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17)+番外
乌玛禄不咸不淡的点了她一句:“我在旁人眼中可不是什么不受宠的妃嫔。”
所以,那些妃嫔又怎会不长眼的犯到她手上。
“再说了,争什么?那些手段无一不是太皇太后、太后和皇上他们早已看厌的,哪有什么新意。”乌玛禄倚在床上,意闲闲,“咱们才入宫几年,他们又在宫中待了几年?不会有人蠢到以为自己的手段能瞒过他们吧。”
乌玛禄侧首看向琉璃,道:“我向来觉得,一个人喜欢你,那就是会表现得很明显。他如果不喜欢你,那么,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前者不需要讨好,后者讨好不了。你能讨好的,只是那些不讨厌你的人。”乌玛禄翻了一页书,“太皇太后和太后不喜欢我,所以我做什么,她们都不会喜欢。说到底也无非是因为亲近远疏。能不给我难堪,我已经心满意足。”
琉璃听着,想起了之前的孝献皇后,听说也是个良善有孝心的主子,也曾衣不解带的伺候过如今的太皇太后和太后。
只是,到头来,太皇太后和太后始终不喜欢她。
第94章
如今,皇上几次为自己生母祭拜,却不曾去过孝献皇后的墓。
倒也真应了主子的话。
她忙道:“主子说的是。”
乌玛禄想了想,没有什么兴致再说。
刚入宫不久,那些人便一再提醒她,要老实本分,可知康熙是不喜欢给自己惹事的人。
那些没有章法,看不清时事,揣摩不得上意,蠢钝到一味只懂得争的人,是走不到最后的。
若是她真的去争,以康熙的性情,那只会心生厌恶,厌烦于她。
难免得不偿失。
她毕竟有了孩子,虽不能为孩子做更多,但只要康熙不曾真的厌恶冷落她,她的孩子也会保留两分脸面,也不至于因为自己而令康熙厌恶,从而离心离德,受尽冷落欺负。
所以,纵然她矫情,又或是违背康熙,但因为她的不争,她并不曾真的恶了康熙,所以终究还是活了下来,终究还是让自己的孩子好好活着。
她虽是未来的人,可她的孩子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
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她既受过这种磨难,又怎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一次。
她心里终究还是有孩子的。
不然也不会在佟佳皇贵妃以老四为威胁的情况下,选择走入后宫。
她若真的只顾自己,只想回去。那做个无名无姓不被史册记载的宫女,岂非远远好过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德妃。
她压根儿不想做劳什子德妃,可她为了孩子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来了。
她虽然时时因为自己的秉性而得罪康熙,却也始终拿捏着那个度,不曾真的令康熙厌恶自己。
她已经扭曲了自己,可这也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所以,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她都不能去争。
要知道,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能被那么多人耳提面命的,必然是有些道理的。
不论真假,也自不会得什么祸事。
《春秋·曾子》有言: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世间之人不信因果报应,无非是肉眼无法洞观亿万星球宇宙,被表现蒙蔽,自然说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造桥铺路无尸骸”。
可她毕竟比旁人多了一层经历。
既然如此,信上两分又何妨?
穿越若在,那生死轮回也在,好似也没什么意外。
行善不争,总不会有什么错的。
何况,既然康熙不喜欢别人去争去抢,那她就确实没必要去争什么了。
这后宫,哪个不是仰他鼻息,揣摩他的心思,以求得两分恩宠。
她也不能例外。
好在,她本来就不想去争去抢,倒省了她几分内心煎熬困苦。
纵然她已被这后宫同化,她也毫无办法,能保留住两分扭曲后的自己,已是难得。
这世上,自无不亡之国,不死之人,不灭之灵。
又哪有永不会改的秉性。
她明明知道,却还是固执的想要保留自己。
却也只能看着自己消散于风中。
支离破碎。
她收敛心神,叫琉璃去打探这京中的高僧高功。
琉璃却道:“主子倒不如求求皇上,叫皇上把人宣进宫来。”
她又道:“纵然奴才打探到了,不论是主子出宫,还是要这些高僧大德入宫,都需求得皇上同意。”
乌玛禄这才反应过来,琉璃说得是。
她总忘了,现如今,康熙才是这天底下最大的规矩。只要康熙一句话,那些不管能不能做的事,都可以做。
乌玛禄应了:“我知道了。”
两人不再说话,各做各事。
康熙从慈仁宫出来后,前往承乾宫。
宫人一一行礼后,待得了康熙应许,佟佳皇贵妃才起身坐下。
康熙询问道:“有了孩子,你要多注意身体。”
“高太医来看过呢。”佟佳皇贵妃笑道,“也是得了高太医的点头,知晓胎儿安稳,这才把事告诉给了太后。”
她抚了抚小腹:“有了孩子,奴才处理六宫事宜便有些力不从心了,只好让太后帮奴才选几个姐妹,一同处理。”
康熙不太想讲这些,只道:“这些没什么要紧,你安心养胎就是。这宫中的事让她们烦心去。”
“是。”
佟佳皇贵妃想了想,又道:“前儿个,爹来了书信,说是虽得皇上厚爱,得了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的职,可却没能为皇上做过什么,想起来,总忍不住涕零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