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25)+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她变了,早就变了。

等闲,变却,故人,心。

她们都变了。

她那从流言蜚语中听到的德姐姐,好像没有变过。

但又或许,德姐姐才是变得最多的那个也说不定。

她闭上眼。

屋外雪落风呼啸。

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

正月,出了年,康熙下了封三格格为和硕端静公主的旨意,并赐婚给了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

恰逢今年有八旗选秀。

荣妃特意邀了康熙一回,和他商谈,只道是老三年岁渐长,想要趁此挑选个嫡福晋。

康熙对不争不抢的她也不曾有过什么厌烦,自然应下了,随后又提道:“太后这些日子身体不适,此次选秀就由你,惠妃,还有贵妃一同去吧。”

他道:“顺带帮老五,老七,老八看看。”

“胤禟他们呢?”

康熙摆手:“他们年纪还小,不着急。”

荣妃应下了。

康熙也传了口谕给其他二妃。

待到八旗选秀结束,钮祜禄贵妃呈上了留中人选的册子。

康熙又翻了户部册子,两相比较后,定下婚事。

三阿哥胤祉嫡福晋为董鄂氏,父乃正红旗都统七十,曾祖父为和硕额驸和硕图,杜雷嗣孙。

五阿哥胤祺嫡福晋为他塔喇氏,乃内务府员外郎张保柱之女。

七阿哥胤佑嫡福晋为哈达那拉氏,副都统法喀之女。曾祖父叫噶达浑,爵一等轻车都尉,曾任兵部尚书;曾祖母则是谦郡王瓦克达的第一女,也就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孙女。祖父叫噶尔汉,袭一等轻车都尉,任都统。父亲法喀,任副都统,嫡母则是辅国公穆青的第四女。

八阿哥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正蓝旗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姓郭络罗氏。

均是系出名家,大家闺秀。

他定了人后,叫礼部去办。

任务繁重,礼部加班加点,但也不能一时出个章程。

二月,巡幸畿甸。

荣妃身体不适,康熙便勾去了胤祉的名字,只让胤禔、胤礽、胤禛三人同行。

五月时,胤禟耳部患痈感染,高烧昏迷,一度危笃。

康熙七月要塞外巡猎,也只得叫太医多看顾。

胤禟虽不养在宜妃身边,却也是她的孩子,她怎能不在意,免不得催促太医诊了又诊。

短短数日,换了数个方子。

康熙去见过宜妃,宜妃红着眼:“听太医说,胤禟老不好。”

“倒也不拘宫里宫外,要是宫外有人能治,便叫进宫给老九看看。”康熙道。

康熙为她擦去泪水:“你啊,就别担心这些了,开心些才是。”

宜妃还要说些什么。

听闻胤禟醒了,宜妃便也忘了,只记着要去看他。

康熙见她离开,自己坐了会儿也就走了。

等宜妃忙完了回来,康熙自是不在的。

画意道:“皇上走得有会儿了。”

宜妃自个儿坐下:“哦。”

半晌,她又抬起头,怔怔的发呆,手指轻轻拂过脸颊,似要一寸寸摸尽:“画意,我是不是老了。”

画意忙摇头:“不老不老,主子好看着哩,这阖宫上下再找不出一个比主子还好看的来。”

她并未说谎。

十八九岁的宜妃是枝头灼灼其华的桃花,艳得炫人心目;三十来岁的宜妃便是饱满的桃子,轻轻一掐,满是汁水,勾魂摄魄,甜蜜美艳。

宜妃苦涩道:“一代新人换旧人……”

画意沉默着。

宜妃用手帕拭去眼泪:“皇上已经不喜我小性了。”

画意只能劝道:“兴许……只是皇上有政务要忙。”

她似乎知道该怎么劝了:“你是皇上最爱的妃子,小主子是皇上的阿哥,皇上哪儿会不在意呢?主子,您且宽宽心吧。”

宜妃恍若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追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画意忙道:“奴才不敢有所欺瞒。”

宜妃发了会儿呆:“是的,你说的对,我是他妃子,老九是他儿子。他怎么会不上心。”

她抬起手:“快,扶我去看老九。”

第143章

“小主子才歇下。主子您也歇歇,别累垮了自个儿。小主子知道了会伤心的。”画意又道,“歇息好了,才能照顾好小主子,您说是吗。”

“你说的是。”宜妃愣着神,应和道,“我该歇下了。”

画意服侍着她歇下。

另一边儿,琉璃亲自去内务府挑了两个宫女。

都是新进的。

琉璃看了,都是规矩人,挑不出什么错来。

琉璃后来同乌玛禄说:“年轻些也好,至少离出宫还有些时日。”

琉璃年岁渐长,做起事来,越发觉得力不从心。

她其实是打算给乌玛禄再培个心腹,要是哪一日,她去了,她主子身边还有个妥帖人照顾伺候。

琉璃领着两位今年进宫的宫人来见乌玛禄。

“奴才宋意,汉军旗包衣。”

“奴才李舒,汉军旗包衣。”

乌玛禄过了眼后,让琉璃带下去好好调教。

琉璃依例带人下去,交给了喜姐。

六月,康熙带着六位阿哥出巡。

而胤禟病得越发严重,高烧不退,一度陷入昏迷,就连喂药都要喂不进去了。

一度危笃。

宜妃愣愣的看着,默默流着眼泪。

她心里苦涩得厉害,胤禟病得这般严重,他是怎么狠下心来离开的。

胤禟……胤禟也是他的孩子啊,他怎么能舍下他出巡呢。

她并不是要他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只是晚一点,晚一点都不行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