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81)+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太皇太后拍了拍她,让苏麻喇姑把康熙找来。

康熙行礼后坐下。

太皇太后道:“我和你皇额娘不是为了封妃的事为难你。”

康熙安静的听着。

太皇太后道:“皇上勤政爱民,内外皆知。这宫中位份也有些年头未曾动一动,我寻思趁着这次册封,把这宫中,该册封的册封,抬旗的抬旗。”

康熙道:“也好。”

太皇太后又道:“既然要封妃,倒不如多封两个,也热闹。”

太皇太后见他不情愿,只道:“我知晓皇上想给德嫔殊宠。可殊宠便是捧杀,皇上如何不明白。”

“皇上,中庸之道,方能长久啊。”太皇太后苦口婆心,“我不是不让皇上给她封妃,而是多封几个。”

“德嫔家中,并无高位,不能给她助力。”太皇太后看得清晰明白,“皇上若只封她一人为妃……佟贵妃有所依仗,她呢?宫中有的是妃嫔家世比她好,她们的父母兄伯又该作何想。”

康熙默然点头。

他不是不明白,他只是想试一试。

万一呢?

可这点侥幸也被打破了。

他说:“那就按皇祖母说得办。”

康熙起身:“孙儿还有事,先行一步。”

他退下。

太皇太后看着太后:“他既退了一步,太后你也退一步吧。”

太后只好行礼告退。

太皇太后看着空荡荡的宫门:“年纪大了,就爱和稀泥。”

苏麻喇姑劝道:“主子也是念着一家和睦。”

太皇太后笑了笑,轻轻摇头,不再说什么。

康熙回宫后,下旨意,大册,将嫔位之下再晋一品。

第73章

随后又点了惠嫔、荣嫔、宜嫔为妃,三妃与乌玛禄一样,尽皆抬旗。

此三嫔,皆有子嗣在身。

乌玛禄隐于众嫔并不出众。

他其实心里早有打算,但他只是试一试——就如同当初皇父以废后,以孝献皇后为由头去试探;就像赵高指鹿为马一般。

只是,皇父是真的对孝献皇后十分爱重。

他呢?

他不知道。

他也许是知道那个答案的,但是那个答案已经足够他后退了。

他不愿成为和皇父一样的人,所以他对乌雅氏,必然只是利用而已。

他对于“真实”视而不见。

康熙拿出那个白底红梅荷包,愣了神。

他闭上眼。

算了算了。

他会宠爱她,把她该得的一切都给她的。

她值得。

他说:“梁九功,传令,把六阿哥送回德嫔宫中。”

梁九功迟疑了一下道:“皇上,王太医来报,德主子好像有喜了。”

“什么!”康熙站了起来。

梁九功苦着脸道:“王太医说,德主子身子不好,他打算该换药方,又把出来德主子好像有喜,他一时为难,想询问皇上的意思。”

若是寻常,改了药方也就改了。

可一来,乌玛禄这段时间复宠了。二来是,她腹中有了孩子。

王太医不愿惹祸,只得上报。

康熙道:“赏德嫔五匹流光锦,两件狐狸皮。”

“是。”

康熙在屋里走了走,又招来宗人府商谈。

夜里,康熙来到永和宫,乌玛禄一早接了消息,早叫人备好东西,自己卧在床上翻书。

康熙来时,不叫人惊扰,自个儿走了进去。

乌玛禄见是他,忙要行礼。

康熙将她扶起来:“等下月,太医确定有孕了,你就安心养胎。”

康熙捏了捏她的手腕:“我听王太医说,你身子骨虽比两年前好了一些,但终究内虚,还是得多加注意。”

“是。”

康熙把她按回了床上,顺手拿起床上的书,看了看名字。

《石头记》

他将书放回她手边:“我早些时日也翻过,不过明朝遗民所著,不成文笔,又想写明朝之事,又想写一切皆空。文人的通病了。”

他将书翻给她看。

这本书同后世的《红楼梦》,在内容与叙事上,的确有所不同。

“明珠家事。”他轻哼道,“明朝朱家的事,天子家事即国事。”

乌玛禄安静的看向他。

他笑了起来:“放心好了,只要他们不是方孝儒,我也不会是明成祖。”

他微微笑着,智珠在握:“我虽不是多尔衮,但也绝不许他们忤逆悖驳,乱我江山。”

乌玛禄反手握着他的手:“爷,给咱们孩子积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好不好。”

康熙反手甩了她一巴掌,甩手离开。

琉璃等康熙走后进来,看见她脸上红了一片,忙拿透过水的帕子给她敷上。

琉璃眼泪都要下来了:“好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呢。”

“无妨。”乌玛禄接过手帕捂住脸颊。

琉璃半跪在地上:“主子,奴才求求你,别再惹怒皇上了。”

乌玛禄叹了一口气,摸了摸她的头:“起来吧。”

她当然知道她不该惹怒康熙,可是,知道和做是两回事,如果她不这样做,她就不是乌玛禄了。

她说:“琉璃,我好像从来没对你说过,可在我心里,有些东西是比命,比荣华富贵更重要的。”

“主子。”琉璃眼泪掉了下来。

她不是不够坚强,但她实在无法看着这么好的人受苦。

乌玛禄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了,琉璃,不要为我担心,我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是我自己要这样做的。所以没有关系。”

她笑着:“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主子……”琉璃泪如雨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