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145)
舒绿本来也无意与舒华撕破脸,但是和这样的女人周旋,实在太烦了。
凌家的嫡亲小姐又如何?这事舒华本来就不占理,她难道敢四处宣扬去吗。既然人家早就存来了害自己的心,舒绿又何必要对她客气。
刚才和她虚应一番,只不过是看这儿是公众场合,她得注意点自个的形象。但她的耐心很有限,尤其是在一个已经多次谋害自己的人面前。
舒绿最后的两句话,是在警告舒华。
你做了什么,我可是清清楚楚的。而且,我并不害怕。
舒华看着舒绿离去的背影,眼中的神色越发怨毒。这个丫头……总有一天她会想法子整治她的
离开了那家香药店铺,展眉突然在舒绿耳边说:“我可以出手吗?”
“暂时不需要。”
舒绿眯起了眼睛,嘴角轻轻翘起。女人的问题啊,还是在女人之间解决吧。
--------------------------
(各种对不起……一吃来了感冒药就昏睡到傍晚,又发迟了一点,鞠躬致歉不知不觉就到中旬了亲们的第二张粉红票出来了么?求粉红的说继续去蒙头发汗了……╮(╯_╰)╭)
第一百零七章:出事
(3月12日第一更)
------------------
这是一块很精致的玉佩。
玉色晶莹,入手温润。半个巴掌大的玉身上,刻着细腻的“喜上眉梢”图案,那立于梅枝上的小喜鹊雕得栩栩如生,一望便可知其价值不菲。
自从得到这块玉佩后,每晚就寝前,舒绿总忍不住将它取出来把玩把玩。
她对玉石研究不多,不过后来刻意向欧阳婉打听了一下,这种“喜上眉梢”的样式因为比较活泼,多是由年轻的姑娘家佩戴。
随着年纪的增长,佩戴的花样也就逐渐改变。当了新媳妇,佩戴的大都是“多子多福”的石榴样式,再年长些,则是佩戴芙蓉、桂花、万年青组成的“富贵万年”,又或是简单些的“岁岁平安”。
临川王妃这样的身份与年纪,怎么却还戴着一块“喜上眉梢”的玉佩呢?
舒绿相信自己与王妃那天在城门外的相遇纯属巧合。自己应该还没那么重要,能够让王妃刻意安排一场“偶遇”。
这块玉佩真如王妃所说,她这么多年来一直佩戴在身上吗?
那她和送她玉佩的人之间,应该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吧。
那个人……
应该和自己有些关系吧。
展眉曾特意回到他们与祖父一起生活过的乡下,找到了他们的老屋。他还以各种理由,向老屋附近的邻居,打听过他与舒绿的外祖家的消息。
然而结果让人很失望。人们对老凌秀才记忆深刻,纷纷称赞他是个好先生,对村里的孩子很和气,教书特别有耐心。展眉的父亲,那个曾经考上过童生的青年,也有很多让村人们津津乐道的往事。
唯独他们的母亲凌梁氏,简直是一个谜。
“据说母亲根本就没有和村里的妇人交往过,每天只是在家里带孩子,做针线。”展眉回来向舒绿报告的时候,显得很沮丧。“他们也都知道,母亲是京城人,和这边的人说话不大一样。所以邻里之间,也很少来往。”
“就一点线索都没有?比如,我们的母亲闺名叫什么?”
“这就更不可能打听出来了。”展眉叹了口气。
舒绿也知道自己这问题问得很笨。这年月的女子哪里能轻易说出自己的闺名。尤其是嫁了人的妇人,闺名就更没人提起了。
唯独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母亲是个美人。这是好些大娘们,众口一词地对展眉说的。能让女人都夸奖她的容貌,可见他们的母亲凌梁氏绝对姿色不俗。
这个不用展眉去打听,舒绿也能想到。他们兄妹俩长得都不错,当然是得到了父母的优良遗传。
而且,舒绿还猜到,自己和母亲应该长得很相似。
不然的话,王妃不会在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时候,就逮着她问了一堆问题。
“难道母亲真的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舒绿有些忧郁地看着手中的玉佩叹气。接下来她应该怎么做?带着玉佩进京,跑到皇家猎场里去往某皇子箭上凑,然后在伤得快死掉的时候掏出玉佩来亮瞎了皇上的龙眼?
“唉……”
王妃也真是的,不能明着给个答案吗。弄得她现在心里不上不下的,总担着心事。
说实话,舒绿现在的心事,倒有一大半是怕目前平静的生活再起什么波澜。
她对自己兄妹俩如今的生活状况还是很满意的。哥哥在杜衡书院里读着书,自己替欧阳家打打工,小日子又充实又富足。
但是王妃送的这块玉佩,却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变数。
对于自己不能掌控的未来,舒绿很不喜欢啊。
虽说怀揣着心事,但该做的事情,她也一样都没落下。
“妹妹,你看看着几个方子。”
欧阳婉将几张写着香方的纸送到舒绿眼前。这是大房名下铺子里,老师傅们制出的新佛香配方。
欧阳润之也不能只指望着舒绿一个人调香。大房的老师傅们,虽说在技艺与创新上都远远不及舒绿,可是他们在本行里浸yin多年,自然也有他们能干的一面。
前些日子,舒绿向欧阳润之提出,最好先让老师傅们写一些香方,再由她来改进。她比较擅长的,是各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在已有香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欧阳润之也同意了她的作法,所以今儿欧阳婉才会特意拿这些香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