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雨梧听罢,笑了,“是该送还给他。”
“青山,取披风来。”
他唤道。
陆青山将一件干净的披风取来,却见公子一抬下颌,陆青山懂了,将披风送到细柳面前。
细柳看了一眼那淡青披风,她起身:“不必了。”
“我还有一件事想问你。”
陆雨梧说道。
细柳道:“什么事?”
“你先坐。”
陆雨梧温声。
细柳想了想,还是坐下来,再看陆青山依旧跟一座冰雕似的杵在跟前,还有点挡她视线,而陆雨梧却并无让他退下的意思。
细柳沉默地接了披风,裹在身上,“你到底想问什么?”
“死在茶棚中那一批庆元盐商中,有一个人叫做谭应鹏,他是西北大将军谭应鲲的亲弟弟,谭家的二爷——这件事你是否清楚?”
陆雨梧开门见山。
细柳与他相视。
房中有一瞬静谧。
“是。”
细柳倏尔开口,她苍白的面容上没有过多的神情,知道他在卖什么关子,细柳也就一把扯下披风起身。
“细柳姑娘?”
陆骧在茶炉那儿坐着,一听这话他便不由道:“我们公子为你作证,担下你这桩案子,你怎么能瞒着公子这么大的事?”
“赵大人也知道,你怎么不去问他为何瞒着你们公子?”
细柳瞥他一眼,再看向陆雨梧:“少知道一些,你尚有转圜的余地。”
她不再多留,掀帘出去了。
“公子,她这是什么意思?”
陆骧见状,愤愤道,“您好心为她作保,帮她脱罪,她怎么不领情呢?”
素纱帘轻晃,陆雨梧看着椅子上那件披风:
“你怎知她不领情?”
第27章 立冬(七)
六仞长峰直立,嵌连合拢在一块儿,远观似猿猴貌,所以地方山民土话称其“六猿山”,官话音译过来则成“罗宁山”,何流芳与他义兄康荣的两千余残部就藏身在这高木茂林之中。
乔四儿路上在荒村里捡了个大咸菜坛子抱在怀里,领着惊蛰连夜上山绕了一大圈,此时雨已停了,东方渐白。
“我说串子你别是画错了吧?”
惊蛰累得满头是汗。
“错是错不了的,只是那几个家伙死之前说得不够真切,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乔四儿也是累得够呛,一边用木棍拂开遮蔽的草木一边往睃巡,“但他们那么多人呢,每回上下山总该有些痕迹才是啊……”
乔四儿是个衙门串子,从前也不是没往山里追过逃犯,但罗宁山他是实打实地第一回 来,这一夜走了多少弯路,眼见惊蛰的耐性快被磨得精光,乔四儿却依旧不慌不忙地四处寻摸。
林中雾淡了许多,初升的日光顺着枝叶缝隙投落而来,乔四儿跟得了眼疾似的几乎趴在泥泞的地上这摸摸,那儿看看。
“小爷爷快看!”
惊蛰正双手抱臂观察四方,忽然听见乔四儿这么一嗓子。
惊蛰吓了一跳,袖中飞刀反射性地滑入手中,但他定睛一看,原来一团积水底下,一双脚印若隐若现。
惊蛰把玩着飞刀,蹲下去,“可以啊串子,这印子还是新的。”
乔四儿嘿嘿一笑,与惊蛰两个顺着印子的方向往前走,但这座山太大,越是往上便越是陡峭,但繁密的脚印子没断。
他们两个顺着印子一路到了一处山坡上,只见对面山壁中嵌有一溶洞,乔四儿与惊蛰立即趴下去,在草堆缝隙中观察底下的状况。
“看来这就是那贼窝子了。”
惊蛰看看见洞外聚着不少人,他们一个二个粗布麻衣,手里或腰间都有一把家伙什儿,一行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一个个的在山雾里笔直地站着,在他们身旁还有一批堆在一起的木箱子,惊蛰眼睛一亮,“箱子上裹着油布,不知是什么好东西。”
乔四儿没说话,只见洞中出来一人,他穿着棉布长衫,发髻梳得光亮,人中留着两撇青黑的胡须,约莫四十岁上下。
“串子,走。”
惊蛰判断出那人应该便是贼头子,站起身,“咱们这就投奔他们去。”
乔四儿连忙一把将惊蛰拉回来,“小爷爷你先别!有些不对劲!”
惊蛰一听这话,立时皱眉,他再朝底下望去,“怎么了?”
“那些披蓑衣戴斗笠的,”
乔四儿指着底下那些人,“你看他们脚上穿的什么,再看那些人脚上又穿的什么?”
惊蛰听了,立即去看那一伙人的脚上,虽然沾着不少泥泞,却也能辨得出他们一个个穿的都是黑靴,再看那些粗布麻衣的家伙,脚上要么是草鞋,要么是布鞋,也只有方才出来的那个贼头子穿着一双靴子。
“串子,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惊蛰也觉得不太对,拧起眉。
“看着……像军中的。”
乔四儿犹犹豫豫,也不是很确定,“他们腰侧的刀看着就跟其他人很不一样。”
底下那贼头子何流芳正与人说话,但由于距离太远,他们两个都听不太清,惊蛰略微睃巡一番,对乔四儿道:“你就躲在这不要动。”
惊蛰虽武功不济,可轻功却很不错,乔四儿仰着头只见他双脚一蹬树干,整个人如轻燕一般掠至坡下林梢。
那戴斗笠,身上披着蓑衣的魁梧男人忽有所感似的,他回过头,秋风吹拂一片蓊郁翠色发出簌簌轻响。
“什么意思?不是说好了南下临台吗?”
叛匪首领何流芳在他身前站定,眉心拢起几道褶皱。
“计划有变,”
男人沉声道,“总督行辕今年难得很,这个中缘由我也无须告知于你,你只需要知道这是总督大人的意思,他们要你在这处闹出些大的动静再走,尧县城中金银凭你自取,怎么?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