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91)+番外
康熙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思。
胤禛跪在地上,不言不语。
第172章
康熙道:“你就不怕步了太子后尘。”
“额娘只教过儿子问心无愧。”
“下去吧。”康熙沉默了会儿,又叮嘱他,“这几天就不要进宫了,以后这件事也不要跟你额娘提及,免得她担忧。”
“是。”
胤禛来了,但是跟没来过一样。
康熙并没有对他做什么,甚至没有给他一个承诺。
可他现在也只能够静观其变。
出门后,看见了胤禩,他身边自然也跟着老九老十他们。
胤祯看了他,理也不理。
胤禩先行礼:“四哥。”
其他三人也才行礼叫道:“四哥。”
胤禛问道:“你们同来为太子求情?”
胤禩点头:“四哥,你也是?”
胤禛点头。
“皇父怎么说?”
“皇父什么都没说。”
九阿哥胤禟闻言对胤禩道:“那八哥,咱们还要求情吗?”
胤禩点头:“要。”
胤禛行礼道:“那我先走了。”
几人告别后。
魏珠进去说了八阿哥等人求见的事,康熙疲惫不已,没有心力去应付,直接拒了。
今日,不少大臣还等在门外。
魏珠出去,行礼,笑道:“各位阿哥,大人们,还请回吧。皇上传令,今儿不见任何人。”
胤祯上前道:“咱们,皇父也不见?”
魏珠点头:“皇上是这样吩咐的。”
胤祯还要说什么。
胤禩开口道:“行了,十四,咱们走吧。”
“八哥。”胤祯叫道。
胤禩摇头:“好了,不要再说。”
胤禩看向魏珠:“辛苦魏总管了,皇父就劳烦你了。”
魏珠笑道:“贝勒爷客气了,您走好。”
胤禩带着众人离开。
出了宫,胤祯道:“八哥为什么拦我。”
胤禩道:“咱们来过就行。”
胤禟似有所悟,正要说什么,胤禩打断道:“此地不宜久留,走吧。”
众人上车。
胤祯相信胤禩,自不会再问。
胤?向来不懂他们这些阴谋算计勾心斗角,但好在一点,他对于自己不懂的事,他不会多嘴。
几人上了马车,回八贝勒府,另有商议。
宫内,跪了一地为太子胤礽求情的。
同月十八日,康熙遣官将废皇太子之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将胤礽幽禁于咸安宫,由直郡王胤禔和四贝勒胤禛看守。
他终究还是不肯太过磋磨自己的儿子。
胤禔虽与胤礽有嫌隙,但老四和胤礽相交多年,又怎会待他不好。
那废斥太子胤礽的告天祭文,乃是康熙亲手所写。
胤礽听着祭文,大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要废便废,捏造这些罪名做什么,可笑,可笑!”
后被侍卫捂嘴,康熙下令,在其脖颈亦上了枷锁。
胤礽却不管这些,他只是为他皇父这些荒唐行为所讥笑。
他在咸安宫中大骂:“什么父慈子孝,还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父子相残。”
“天啊,天你若有眼,你就看看这个满嘴谎话的人吧……”
他大笑着。
这事儿传到康熙耳中,好半晌,康熙只道:“他得了失心疯,叫宫人们看紧。”
魏珠领命去办。
胤禛闻得消息,心中着急,同几位阿哥聚在一起商谈。
九阿哥胤禟道:“此事关系得大,似乎应该上奏。”
胤禛斟酌道:“你说的是,便担了不是,也该替他奏一奏。”
胤禔沉默不语。
其他众位阿哥皆沉默。
胤禛看向胤禔道:“你不奏,我也奏。二哥虽然被废,但也曾贵为一国储君,岂能枷锁加身。”
胤礽乃是由他二人共同看守,要奏,也该是他二人奏起来合时宜些。
胤禔见他意已绝,知道拧不过他,便同意了。
于是,胤禔与胤禛二人共同奏告。
胤禟出得府后,对属下感叹道:“四哥惯来是个稳重性子,不曾见他为谁急成这般。如今太子落难,他这样着急,出力救他,甚为难得。”
胤禟自言自语道:“以为他没有心肝儿,原还是有的。”
宫中,胤禛道:“二哥纵然被废,但也毕竟是皇子,岂能真正如同犯人一样对待他?如今被幽禁,已经是给二哥的惩罚,还请皇父不要再给二哥增加枷锁。到头来,羞辱的是皇室脸面。”
胤禔道:“儿子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和四弟一块来了。”
康熙听罢二人所言,称赞道:“你们奏的是。”
随后下令将胤礽身上枷锁解去。
他本不意这样羞辱胤礽,实在是胤礽嘴上没把门的,不得不如此。
如今胤禛给了他台阶,他自然乐得跟着下了。
康熙摆手道:“行了,各自去看你们的额娘,勿要为此事忧心。”
二人退下。
走了一截,二人分开,胤禔又退回去觐见。
胤禔一路走去,多加思考,觉得这事不能再这样下去。
如今回了京城,大臣多是太子的人。
再这样下去,难保皇父不会在大臣的求情下,如同今天一样,去除太子的罪责,复立胤礽为太子。
那他的这些谋划,不都打了水漂吗?
何况这件事发生之后,皇父不愿听到有人为太子求情。为此,废太子前,也只见了胤祉和胤禛后,再不见人。
他想起昨晚他问胤祉的事。
从皇父问老三的那些话里面,可知皇父是要对太子来个狠的。
他略微一琢磨,越想越觉得,今日皇父只是被他们架在那里,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