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63)+番外
观音得道后,发大誓愿,欲要度尽天下迷途众生。
而有一地,百姓不信佛法,不知礼仪,狂悖无道。
观音菩萨便化作美丽渔女,以卖鱼为生。
当地男子见观音貌美,爱慕难舍,痴念纠缠。
观音便道:“我只一个,如何能嫁众人。因我爱慕佛法,只愿嫁个兴趣相投的。若有谁能背出我所教授的佛家经典,我便嫁与谁做妻。”
众人纷纷答应。
第一日,观音便教他们念颂《普门品》。
一天之后,有半数的人背会了。
观音摇头:“人还是太多了呀,不成不成。”
众人开口:“那你挑个难些的佛经让我们背,谁背到了,便做你夫君就是。”
“你们认可?”
众人点头:“我们认。”
观音便让他们一夜念会《金刚经》,谁做到了,她就嫁给谁。
众人同意了。
第二天,能完全背会的,只有三四个人。
观音摇头:“不成不成,好女不嫁二夫,我又如何能同时嫁你几人。我这里还有一部大乘宝藏《法华经》,谁能在三天之内背会,我便嫁给他。”
这《法华经》厚重晦涩。
最后只有一位马姓郎君背会了。
观音便依言嫁给了马郎,哪知新婚当日,马郎出去宴酒,再回来,新娘已无缘无故地死了,而且尸体很快就腐烂了。
马郎很是难过,可又没有办法,只好将尸体掩埋了。
此后,马郎经常没事的时候,便念颂渔妇教给他的三部经,念来念去,竞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不久之后,一个老和尚前去点化马郎,跟他谈经论道,指点迷津。
而马郎对于当年自己妻子亡故一事,十分在意。
无法,那老和尚告诉他,道:“你那妻子并非常人,而是观音菩萨所变。不信,可以掘开坟幕看看。”
马郎将信将疑,最后耐不住内心疑惑,还是跑去掘开了坟墓,那坟墓里,没有尸体,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
马郎再一回头,已不见那老和尚。
他便知那渔女与老和尚,皆是观音所化,只为点化自己。
于是,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菩萨的神像供奉起来,仍然是渔妇的模样,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后来,泉州粲和尚听知此事,以诗赞曰——
丰姿窈窕鬓欹斜,
赚杀郎君念法华。
一把骨头挑去后,
不知明月落谁家。
观音第一日所教《普门品》中,便有记载: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康熙博闻强识,知道此事。
贯通主持手并未拿开,而是道:“宋朝《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一,中唐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的《延州妇人》篇,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不知皇上可曾知晓。”
“还请讲来。”
闲来无事,听几句轶闻也未尝不可。
贯通主持细细讲来。
说是从前在延州,有一美貌妇女,当地男子,无不追捧她,与她出游,跟她亲热,甚至要她陪着过夜,也从不拒绝。
几年后,女子亡故,跟她亲热过的人没有不悲痛惋惜的,共同出钱埋葬了她。
因她没有家,就埋在道边。
唐,大历年间,有个胡僧从西域来,四处游历,路径此地,看见坟墓,于是跪下,摆设香案,焚香敬拜,围绕着赞叹好几天。
有过路者对他说:“此乃女昌女支之墓,师父何故这般?”
和尚摇头道:“施主有所不知,此乃大圣。她慈悲施舍,在世时,对于世俗之人的愿望无不曲意顺从,可谓是大慈大悲。”
他说:“她并非凡女,乃是观音菩萨,见尘世欲根深重,便化为美色之女,投身女支馆接客。凡王孙公子见其容貌,无不倾倒。一与之交接,欲心顿淡。”
“因彼有大法力故,自然能破除邪妄,度世上淫欲之辈归于正道。如若不信,破土观之,其形骸必有奇异。”
众人自然不信,于是挖墓开棺,里间只有一副骨架,骨节联络,交锁不断,色如黄金。
因此就冢立庙,名为黄金锁子骨菩萨。
此乃清净莲花,污泥不染。
所谓锁骨菩萨,往往化作美人,以好合诱他人诵佛经,使人永绝淫欲。
《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宗镜录》卷二一述:“圆人又有染爱法门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楔出楔,将声止声”;其是之谓欤。偏其反尔,亦有现男子相以“钩牵”淫女“令入佛智”者。
贯通主持道:“世间之人,爱欲难舍,沉溺于情字中。是以,常现锁骨菩萨身。”
贯通主持道:“虽世人觉得荒唐,而《地藏经》亦有云:佛菩萨度人时,因众生各各差别,是以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康熙听他说完后,喝了一口茶,问道:“你是说,她是锁骨菩萨?”
“因我欲望而来?”
康熙闻完后,摩挲着手中茶杯,沉默不语。
贯通主持笑道:“许是前世相约,又或是今生相求。皇上贵为天子,所求所愿皆上达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