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96)+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乌玛禄听他们说完后,叮嘱了胤禛一句:“你要多关心关心静姝。”

胤禛笑道:“额娘放心,这事儿就是静姝和儿子商议的。”

他微微笑着:“儿子粗野,哪有这么细致,得亏静姝为儿子打点家中。”

康熙颇为自豪道:“乌拉那拉氏乃是你阿玛额娘亲自为你挑选,怎会有错。”

乌玛禄点头:“我知道静姝这孩子一贯是好的,没有错漏。只她越为你计较打算,你便越该对她好。”

“儿子记住了。”

康熙让布菜宫女给乌玛禄夹了筷子清炒时蔬。

乌玛禄微微摇头:“早知你来,就让他们备涮锅,好歹也热乎些。”

康熙咳了咳。

乌玛禄没理,招呼道:“行了,用膳吧。”

胤禛这会儿多多少少也察觉到了自己皇父和额娘之间的奇怪。

他也不敢问,安静用膳。

用完膳后,几人又说了会儿话。

康熙又提道:“过些时日,我给你指个好的。你多多开枝散叶才是。”

乌玛禄道:“孩子难得来一趟。还是说些开心的事儿吧。”

这倒微妙的像极了寻常人家的家。

闲话桑麻。

康熙瞥了她一眼。

乌玛禄当没看见。

胤禛如坐针毡。

等到康熙让他走时,他忙规矩行完礼离开。

出了房门,胤禛走得步步生风,像是有狗在后面追。

他马不停蹄的回去找自己福晋。

两人送走胤禛后。

康熙让宗人府的来了一趟,说是要将四贝勒府的李氏晋为侧福晋,让他们备好东西。

随后又下令将李氏之父,由原先的内务府包衣买办封为县令。

乌玛禄沉默了会儿,谢他:“你有心了。”

康熙倒奇道:“他也是我的儿子。难不成只许你用心,不许我用心。”

乌玛禄微微摇头:“那倒不是,只你从前待他没那么用心。”

康熙沉默了会儿,道:“那是以前的事了。”

夜里,康熙留宿。

乌玛禄也没什么反应。

康熙问她:“你就不问我?”

“有什么好问的。”乌玛禄说话越来直来直去,“还不如早些睡,养好精神。明日有的是麻烦。”

她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被子,仿佛在哄他入睡。

他支头看她:“你怎么会这么想。”

“这不是很简单么?”乌玛禄无奈道,“储君之位空悬,谁不想要呢?”

乌玛禄又拍了拍:“睡吧。”

他知道她没有变,只是不伪装了,更直了些。

他看在眼中,觉得越发有趣。

她好像,怎么样都好。

他都喜欢。

老夫老妻,无话可说,各自安眠。

乌玛禄由来通透,算得上一句料事如神,她说的并没有错。

第二日,十月十五日,三贝勒胤祉觐见。

康熙想着昨夜乌玛禄的话,觉得有趣,他面见了胤祉。

胤祉行礼道:“儿子曾听闻大哥欲要魇镇太子,后来大哥也和喇嘛走得近。”

胤祉谨慎道:“儿子猜,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会致使太子言行荒谬。还请皇父再查。”

胤祉也是没有办法。

昨日畅春园之事,下午便已经传了出来。

皇父既然不想立老八,还为此训斥了看守太子的大哥,褒奖了一心向着太子的四弟。

那自然是皇父有重立太子之意。

他之前在太子被废时,撇清和太子的关系,如今想来是做错了。

思来想去,若想弥补,便不得不出卖大哥,为太子复立添一笔助力。好叫到时太子复位,不与自己计较。

他虽和大哥有旧,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他暗暗念叨,大哥啊大哥,别怪弟弟不念骨肉亲情,弟弟也是没有法子。

死道友不死贫道。

康熙被这些儿子的行为气笑。

生这么多儿子有什么用,没一个省心的。

他下令再追查。

康熙这些日子来,见诸臣与诸皇子私下种种动作,知道如今不是更换储君的好时机,便另作打算。

他复召诸王及大臣,开口道:“昨夜,我梦见了太皇太后和仁孝皇后,她们脸色极为不悦。如今想起,我心中十分不安……”

他叹息着:“今日,宫中来报,说是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

满朝官员,面面相觑,唯诺诺是矣。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于众人面前,释放胤礽。

十一月十七日,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及文武诸臣,为请复皇太子一事,具疏上奏。

康熙留中不发。

所谓留中,便是不交议,也不批答,搁置不管。

另一边,领侍卫内大臣重新审查张明德,最后呈供。

张明德要在冬日行刑,还有些时日。如今被提审,他自知死罪难逃,只指望换个痛快些的死法,便一五一十的说了。

他将直郡王胤禔供了出来。

他是胤禔惯用的刀,常替他干些杀人的勾当,之前胤禔也的确打算派他行刺太子。只是太子被废后,这事儿就暂且停了。

后来,他听了谋士的吩咐,扮作相士,为八贝勒相面,顺便劝说八贝勒刺杀太子。

张明德说:“王爷是让我去为贝勒爷相面。小的自作主张,觉得要是能够说动贝勒爷同意刺杀太子。王爷会多给些赏赐。”

而胤禔勾结喇嘛一事,还需要再查。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染了风寒,生病在床,自南苑回宫。身边由三贝勒胤祉、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贴身照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