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311)+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胤禛忙道:“静姝人再好不过,孩子让其他人生就是。”

康熙摆手:“哪有无故休妻的。我年纪大了,也只指望你们开枝散叶。”

康熙发了会儿呆,道:“要是老八的福晋以后收敛她善妒的本性,让老八名下再多添几个孩子。留她也无妨。”

胤禛道:“我私下再劝劝。”

“去吧。”

胤禛出了门,毓庆宫的小太监等着,说是太子有请。

胤禛去往毓庆宫。

太子胤礽招他坐下,让他喝酒:“皇父叫你什么事。”

他直来直去,胤禛也不隐瞒,把事情说了。

胤礽呵笑道:“他还要装出那副父慈的模样。”

胤禛不认同的看着他:“皇父的确有些时候做的不对,可也是一心为我们。”

胤礽阴鸷的看着胤禛笑:“老四,那是因为你没有威胁到他的地位。不然,呵,不然……”

他喝了口酒,不再说下去。

胤禛也不知道要如何劝他,只能陪他沉闷的饮酒。

胤礽喝得半醉不醉的时候,举着酒杯看,喃喃道:“阿保死了。”

“是我害的他。”

第181章 (与原网章节一致)

八月,众人追查贪污一事,早已查出结果。

只是后来还查出不少旁带,条条件件都指向太子胤礽。

这些时日,他们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上报。

如果上报,要怎么上报?

四人坐于恒亲王府,面面相觑,沉默不已。

胤禛先开口了:“这件事已经拖了很久,再拖下去,皇父会疑心。”

胤禛斟酌道:“这案件铁定是要上报的。”

胤祺点头道:“我们都知道。”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四哥,这些时日,我在想,有没有可能,皇父早就知道这事儿跟太子有关。”

胤祺咽了口唾沫:“所以皇父才把我们四个全派出来查,就怕里面有人寻私,或是不敢查下去。”

诸阿哥中,目前以他们身份地位最高。为查一个贪污案,把他们都派出来了,容不得人不这样想。

众人闻言,打着寒颤,起了一身冷汗。

只这一手,众人便去了争夺皇位的心。

他们自问自己没有那样的心气,在洞若观火的皇父眼皮子下争夺皇位,这是生怕自己不落个圈禁的下场。

胤祉只觉自己心惊胆跳,他声音都有些尖锐了,起身道:“不管你们如何想,这事儿,我是会如实上报的。”

他行礼:“我身体不适,就不奉陪了,告辞。”

余下三人久坐。

胤禛叹息一声,开口道:“如实上报吧,这不是咱们能拦得住的。”

胤祺与胤佑纷纷点头。

众人算是把事儿定下来了,写奏折送往巡幸队伍。

康熙迟迟未回话。

众人一边儿觉得,也许此事就这样揭过。但一边儿,又生怕康熙从塞外回来后,来个大的。

众人提心吊胆,颇为忧愁。

朝臣有询问的,也被几人找借口敷衍了过去。

时至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太子自复立以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朕已经奏报于皇太后,现将胤礽拘执看守。”

胤礽被禁足关押。

太后接到奏报,虽有心完全交于康熙自行决断,却又忆起太皇太后生前挂念,便让人邀康熙来宫中走了一趟。

太后斟酌道:“我年纪大了,也只希望儿孙们好,我竟不知,太子犯了什么错,以至于你要再次废他。”

康熙这才道:“一来,他自复立之后,勾结群臣,党羽成灾;二来,他有不臣之心,他私下和别人商议要如何谋得帝位。”

“说实话。”太后逼问道。

康熙:“我朝堂上所说之话,皆是肺腑之言。我治理的天下,绝不能交给他,他只会让大清走向另一个明朝。”

那个朋党林立,清谈盛兴,奸宦掌权,奴大君弱的明朝。

太后看向他:“我不懂前朝的事,我只想问你一句,你废除太子,另立储君。到底是出于私情,还是大义。”

“都有。”康熙到底不再是当年那个,年轻气盛,不愿承认自己感情的年轻君主。

他越发成熟稳重,他清晰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康熙认真道:“于私情,于大义,他都是最合适的那个,我为什么不选他?”

“当年的誓……”

康熙坚定的看着太后,笑了起来:“皇额娘,难道你不知儿子一贯是不信这些鬼神之说的吗。”

他笑了起来:“纵然有什么报应,只管落在我的身上,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信鬼神之说,但他又不那么信。

他这么一说,太后倒想起了当年太皇太后葬礼之时,面对礼部官员的不吉利一说,他也是这个看法。

她怔然,原是她一直都不曾真正的了解过她这个儿子。

她像是第一次真正意认识到自己的老去,她一直提的那口气,突然间就散掉了。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几岁。

她叹气摆手:“算了算了,我也不管你们的这些事儿了。你自己有决断就好。”

自打这之后,太后果不再过问朝堂的事。

康熙也只劝她:“皇额娘只管颐养天年,朝中诸事交由儿子就是。”

太后不再说什么,和他说了几句闲话,留他用了晚膳,才让他离去。

夜里,太后歇下后,免不得叹息。

“也不知这德妃到底是他前生的冤孽,还是今生的债主。”她叹道,“怎么就这样了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