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67)+番外
回宫之后,康熙便让梁九功去查关于七情镯的事,他自然不会说那么滑稽的事,只给梁九功形容了样子,说是黄金所制,七宝镶嵌的七宝镯。
梁九功遣人去内务府查了几日,回来禀报康熙:“奴才遣王朝庆去查,说是那七宝镯乃先帝殉葬之物,宫中大抵没有。”
梁九功打量着康熙神色,道:“内务府传话,说,若是皇上想要,他们也可倚那模样再打制一个。”
康熙点头,没说什么。
梁九功斟酌道:“王朝庆打听的时候,说是德主子身边的琉璃姑姑,也曾去内务府问过有没有如是模样的镯子。”
“内务府换了新人,查了这几年的,说是没有。”
康熙点头:“你做事向来妥当,下去吧。”
梁九功退下。
康熙在宫里歇了几日,便移驾畅春园避暑。
乌玛禄并未跟去。
她不爱动弹。
跟随康熙而去的,是近两年受宠的嫔妃,今年刚进的瓜尔佳贵人自然也跟着去了。
畅春园中,春花莳草,别有滋味,自与紫禁城中不同。
瓜尔佳贵人左右瞧了瞧,冲康熙笑道:“皇上,奴才喜欢这里。”
康熙含笑点头。
瓜尔佳贵人快走两步,合扇扑中一只蝴蝶,捏着蝴蝶翅膀给康熙看。
康熙侧首,冲宜妃笑道:“她倒让我想到了你当年。”
宜妃以扇遮面,笑道:“她性子直,的确像奴才当年。”
她又娇哼道:“难不成皇上是嫌奴才老了。”
她撒娇道:“奴才不依。”
康熙含笑,点了点她额间眉心:“你啊。”
畅春园中,自然不似宫中那么多的规矩,众人也多了几分宽泛与鲜活。
小小的争宠,康熙也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认了。
因着瓜尔佳贵人活泼可爱,康熙多幸了几日。
宫中阿哥多有随行。
十三阿哥胤祥和胤禵也跟着去了。
六月,康熙下令,将王云锦所生十五阿哥胤禑交由太子抚养。
胤禑到后,太子胤礽这才去了石氏住处。
胤礽冷道:“皇父将十五弟送来,便是在敲打我,咱两得有个嫡子了。”
他同她,芙蓉帐。
他并没有什么怜惜她的心,只当作完成任务似的。
做完便走,独留下石氏一个人蜷缩成一团,默默流泪。
七月二十五日,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嫔妃章佳敏若卒。
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吃了两碗饭,说是困了要睡会儿,等下午,宫人再去叫她,她人便没了。
康熙得知后,心情怅然,后道:“她诞下皇嗣,多有辛苦。追封为妃,一切丧葬,皆以妃位去办。”
闰七月初二日。
康熙又谕礼部曰: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谥为敏妃。应行礼仪,尔部察例行。
礼部领命去办。
礼部一切准备妥当,又请人查看了入葬之日,在今年十月。
敏妃章佳氏便定于十月奉安。
九月,天气转凉,康熙终于回宫。
未过几日,便传来三阿哥胤祉剃发之事。
康熙恼道:“胤祉乖张,目无君父,不尊法纪,剥郡王称号,降为贝勒。王府里府吏,不思报国,纵容主子行轻佻之事,罚。”
三阿哥胤祉进宫求情。
康熙避而不见。
他便前去钟粹宫,求见自己额娘。
荣妃见了他,却已开口:“此事的确是你做的不对,纵然你求到我这里,我也没有法子。”
胤祉恼道:“为人父母者,无不是为自己儿女打算。额娘向来与我不亲近,那也便罢了。我如今有所求,额娘都不愿意帮我。”
“额娘除了佛经,心里还有什么。”
宫女噤言,不敢说话。
荣妃将手中茶杯放下,让屋中宫女下去了。
青莺将人带走,掩上了宫门。
荣妃平静道:“跪下。”
胤祉虽不服气,却也跪下。
荣妃看着低头而不服气的儿子,平静道:“你虽读书,却不曾长脑子。”
“妃位之葬,百日内不得剃头。”荣妃不疾不徐的说着,她的声音却带着满满冷意,“你皇父没有骂错,目无父母法纪,也不知读的这些年的书,读到哪儿去了。”
“我已不受宠多年,仅凭着和你皇父年少的些许情分,勉强度日。”荣妃冷声道,“我给不了你什么帮助。”
胤祉心中满腔怒火。
荣妃冷笑一声问他:“你也别怪额娘话说得不好听,你是占了长子名分,还是占了嫡子名分?又或是你额娘我,如今盛宠不衰,以至于不论进了多少新人,都能让你皇父时刻惦念着,为之打算。”
荣妃起身,走到胤祉面前,弯腰摩挲着他的头:“一眨眼,你竟也这般年纪了。只是,儿啊,额娘没能耐,帮不了你,你也收敛些你那乖张的性子。少惹些事端。”
“咱娘俩好好过完这一生,好不好。”
胤祉满腔怒火也荣妃的软语下,也消散了,只化作心头累累石头,压得他心头堵塞不已。
他膝行后退两步,冲着荣妃磕了三个头。
他哽咽道:“儿子不孝,不能让您母以子贵,反叫您担心。儿子以后不会了。”
荣妃勉强流露出笑来:“两母子哪儿就要说这样的话了,额娘只望我儿,平安一生。”
胤祉在宫里留下来,和荣妃共用了晚膳。
处罚很快下来。
胤祉从诚郡王,成了三贝勒。
算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丑。
而三贝勒府的官员,自长史以下,都被不同程度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