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223)+番外
其中抄写经文便是要义。
陆笑年与他便是不共戴天,不情不愿地抄写下了《清心咒》就此罢手不学而后归家。
这本应当是那时年少,做出来的癫狂事情。只是不曾想,那时候的孤本,他还留到了如今。
“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是名颠倒。”僧人似是想到了什么,笑着说了一句,只是又遁入了沉浸之中,犹如一尊佛像。
“天天说那么些经文,有什么意思?骗骗愚昧众生,正好,只是到了我这儿不顶事。”陆笑年似是有几分气急败坏,僧人却仍旧是那般模样。
“今日你自己前来是为了什么事情?终究觉得我这只苍蝇在你眼前来回晃悠,实在碍眼,终究是要下决心一巴掌将我糊死,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吗?
若要如此,便趁早动手。”
“你看这南和城如何?”僧人笑着看他。
“一座即将倾覆之城,有什么可说的?”
“百年之前,小僧曾旅居此地,一砖一瓦,人事与非,尽皆在目,悉如往昔。”他语气虽是在笑,却不带有丝毫的情绪。
仿佛是在静静地叙述着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一般。
“贫僧脚下,原本乃是一方泉眼。”
“由着泉眼,引来了旅居的客商与无处可去的流民,满目的贫瘠,而后变了模样,从一座座泥土的胚房,再到山石篆刻的屋舍,而后城墙被摞了起来,高大的城池就此伫立于此地。山不见山,人闻人之。”
“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大和尚你还是请回罢,我不愿看到你,也与你无话可说。”陆笑年已是下了逐客令。
对他而言,鸠摩罗就像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噩梦。
他听不进去鸠摩罗在说些什么,也不愿他多讲一句,出家人更是爱打机锋,他只是个他眼底的愣头青。
他看着面前的僧人有着一个浅薄的嘴角,显得与世隔绝,与常人别离。
他看上去很美。
比陆笑年见过的红尘众生,都要美上几分。
只是这张不老的容颜之下,有多少人就葬送在他的阴谋算计下,万事成灰。
谁也不知道。
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
满嘴道貌岸然与我佛慈悲的怪物。
“施主仿佛对贫僧有什么误会。”鸠摩罗沉默了片刻,低声问道。
陆笑年看着面前的僧侣。
忽然楞了一下。
鸠摩罗是得道高僧,从很早之前,他便是醒世宗的掌教,在世人的称颂之中,不乏的是他赈济灾民,亦或是收留无家可归的孩童的事情。
就连陆笑年去到宝藏院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小沙弥。
他们脸色很是红润,似乎在宝藏院的生活让他们变得不再那么为衣食住行所迫。
而且,鸠摩罗活人无数。
可以说,在大部分的百姓眼里,他就是佛陀的化身。
可陆笑年却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魔头。
仅仅是因为,他母亲分娩那年,他突然驾临,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鸠摩罗开口说道:“自古邪道妖人,与我佛慈悲不两立,贫僧知道施主记恨贫僧乃是自襁褓之时,贫僧便想要一绝后患,
但施主如今所作所为,倒行逆施,收拢真空教残部是为一,祸乱河间郡为其二,聚拢绿林为及所用,不从教化是为三,滥杀我佛门弟子是为四。
施主如此穷凶极恶,贫僧虽是个出家人,但如此所作所为,却不可置身事外,贫僧本愿以佛法感化施主,施主却顽劣不堪。”
陆笑年看着面前的僧人。
他说的都对。
确实就如同他所说的一样,他陆笑年是个大恶人。
是天底下,作恶多端,无恶不作的恶人。
而他则是高高在上的犹如佛陀代言人一般的大善人。
他做的这些可不都是分内之事,甚至为了他几乎仁至义尽。
鸠摩罗没有多言,一双眸子里闪烁着淡淡的微光,他双手合十,颂念了一声佛号,而后转身离开了屋子。
陆笑年似乎有了一丝一缕的冲动,他呼吸有几分急促,看着满天的大雨,跟着跑入了城中,茫茫夜色,一去不回。
第129章 欢迎回来
◎若不活得洪水滔天,岂不是满是遗憾。◎
落鸿山上。
背着竹篓的书生找到了一处地界歇脚。
他看着周围算是极为熟悉的场景, 有那么几许发愣。
烟火人间,付之一炬。往日里经营了数十年的故里,终究化作了土灰, 若是说毫不在意, 这本就不大可能。
他哀叹了一口气,自嘲般地笑了笑,而后将长剑搁在自己的膝盖上, 远处传来的是咸湿气息的海风, 伴随着若有似无的安宁, 与城镇里的喧嚣。
自己便是在这里遇到他的罢?
留仙岛。
步流仙。
本以为这般风姿绰约的人, 乃是天上的谪仙, 却不想是这世上最叫人望而生畏的大魔头, 大恶人。
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只能感慨一句造化弄人。
那时候的他们把酒言欢,互诉衷肠,倾尽知己, 最后却听闻他便要赶赴战场, 为此血战到底,他只余下满脸的错愕与不知所措。
而之后的事情, 他零零星星听朋友说了些许, 说的乃是那魔尊功法盖世,无人可及,最终将道门的精锐斩于马下,无数好手为之所折。
最后乃是各族的精锐出动方才勉强封锁住了魔界的大门, 让这些怪物不从犯边。
他本想要反驳一句, 他并不是什么怪物。
只是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口, 彼时他道法虽是精深, 但不过是活跃在道门边缘的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