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窕淑女(746)
“感谢太后之恩、太后万福、太后吉祥!”
这一句接一句的叩恩道出,安和宫上空响起一片又一片的叩恩,连带着传出外殿……
叶云水抱着兜兜跪地叩恩,连带着姝蕙也跟着跪在小垫子上,按照等级层层跪拜完毕,安和宫的正殿大门才缓缓敞开。
黄公公站在门口,高声宣道:“太后懿旨,宣皇上进殿、文贵妃、太子进殿、宣庄亲王爷、肃郡王进殿、庄亲王世子进殿、世子妃、小世子进殿……”
未宣皇后,却是宣了文贵妃与叶云水和小兜兜,这无疑是让皇后咬紧了嘴唇,跪地起身之际险些眼前一黑栽到地上!
之前虽说不允皇后再入安和宫,可今日乃明启帝大寿,更是皇亲国戚、朝堂官员全部在此,这却是唯独把皇后搁置下来,不正是抽她的脸面?
秦中岳有些迟疑地看了皇后一眼,却因明启帝已与庄亲王爷行步进殿,也顾不得思忖皇后安危,连忙跟了上去,而肃郡王则与秦穆戎二人行至太子秦中岳之后,文贵妃喜叹一声,故意言道:“太后她老人家看似是想本宫为其捏腿了,可算让本宫尽尽孝道才是。”扭头扫了一眼皇后,便是摸摸小兜兜的脸蛋,“这小娃娃可就是本宫的福星,回头本宫让尚宫司依照他的身材打上一尊实心的金娃娃赏他!”
这话无疑是在挑衅,皇后气得咬牙切齿却是无可奈何,淑妃、惠妃等人都站一旁故作未听见,叶云水抱着兜兜谢过文贵妃之恩,却不愿再受皇后那副冷漠白眼,随着文贵妃往安和宫中而去……
第465章 报
明启帝与庄亲王爷等人进入安和宫的正殿之内,太后早已端坐在此,身边便是乐裳,怀里抱着十四郡王。
乐裳因刚刚产子不久,身材丰盈,少了几分之前的飘然之美,倒是多了几分贵气!
“臣妾给皇上请安……”
乐裳怀里抱着的十四郡王因在熟睡,不免吭了几声又窝在乐裳怀中。
明启帝乐得合不拢嘴,倒是先跪地给太后又磕了几个头,“朕给母后磕头了!”
“起来吧!”太后脸上只有淡笑,“什么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都是民间的说法,皇上居然也记在心中,让哀家心中甚慰!”
太后这话一出,反倒是让明启帝的脸上火剌剌的烧疼,这话乃是庄亲王爷最先提出,可不是他……
“说起此话朕心中惭愧,此话乃是皇弟在永和殿与朕提了出来,朕才有此心,母后莫要怪罪!”明启帝说着便又拱手赔礼,秦中岳倒是眼珠一转,跪地言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这话无非是想把明启帝那尴尬的台阶给顺下去,太后却是嗤笑一声,“又不是哀家的寿辰,你这头可是磕错了!”
转身看着庄亲王爷,太后上上下下打量许久,才点头笑了笑,从庄亲王爷与秦穆戎那方越过去,只看了后面抱着兜兜的叶云水,“把哀家的小重孙抱来瞧瞧,可是许久没见过他了,哀家可是日思夜想!”
秦中岳被这般的冷落,反倒是跪在地上不知所措,起?还是不起?扭头看着叶云水把兜兜抱上前,那刻着“小世子”仨个字的金牌下有着一小串铃铛,叮叮当当的响声,让人不自觉地就往那金牌上的字瞧去……
明启帝之前在永和殿未注意,也是这会儿才瞧见那金牌,不免脸上怔了半晌!
肃郡王看向秦穆戎,秦穆戎的脸上却是毫无表情,好似那物件是个荣誉似的,没半点儿他心底的不悦之色露出。
庄亲王爷一脸正色,仿佛那牌子上一字都无,只看着兜兜乐,丝毫不顾明启帝那欲言又止的尴尬,反而是看着秦中岳言道:“太子还跪在此地作何?堂堂太子,可不能养成这跪地的习惯!”
秦中岳愣了愣,则连忙起身,解释一句,“看着小侄子心中欢喜,倒是忘了起身了!”
这话说得就像是那臭鱼桶里捞出来的抹布,让人半点儿喜感都未有……
文贵妃在太后跟前一句接着一句地夸赞小兜兜,又夸赞十四郡王,反而与乐裳表现得如亲姐妹一般亲近,太后看着那“小世子”仨字的牌子,不免捏起来看了看,文贵妃一副无奈之色看向明启帝,明启帝翕了翕嘴却是转头不言,显然是对此颇有愧意……
太后逗了小兜兜半晌,则让人又赏了物件,问着黄公公,“这会儿什么时辰了?”
“回太后,已经巳时初刻了!”
太后点了点头,“留着乐裳和十四皇孙留此陪着哀家,云水与兜兜也留此,等着宫宴开始之时穆戎过来接她们便可,皇上今日寿诞,莫在此陪着哀家,那些个行程几月的官儿们跑到涅梁来,可都不容易,别连面儿都让人瞧不见!”
太后说此,顿了顿继续补了一句道:“往后就莫常来探望哀家了,有事就让人传个信儿,哀家老了,那些个不愿入眼的人实在不想见!”
明启帝低头,不敢抬头看太后,他何尝不知太后说那不愿入眼的人便是皇后?
否则也不会连文贵妃都允进,单单把皇后给忽略在外?
明启帝拱手言道:“母后好生歇息,朕先告退!”
太后摆了摆手,又看着庄亲王爷笑了笑,众人才缓缓退下,秦穆戎攥了几把叶云水的小手,柔声道:“一会儿我来接你们!”
点了点头,叶云水送秦穆戎出了安和宫正殿,兜兜此时还在太后的怀里,正“咿咿嗯嗯”地笑着玩,叶云水归来也未说些旁的闲聊之言,而是直接为太后先探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