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机密的代价就是羊入虎穴。
没人想象得到对方是如何死里逃生的,又如何艰难又及时将机密送到韩将军的手里。
那必是炼狱一般的过程,也是壮烈无比的决心。
可她完成了此事后,却是离开了。
为何呢?是怕世人欺辱她吗?
无名无姓吗?
可世人怎敢?怎配?
刘榜眼最是多情心软,红着眼问:“后来可知这位女子的身份?”
“不太确定,父亲一直记着此事,生怕其身体受损名不长久,想找到对好生安置,于是派遣密探各种查探,后来好多年后才打听到一些信息。”
“女子年少,十二三岁,乞丐打扮,很虚弱,带着伤,但可见容貌秀丽,且,是滇边口音。”
“她,可能是从滇边辛苦流亡到拢城的孤女。”
“曾经对予她一个馒头的早茶铺老板说她自称叫罗青,但老板说那应该是个假名,后来她就走了——那会,她应该只是在查探我父亲那边的情况,等机会秘密传信。”
周燕纾轻轻呼唤这个名字,“罗青。”
刘榜眼落泪:“滇边有瘟疫,百姓受瘟疫之苦,饥寒交迫,已有易子而食之惨景,她活过了那一年,却.....困在拢城百日。”
“后来再无踪迹?”
“没找到,都好多年了,按军医判断....一般女子是熬不过那等伤残的,能活过三年已是最长久。”韩冬冬摇摇头,其实也红了眼,想起自己当时年幼,听父亲提起此事的时候,他内心震撼,那会不知不觉就泪流满面。
他以为那是因为自己当时年少。
原来长大了,再提起,依旧如此。
“三年啊,三年已经过了呢。”
佳人英烈荒冢可还草木泛青吗?
——————
说起跟羟族的仇怨,众人都想到了奚家,不由齐齐看向奚玄。
还好这人淡然,对那罗青的事也只是缄默,此时察觉到众人目光,道:“外敌如斯,举国人人受难,奚家所受,他人亦有所受,不必单独忌讳。”
她原本避讳着篝火,此时却是直直盯着,双眼里满是火光。
“前尘旧怨,来日方长,总有彻底清算的时候。”
——————
雨开始变小了。
奚玄走到院檐之下,瞧着雨滴垂丝,仰面时,薄面似染清寒雾。
身后言洄靠近,他的情绪也不太好,因为想起了母族的事。
通敌外辱,他还未能替其洗清屈辱,又怎敢在此安慰公子,可是奚氏.....他心里复杂,又冷又热,将披风披在比他矮了一些的奚玄身上。
“公子,外面冷。”
“还好,这个点,你刚刚吃得也不多,包裹里应该还有干粮,不吃点吗?”
“小的非饭桶,再且,您也没吃东西。”
“习惯了。”
奚玄拢了披风,懈怠疲软了些,斜靠在红漆剥离见陋的柱子上,“克己复礼,过午不食,我外出时可常偷吃,已是放肆了。”
言洄皱眉,知道奚公对这人的严苛,“温饱乃人欲,我不觉得克制它有什么必要。”
“是啊,人能克制的只有情爱,没了情爱也不会死,但吃不饱,是真的会死。”
一个要成婚的人,说这种话。
言洄却不觉得欢喜,只是....有点寂寥,他看到的是完美无瑕的公子,被许多人教养出来的圣人。
德才兼备,不能有失。
连情爱都得避讳,连婚姻都充满他人制定的约束跟规则。
他的公子,有时候看着像是一个完美的人偶。
但他不能说,因为那是僭越。
他算什么东西呢?
“您是想到了滇边的瘟疫吗?易子而食,百里饿殍。”
言洄忍不住安慰她,“其实那不是全因为战乱,听说易子而食本就是那边的滇边巫人乘乱而生的流言,说是吃什么圣子圣女不仅可以解除疫病,还可得长寿跟康健体魄,本来这种无稽之谈没人会信,全是那些被哈日尔等人用利益收买的巫人根据滇边深山中的一些传说而顺势捏造的,所以当事人困于瘟疫之苦时没了人性,开始信奉此说,真的开始找这类符合生辰八字的圣子圣女,并且聚众焚而食之。”
这....这是朝廷机密,为了瞒住百姓,不让太多人知道这种骇人的传闻以免有人跟着信奉,所以最早关于滇边的此类情报就是被封卷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他一个书童,顶多是一武人家庭,怎知如此?
看来,这小书童另有身份。
奚玄一怔,后垂首,颈项如天鹅泛雪,“所以,当地真有所谓的圣子圣女?”
“不知,但最初有一个说法,是山中灵人,天生百毒不侵,游离于山中轻灵无比,可通灵白兽,且力大无穷,莫说瘟疫,就是世间任何伤害对其都是无效的,最初是被当地的药医尊为“青诡”,药医们信奉此道,认为自己所得医术跟药材皆是“青诡”所赠,是他们得天独厚的福缘....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巫医很有威望,滇边南部许多人都信奉他,可惜后来失踪的,后来查滇边邪人,朝廷侦骑一直在找此人,可惜无所结果。”
奚玄面露无语,略嘲讽,“瞧着,怎么像是吹捧自己的医术,明着挣钱,暗地里则是一旦医死了人就推诿到什么山灵青诡身上,借其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