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江山(120)+番外

作者:蔷薇柠檬 阅读记录

因为大庆的科举,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是绝对不够的,完完全全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试炼。一个读书人要从学童考中进士,必须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数关,每一关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淘汰率。许多人终身读书,也就一辈子卡在秀才这个关口上无法向前。

而这两位还如此年轻,就已经取得了一甲进士的资格,进入翰林院并被皇帝选中入宫教学,自然是人中翘楚,天之骄子。

云若辰对自己的智商很自信,但要轮到学问,她也就是个普通大学文科生的水平。是以见了这两位翰林学士,她便恭恭敬敬地上前给二人行了大礼,口称“常先生”、“仝先生”,神态恭谨异常。

顾澈也忙有样学样跟着行礼。

常士扬和仝昊不敢受郡主全礼,忙侧了半边身子,又将他们虚扶起来。

“想不到小郡主如此知礼……难怪皇上要为她一人独开上书房了。”

常士扬暗暗想道。

太子嫡长女华容郡主,慧而黠,深得皇上、贵妃与太子宠爱——这是在他们到来前,所得到的关于云若辰的全部印象。

他们都是上一科的新进士,目前在翰林院里观政,说白了就是官员的实习期。可别看翰林学士品级低,提拔速度却个顶个的快,六部大员与内阁重臣们全都必须是翰林院出身,差一点都不行。

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功,他们自然是骄傲的。

所以在得知他们被钦点入宫给九岁的华容郡主当老师时,两人心里都觉得有点怪怪的……

他们自认满腹经纶,是要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的,现在却居然得做任何一个老秀才塾师都会做的事——教刚开蒙的小孩子读书识字!

有没有搞错!

可皇上没找别人,专门指了他们两个,这也说明他们是简在帝心了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挺令人高兴的。

因此,两人今天是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宫的。

并且他们之前也商量好了,估计皇上是因为太宠爱小郡主,才小题大做地找他们两个饱读诗书的学士来当教书匠,还从顾阁老家里召了个小公子来伴读,搞得这么大阵仗。

既然如此,就不用严格地教书了,慢慢来把四书五经的内容都让她背会了就是。要是她背得慢,也不用着急,能教多少是多少罢了。

两人还暗地里开玩笑说,只怕教那位顾阁老家里的小公子倒是轻松得多。十三岁的男孩子了嘛,又是阁老家的公子,经史这些东西肯定都烂熟于心了。可能都已经到了破题作文的程度了吧?顾家乃书香世家,这位小公子肯定也是位小才子呢……

而与云若辰见面后,她有礼得体的举止,让两人心里又舒坦了许多。

“不管读书资质如何,这小郡主看起来的确很讨人喜欢呐。”

他们这样想着,面上的表情也更和煦了。而顾澈因为要刻意装老实,所以在老师们眼里也显得是那么的敦厚淳朴。

当然,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烂泥糊不上墙……

因为开学第一课,毫无疑问的是“摸底”。

云若辰感叹,从古到今老师们总是这一招呢,刚见面就要来个摸底考试,也不给人家点心理调适的时间,太不人性化了。

为了迁就他们心目中的小郡主“年幼少学”,所以二位老师出的摸底考试题目很简单,就是要他们写一篇大字,背一段《幼学琼林》来听听而已。众所周知,《幼学琼林》是最初级的识字课本,只要学过字的孩子都会背——除了顾澈。

“你不会背《幼学琼林》?”

常士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十三岁了!不至于吧!常士扬回想起自己十三岁时已经是他家乡有名的神童,以第一名的成绩摘取了县试桂冠。

据说顾阁老也是神童出身,怎么这个顾澈会……“不学无术”到这个程度?

幸好顾澈脸皮很厚,虽然自觉很尴尬,还是很坦然地告诉先生他自幼是跟着父亲在边关长大的,所以开蒙很晚。

“常先生。”云若辰轻轻插话说:“阿澈的父亲,就是那位在虎牢关一战中牺牲的顾将军。”

两位先生愣了愣,遂回想起顾阁老的家事,看向顾澈的眼神就宽容多了。要是这样,倒还情有可原嘛。

他们都还年轻,对于为家牺牲的忠臣还是很钦佩的。顾澈若是跟着父亲在边关生活,条件艰苦,也难怪读书晚些……

“若辰,你知道我父亲的事?”

顾澈很意外,也很感动。

云若辰知道自己父亲是在边关去世这件事不奇怪,可她却连他父亲在哪一战牺牲都记得清楚。

云若辰点点头,说:“阿澈,你父亲是大英雄。”

“嗯,谢谢你。”

顾澈心里暖暖的,方才因为答不出提问而生出的懊恼情绪一下子缓解了很多。

仝昊将二人对话的情形看在眼里,忽然生出一种奇特的感觉。

这个小郡主,不一般。

她能体会到身边人的处境,及时替人解围,而又显得如此真诚。轻松两句话,不仅让顾澈下了台,也使得课堂里的气氛缓解了许多。

并且,她能脱口说出顾将军的事,证明她对朝中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或许还时有留意。

心思细腻,善解人意,御下有道,心怀朝堂。

这样的资质……可惜是个女儿身!

仝昊在心中默默地提高了对云若辰的评价。接下来云若辰俊秀的书法与流畅的背诵,反而没能再在他心里激起什么涟漪。

上一篇: 买来的相公 下一篇: 我的兽人老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