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67)+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是以,中医要望闻问切,才能确定病根,以免错失。

乌玛禄身娇体弱,因伤及心肺,素有痰滞,又元气衰少,林林总总,一时不能查出,实属正常。

那胎儿如今已经六月,几乎形成,王太医才查出。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

若乌玛禄愿意揭过,那就无事发生。若不愿意,罚几个月银钱都是轻的,重则降职。

乌玛禄听完后,沉默良久:“这也不怪你,以后小心就是。”

王太医出去重新写方子。

琉璃跟在乌玛禄身边。

乌玛禄轻抚肚子:“好几个月不来月事,我本该猜到的。”

她抬眼看琉璃:“可一贯不准,我也就忘了。”

来了这个时代后,她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月事早就不正常了。

吃药比吃饭还多。

她早就习惯,哪儿就往那上面想了。

琉璃忙劝她:“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主子要小心才是。”

乌玛禄愣了会儿神,只叹道:“怎么就想不开了,一个二个的往我这肚中跑。”

“主子莫说这样的话。”琉璃忙劝道,“主子是有福之人,小主子们也是有福之人。”

乌玛禄不再说话。

琉璃越发把她小心的看护起来,平素还愿意让她下地走走,如今越发不肯了。

琉璃在得了乌玛禄的允许下,把这事儿往乾清宫通传。

康熙直担心不已,专叫梁九功去问了太医院,生怕乌玛禄会因为胎儿多出什么负担。

最后太医院也只是道,只能多加小心的看护。

康熙又给乌玛禄指了两个太医照看。

他在房中直走圈。

“早知道……早知道……”他喃喃道,“我就忍住了的。”

他有那么多妃嫔,怎么就非得让她如此这样呢。

他懊丧不已。

他也不忘派人往永和宫送东西去,诸宫各有东西送来,琉璃和喜姐尽皆打理收纳完。

康熙这段日子,去永和宫越发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知晓他的担忧,对此只睁只眼闭只眼。

皇太后私下对那兰图叹息:“她倒是个有福之人,好生养,只可惜身体差了些。”

那兰图笑笑,只给皇太后端上一杯茶。

皇太后坐了会儿,实在憋闷,让人准备了轿銮去慈宁宫走了一趟。

日子在太医的小心看护下一天天过去。

四月二十四日,乌玛禄生下皇十二女。

康熙送来不少赏赐。

因太医禀报,小格格生下体弱,恐需要长期静养。

康熙便让内务府加了两个嬷嬷小心照看,又让太医院专门指了个太医照看皇十二女。

而皇十二女身弱,便留在永和宫偏殿养,不曾抱往他处。

四日后,四月二十八日,各部议定在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讲书典礼。

康熙没什么可拒绝的,索性同意,且制订诸王大臣于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

康熙忙完政务后,也会来后宫中走一走。

不多时,听闻永寿宫中,章佳常在有了身孕。

各宫遣人道贺。

同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典礼。

皇太子胤礽率满汉大学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员在保和殿前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下了朝,带着太子胤礽一同去永和宫看皇十二女。

康熙为她取名长生。

只愿这孩子能多活些时日,勿要叫乌玛禄为此伤心。

她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要再失去一个,得有多难受。

许是他金口玉言,宫人们皆以为这瘦弱的格格活不过一月,却也撑了下来。

七月初,前往朝鲜的官员上折,里间陈述:朝鲜国王派出两名文官为按核使,到鸭绿江沿岸地区搜捕犯人,前后抓捕入狱达数百人,押送至汉城的也有近百。

犯人越境处、原籍处地方官纷纷被捕。从郡级长官、军事主官,到道一级的官员,基本上皆送解汉城候审。

另有部分官员先行自尽,如默许边民偷渡的厚州军官、士兵及佥使先后自杀。

而朝鲜官员以国王患病为由,要求免除郊迎礼。待拖没了郊迎礼,朝鲜君臣又到“慕华馆”勾兑国王不参加“会审”。

上有官员写道:花费颇多。

第117章

而后奏折中巨无靡细的写道:朝鲜王于审讯的最后一天出现。

此外,朝鲜王李焞虽然十分不情愿出场,对于犯人的定罪主张却非常坚决,提议施放鸟枪的六名主犯处斩、妻子为奴;其他越境者十九人处死;地方官分别处以革职流二千里、降等二级或五级。

同去清使要求其拟定一份“谢罪书”上交清廷,为朝鲜大臣们所拒,觉其像供状,使朝鲜王丢脸,也使朝鲜王室于朝鲜丢失威仪,恐引起内乱。

众朝鲜大臣及朝鲜王,请求处罚罪犯个人以换取维护朝鲜王室脸面。

清使退而求其次,允许国王口头谢罪。

朝鲜王当时口头谢罪道:“非敢有一毫漫忽之心,而事至于此,莫非禁令不严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

其他前去清使,虽有上报,却也隐瞒许多。

不过因着这份跟着一起来的密折,康熙也知道了首尾。

那密折之中,桩桩件件,尽皆陈辞,纵同去者有所隐瞒,也补全。

康熙对于同去的几位清使,心中有了考校。

几番思考后,此事放于朝堂之上,由大臣商议。

众大臣各有说法,轻拿轻放有,重罚苛政亦有,觉朝鲜王只是口头道歉太过轻佻亦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