乌玛禄站了一会儿,被琉璃扶了进去。
乌玛禄在榻上坐了一会儿,上床歇着了。
她实在没有心力去见老四和老六。
她闭上眼。
她始终行动如常,那么平静,看不出一点儿伤心,琉璃逐渐放下了心。
过得三五日,魏珠带人送来了一个匣子,他让人把匣子送上,笑眯眯道:“皇上心疼德主子,特意叫人整理出来给德主子送来。梁总管腾不出手,只好让我走一趟。”
琉璃递上银钱:“辛苦公公了。”
魏珠接下,笑道:“皇上口谕,德主子要不喜欢,随时可以重新安排人手。”
魏珠依旧笑着:“要是没有梁总管,可没有这好处。”
琉璃又递上一些银子,笑道:“瞧我这记性,我竟忘了梁总管,该打,该打。”
魏珠向琉璃行完礼后,离去。
琉璃等魏珠走后,看着孟得义,感叹道:“魏珠伶俐。”
孟得义已经二十多岁了,越发沉稳,闻言只淡淡道:“我本就不聪明,能跟在德主子身边,已经很好了。”
琉璃笑了笑,进了去。
琉璃将匣子打开给乌玛禄看,里面是一叠田宅地契。
琉璃又将魏珠说的话转述给乌玛禄听。
乌玛禄想了想,让琉璃把孟得义叫了进来。
孟得义行完礼后,规矩的站在一旁。
乌玛禄让琉璃把那叠地契给孟得义看。
她道:“外面的人我不放心,总得有个自己人才好。你一贯老实本分,我打算让你替我出去看着。”
孟得义忙道:“奴才不通珠算,怕被他们糊弄了去,恐不能胜任,损了主子的威名。”
乌玛禄倒也不在意,只笑道:“你能想到这些便足够了,只要管得住他们就好。再说了,这天底下的哪有生下来就会的人。”
孟得义不再拒绝,只道:“奴才领命。”
乌玛禄点头,又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我打算,若是有了结余,每月的初一、十五便施粥一日。若是进账越多,便施粥三到七日不等。终归你自己看着办。”
“是。”
“每季一结,一年一送,到年底了,账本送进宫来。”乌玛禄顿了顿,“乌雅家未出过什么能耐人,到时,两成送去乌雅家,一成留作赈济,两成留作工费赏钱,余下的留作本钱。”
“事儿若办不明白……”她看着孟得义,“我既能让你掌事,也随时可以撤了你。”
她自己也开过店,做过生意,而且手下有几个人,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她如何不明白。
“但你是我身边人,我放心你。”她轻轻笑着,“老实办事,我不会亏了你的。”
她一番连消带打,孟得义如何不明白,忙低头道不敢。
乌玛禄想了想,又道:“你出去掌事了,只管用尽手段掌权,不必隐忍。我便是你的靠山。”
她平淡道:“你大可以告诉他们,他们有无数次机会糊弄你糊弄我,可只要有一次没糊弄住,那就待人头落地罢。”
她虽不会杀人,却也不妨碍她以此吓唬下面人。
她会得一手软硬兼施。
乌玛禄虽常觉自己是个笨人,只是心细些,然而熟识她的人,谁不知道她的聪明。
见她顾虑齐全,孟得义自是垂首称是。
琉璃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她余光看着倚卧在榻上的女子,她是美的,也是艳的,只是那股清雅压下了美艳之色,带着庄重与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