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坠金娇(47)

作者: 寥寥几笔 阅读记录

“陛下,当初太子妃随嫁名册都是清点过的,只因太子府在宫外,故而这些人后续做了什么也无从询查,所以那些人作为太子妃娘娘的护卫也有可能。”

“这人既是太尉大人抓捕回来的,自然还要问过太尉大人。”李弈朝站在一旁,面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太子殿下这不是说笑了,人是从太子殿下名下的府邸中被发现的,谁知昨日太子妃娘娘又承认了罪状,臣哪能想到殿下竟是为了太子妃娘娘私自豢养了这些人。”

李弈朝名下的府邸?他们竟不是那间里医馆的人。

楚长安听出李弈朝想要如何解决此事,直接开口道:“父皇。”

殿中众人皆看向她。

“儿媳从未说过那些随嫁之人是暗卫,况且儿媳敢以性命担保那些人从未为殿下所用过。”

“皇嫂的意思便是说被查获的人当真是被你们太子府豢养的了?”

李元纬自认发现了漏洞,立即开口。

第五十六章包庇

楚长安毫不犹豫的看向他,目光凌厉,说出的话也不留情面:“我从未这样说过,方才我只提及我的那些随嫁之人,现下还未有定论释亲王殿下就这样急切地要定罪,怕不是在担心夜长梦多?”

“你!”李元纬被她的话冲得有些愤怒。

“确是如此啊陛下,此人与太子妃娘娘互相指证过互不相识,若不是说这些人分明就与太子妃娘娘无关。”

“若是太子妃无关,那便是与太子殿下有关了?”吕太尉挑了挑眉,用着看似漫不经心的语调缓缓道,“毕竟这人是从太子名下的私宅被发现,总归是抖落不掉干系的。”

李弈朝看向吕太尉:“孤还未曾问过,是哪一处私宅?”

吕太尉一旁的大臣应道:“城北的那处。”

“城北”两字一出,楚长安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身体不自觉地僵直。

她先前以为李弈朝只是因为想起了崔家被屠的事情才去的城北,结合那人所说,这事显然不可能是巧合了。

李弈朝做出思虑的样子,顿了一下:“哦,在城北确是有两处宅院,一处是从前崔家的旧宅,另一处便是孤为了便于纪念故友而着人建的,说起来前些天孤还在那里住过几日,不知吕大人所说为何处?”

他说时着重提及崔家,殿中一片议论,李元纬面上的神情也不大自在。

楚长安这时看透,他早便有所准备,甚至此事根本就是他提前布好的局。

而她,又充当了可笑的棋子。

“朕已看过财政司呈奏的名目,也想起当年朕确实允准太子承收崔家的旧宅,吕卿所说的可是那座旧宅?”

吕太尉还是神色平静:“确是如此,此事绝无半分虚假。”

“是,”李元纬接道,“那些人是儿臣亲自查抓的,绝不会有错。”

“崔府旧宅保留了原本的样貌,孤从未命人翻修过,不知释亲王看了作何感想?”

楚长安绞紧了衣角,她也想质问李元纬,看着崔府满院的鲜血,他午夜梦回的时候是否会被噩梦惊醒。

她盯着李元纬的眸子好像要将人吞噬进黑暗之中。

李元纬慌了阵脚,错开李弈朝说得话,对着皇上道:“父皇明察!”

“陛下,”财政司的人道,“当年崔宅有两处,崔家为崔家少主置办过宅院,主宅虽归为太子殿下名下,副宅一年前便被旁人收了去。”

“不知释亲王所说的是哪处宅院?”李弈朝挑衅道,“说来应不是主宅,毕竟主宅那地方也藏不了人。”

李弈朝句句针对,皇上看在眼中,实则已有愠恼之意。

“陛下明察,”郭大人抓准了时机道,“此事与太子殿下并无干系,许只是释亲王殿下抓错了人而致的闹剧罢了。”

吕太尉见况不妙,颇有要退一步的意思:“若非堂审,老臣竟也不知那副宅早便不属于太子殿下名下,还险些冤了太子妃娘娘。”

楚长安还是死死地盯住李元纬,周身似是置于腊月寒冬一般的冰冷。

此刻便要看他是否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半晌,他才作礼开口:“原是误会,皇兄,实是对不住了。”

“既如此,此事便算了了。”

皇上明摆着不打算处置李元纬。

“只是父皇,此事是误会,提及崔家儿臣便又想起一事。”

李弈朝说罢,李元纬便觉得有一股凉意窜上脊背。

“说。”

面对崔家,皇上自认也有愧意,故而也不好搪塞过去。

“当年崔将军因军械一案获罪入狱,圣意不明的情况下崔家满门被屠,至今还未曾获得一个公道。”

站在吕太尉一侧的人道:“此事过去许久,太子殿下今日提及怕是不合时宜吧,更何况当年崔墚是实打实的有罪于先,他们崔家也算不上冤枉。”

“难道只因事情过去许久便可以磨灭真相了吗?”楚长安没能遏制住情绪,直接厉声同那人争辩。

李弈朝早预料到楚长安对此事的在意,便对众人道:“当初此事孤也同太子妃说过一二,她亦是对此案有愤慨之处,可见此案确是应该翻出来仔细查上一查。”

她闻声才发觉失态,立即敛了神色,垂眸不再说话。

“此案…”看着楚长安的反应,皇上有预料此事会涉及李元纬,便又想着拖上一拖。

“父皇,”李弈朝打断了他,“关于军械一案的证据,儿臣这些年也整理了许多,当年崔墚的罪自是无从狡辩,但细查后便可发现有人暗中引导。”

“何人?”

上一篇: 雄起吧,姑娘 下一篇: 北冥有鱼【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