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343)+番外

作者: 素小离 阅读记录

尹双儿笑了笑,什么都没说,离开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宜妃为康熙病逝而极为哀痛,因此大病一场,如今尚在病中,身子虚弱,便坐由四人抬的软轿,到康熙灵前致祭。

她走得急,走在了已成为皇太后的乌玛禄前面。

乌玛禄并无反应,也不觉有什么,由尹双儿扶着,慢悠悠的前去。

尹双儿为乌玛禄委屈,正要说话,乌玛禄压了压尹双儿的手,冲她摇了摇头。

尹双儿见状,沉默下来。

宜妃见到雍正时,态度仍然倨傲。

雍正心中不悦至极。

他初登帝位,便逢此羞辱。他若不小惩大诫,以后,他的政令还有人听从吗?

他素来胸有城府,又久在官场经历。

知道他若在康熙灵前,与宜妃争执,不仅丢了为帝的体面,也会让人扣上不孝的罪名。

他沉默着,不发一言,不与宜妃计较,姑且容忍。

未过几日,十二月甲寅日,雍正命人逮捕侍奉宜妃的翊坤宫首领张起用等十二人。

雍正指责张起用买卖生利甚多,恐怕他是受宜妃的指示而做的。

雍正令内务府大臣把这件事查明。

宜妃冷笑着砸碎茶杯:“他跟他额娘一样,面上做得比谁都好,尽说些好听的话。找些借口,弄的像是谁都对不起他们似的,可笑得很。”

她骂道:“不过是因我抢了他额娘的路罢了。”

荣妃转动佛珠,慢条斯理道:“她如今是太后了。”

宜妃才不怕这些:“我才不管这些。他只管寻我的错处,有本事就弄死我,我倒要看他敢不敢背上忤逆不孝的罪名。”

宜妃骂道:“真是恶心透了。”

惠妃倒少有的没开口。

宜妃看向惠妃,惠妃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宜妃哼道:“但凡出得宫去,他别想我再见他。”

余下两人闻言只是沉默。

宜妃道:“你们怎么不说话。”

荣妃开口道:“到时候再说吧。”

惠妃也劝她:“你还是先养好身体,不要气坏了身子。”

这事儿虽未商量。

然而,自她们出宫,由自己儿子赡养后。

宜妃郭络罗氏,荣妃马佳氏,惠妃乌拉那拉氏,成妃戴佳氏,定妃万琉哈氏五妃果不曾进宫请安。

这都是后话了。

宜妃身边首领大太监被查没多久。

内务府便查出张起用的确私下在做买卖,同他人有所勾结。

张起用身为宜妃的首领太监,自然和宜妃亲眷身边的太监来往甚密,连带的,都被查了出来。

此案中,宜妃姐姐所生的和硕恪靖公主的太监王士凤、王明分别被发往土儿番耕种,齐齐哈尔做了披甲人的奴才。

九贝子允禟的太监李尽忠被发往云南极边当苦差。

雍正向来是看不得这些事的。

从前康熙在位,他不能管。

如今是他在位,他自然要管。他不仅管,还要按着自己性子管。

他性子随乌玛禄,颇为孤介,容不得脏污,非得将这些整治个干净才是。

他降谕道,如果这些奴才不肯被发落到边彊之地,允其自尽。

护送人员要报明他们自尽的地方,随行官员验看后烧毁尸体。

要么认罚,要么死。

他容不得玩笑,也容不得回旋。

他要的是,该是怎样就怎样,非黑即白,非净即浊。

他就是要下面人怕他,他们才不会欺上瞒下,官官相护。

其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

随后,他颁布法令,自上而下的追查那些贪污腐败之人。

昔年康熙身边的大太监梁九功,侍奉康熙时,自也是少不得收受贿赂,欺上瞒下,私下售卖传递与康熙有关的消息。

自也被人检举了出来。

雍正遣人去查。

十二月初七日,延信与赶往京城的允祯在陕西榆林附近相遇。

允祯认得他,拦住他,询问京中事情。

遵照雍正旨意,延信未向允祯提及此密谕。

延信道:“奴才是皇上派来叫大将军王回去的,如今路上遇到了大将军王了,真是再好不过。”

“皇上,是四哥?”

延信点头:“自然是。”

允祯下意识微微皱眉。

延信忙道:“大将军王,皇上是派奴才来暂替大将军王职务的,好让大将军王回京奔丧,还请大将军王将印信交来。”

允祯并未起疑,军中认印不认人。

他走了之后,军中的确需要有个人替他暂掌军中事务。

若没有雍正的命令和延信的接替,他私下离开军中,便已是临阵脱逃,按军规,免不得受罚。

延信的到来,让他回京便得有了名义,便不算私下离开。

他虽未想那么多,但源于对自己四哥的信任,还是把印信交给了延信。

延信将印信收好,行礼道:“还请大将军王速速回京吧。”

允祯回了个礼,骑马快速回京了。

十二月十一日,大封。

雍正正式封弘晳为多罗理郡王。

加封八贝勒允禩为和硕廉亲王。

十二贝子允裪被册为多罗履郡王。

因,为尊者讳,所有兄弟皆需避讳,诸同辈男子,胤字皆需改为允字。

同日,雍正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朕奉皇太后懿旨。孝懿皇后曾抚育尔躬。贵妃系孝懿皇后亲妹。应将贵妃封为皇贵妃。又和妃奉事先帝。最为谨慎。应将和妃封为贵妃。朕惟皇太后圣心至仁至厚。此旨实为允当。尔等会同礼部查例具奏。

此谕中,晋佟佳贵妃为皇考佟佳皇贵妃,晋和妃为和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