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将倾。
那会三皇子还亲自骑马游街过冷了门庭的清流读书人家,看着大儒被下了狱。
隔街相望,他看到了自己年轻的学生,他寄予厚望的未来天子用那卑劣又恶毒的笑意打量着他。
街上的百姓都说曾看这位大儒红了眼,头也不回上了镣铐,被押解走。
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
如斯宠爱,如斯独子,未来帝王,不过如此。
这就是“夷人三族”的典故所在,只在王都百官门庭内浅浅流传,没人摆在明面上说,怕打丽妃母子的脸。
之所以是打脸,而非切实的畏惧,主要是因为....
这个典故是失败的。
覃宋脸颊果然僵住,唇瓣微微颤抖,尴尬一笑,不敢言语。
为何?
言洄冷笑。
因为所谓能夷人三族的罪名并未在大儒家族中施行,案子被破了,查案的是刑部主官蔡寻,但参与其中未曾在案卷中留下任何性命的人姓奚。
这也是蔡寻这个按理说跟奚玄父亲同辈的人会跟后者平辈论交的原因。
因为一起患难查案过,为一个刚正不阿的大儒力挽狂澜过。
那是意气风发的事,也是忠于良心的事。
但覃宋这种人大概也只记得丽妃母子被查出的真相牵连,不得不推出丽妃弟弟被斩首熄案的屈辱,也记得没多久就有新的妃嫔晋位,且还怀了且生下其他小皇子。
至此,帝王权的未来不再是那么一眼望到将来。
它像是一片迷雾,看不到准确的未来。
但三皇子母子一脉跟奚家以及蔡寻这些人结仇是显而易见的。
——————
覃宋退走,蔡寻才嗤笑一声,“蝇营狗苟是走狗。”
奚玄:“祖父若在这里,会训教蔡大人您其心不够稳,流于表面。”
蔡寻:“我才不,什么委屈都忍着,爱恨都不说,那得是多痛苦的事,老师什么都好,就这点辛苦,你也是,年纪轻轻别学老师....还有,不说说了平辈论交,老师又不在,你怕什么?”
他不满,又塞了一个猴儿脸过去,“可别信了那什么清流名门的餐食习惯,人要活着,就得好好吃,吃得好。”
奚玄无奈,眉眼带了几分浅笑。
言洄想:公子似乎始终对这种性格明朗的人有好感,纯粹昭然,爱恨都在表面,强烈又真诚。
可惜,她身边这样的人不多,甚至很少很少.....
可能因为是她自己避开了。
“人前不能的,有违礼制。”
蔡寻拿她没办法,当也笑呵呵吃了饼,道:“不过这姓覃的如此做派,倒是让我安心几分。”
奚玄:“明知道你我为主管,兼顾寻找三皇子营救之的责任跟大权,他作为副手如此做派,不吝得罪,源头既是丽妃那边认为三皇子这次出行的源头是因为我跟周家的事,忍不下这口气,但现在就这么得罪你我,可见在这件事不需要倚仗我们。要么是他们另外派了可信的人,要么是三皇子本身就没出事,他们有安全的自信。”
蔡寻笑:“若是后者,就当是这一程乃是游玩了。”
奚玄垂眸,“希望如此,去见一见,若是边疆无恙,则处处既是风景。”
是这个道理。
蔡寻端起杯子,与她以茶代酒,碰杯以敬。
敬这山河,敬这山河山河之疆日夜以血肉镇守的兵将!
不远处,正在喂马的韩冬冬脸上有些艳羡,但不敢过去。
“韩少尉,怎么不去吃东西,快走了。”
言洄过来,将吃食递给他。
“我吃过了,只是没去找奚大人。”
韩冬冬不太好意思,还是接过了食物,想了下,又问:“是奚大人让你给我的吗?”
言洄:“.,.....”
碍于某个身份,他不可能对边疆韩家没有认识的想法,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这次去拢城的目的,甚至知道桁帝的目的,所以这是他个人的想法。
在这却不能承认。
既不能否认韩冬冬的想法。
“是,大人虽然没明说,但到底是需要韩少尉这次代为引领的,毕竟从刑部那边的调查来看,三皇子最终去的地方就是拢城。”
言洄一眼看到这爽朗的少年眉眼粲然许多,灼灼生辉,立即从之前的犹豫摇摆甚至自惭转为欢喜,抱着干粮小跑过去。
而公子一眼看了这人,让仆人整理出位置,也倒好肉汤,让这小少尉坐下。
奚玄并不因为韩冬冬在破庙里言语上的无知无状而记恨,甚至没把这人跟周姑娘关系好当避讳的事。
甚至,私底下在离王城之前,言洄还得见奚玄吩咐奚氏在朝中的人脉去盯着空留的少尉职嫌。
作为守边大将留在王城中的“质子”,他自然是要被养废的那一个,在读书上不能有出息,不能有太多城府,哪怕擅武,也没有任何实际率兵的经验跟人脉。
少尉,是明面上他将来能得到的唯一官面职位,甚至连补偿也不会明着给。
佼佼儿郎,从送进王城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不能起太大的波澜。
所以,公子只是在帮人留住那一丝骄傲,免得其被某些更高身份的权贵譬如三皇子跟宗室一流把那少尉空留的位置给占了。
不然,将来等韩冬冬从拢城回来,他一个人在王城就真的只剩下“人质”这个身份了 。
但奚玄是这么好心的人吗?
帮大儒是因为奚家的根基在清流,名望在那,不可能任由还只是皇子的存在如此践踏读书人的尊严跟性命,帮韩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