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江山(307)+番外
让这样一个疯狂的少女把持着后宫大权,陪伴在皇帝身边,还亲自抚养着帝国唯一的皇嗣,不可以!
首辅顾原沉默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他的须早已全白了,面上一搭搭的老人斑,无不在显示着这已经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年迈老人了。
可他的眼神依然深邃,依然犀利,仍闪动着深思的光芒。
面对眼前诸位激动的同僚,他并没有急于加入对华容公主的讨伐之中,而是在认真思考着这件事情。
“首辅!您倒是说句话啊。”
“是啊,如今外敌入侵,后宫又闹出这种事来,我们做臣子的必须向陛下进谏,不能再让华容公主闹下去了。”
“皇后乃是国母,更是华容公主的母亲,她这是忤逆大罪!”这位语不惊人死不休,忤逆在过去也好本朝也罢,都是要杀头的大罪。连这话都说出来,可见他对华容公主不满到了极点。
“现在我们就进宫觐见陛下!请陛下将此女幽禁,不可再插手大皇子的教养!”
“没错没错,还有皇后的下落……”
顾阁老突然抬起头来,在屋内环视一周。
他浑浊的眼珠缓慢地移动,但被他注视的同僚,下意识地都停止了议论,等待这位百官之首的发言。
“……昨天,是谁让皇后到重华宫去要大皇子的?”
出人意料的,顾阁老第一句没有提到云若辰,却是在问皇后。
没有人回答,屋里居然更沉默了。
“呵……”
顾阁老嘲讽地嗤笑了一声,苍老的声音里透着疲倦。
这段日子以来,陈皇后与公主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了。是什么让皇后有了直接派人去“接”大皇子的想法?
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挑唆她,皇上万一宾天,大皇子便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必须要将他牢牢的紧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让他被公主控制。
这些人还会告诉她:至于公主,皇上要是不在了,大皇子又不在她手中,她就没有了任何依仗,还不是任由皇后处置?反之,皇后要是不能及时“抢”到大皇子,说不定会吃亏呢……
陈皇后入宫的事,顾阁老没有监管,现在他非常后悔。很显然,自己还是不擅长玩阴谋啊!这位皇后看起来家世极清白简单,如今看来却并不是这样。她也不过是朝廷里某些人的傀儡……
对,某些人,比如他眼前的这些同僚。
他们表面上尊他是首辅,背后却拉帮结派,朋党众多,纷纷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结党的自己……不知不觉间,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早就大不如前了……
顾阁老的双肩,微不可察的下滑了半寸,他觉得很疲倦。
朝堂就是一滩污脏泥水,所有人在这泥沼里争斗不休,文官之间尤其如此。他就是不想让孙子陷入泥潭中,才会一反过去的做法,同意顾澈出塞当兵。
只是没想到,顾澈一出塞,就遭遇了数年不遇的大战。他唯一的孙子啊,正为了国家的安危在浴血奋斗,可自己眼前的这些人,这些人,却……
他很累。
顾阁老半闭起老眼,忽然回想起华容公主很小的时候。不,那时候她还不是公主,只是一个小郡主。
她几岁的时候,非常的内向,怯生生的。那时他在靖王府担任靖王的讲官,也就是靖王的老师,深得靖王尊敬,常留他在府里用饭。
他出入靖王府很频繁,却没见过几次这位斯文的小郡主。连他的父亲也笑着叹气说,孩子太文静了,比他还胆小。
偶尔过年时出来见礼,小郡主也总是一副容易受惊的模样,躲在奶娘身后半天才露个脸。
那个柔弱多病、娇怯胆小的小女孩,从何时变成如今这般冷酷残忍呢?
他居然在想,要是皇上身上有了这种转变,反倒是好事!
只可惜,他的学生当了皇上,也还是老样子,甚至更加懦弱、更多病。而大皇子,据说也是个病罐子,全靠药养着,不知是真是假……
对帝国的前途,顾阁老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迷茫。
他沉默的时间太久了,屋里已经有人按耐不住,咳嗽一声想要提起之前的话题,对付华容公主之类。
就在此时,便有小内侍来报,徐衡公公到了!
众人神色一凛,连顾阁老都暂时抛开了杂念,全部起身看向大门。
这位庆朝有史以来最低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很少在内阁出现。但每次一出现,必是有大事!
庆朝建国时,司礼监不过是宫中普通的部门,权职则改为掌冠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事物。简而言之,还是伺候皇帝后妃的管家之一。
但随后数代,司礼监地位不住提升,开始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文章、发行谕批。
不怕太监谈钱财,就怕太监有文化!
自从有了培养文书太监的宫中内书堂,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票拟出现之后,依制内票应由皇帝亲自批答,但实际上早在宣德时期皇帝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久,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应运而生。
到了先帝元启时,朝中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与此同时,司礼监自身的权利和结构也进一步高涨和严密化。
发展到现在,司礼监已形成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司礼监实际上成为内廷的另一个内阁,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