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512)
直到现在,舒绿才明白,为什么当初万里会说他的师门对于用针灸治疗气喘有特别的秘方。根子竟是在这儿呢!
原来,是仲秋满为了给患了罕见气管毛病的长公主治疗,而摸索出来的独门秘技啊。尚红倒是沾了光。
在紧张的“培训”后,舒绿惴惴不安地被赶着“上岗”了。有仲秋满画得详实无比的针灸图,她总算没找错针灸的穴位。连续施针两次后,长公主的气喘病大有好转,脸色都红润了不少,舒绿才放下心来。
看来自己临时抱佛脚学的这一套针灸之术,还是能够拿出来唬唬人的嘛。
“舒绿啊,辛苦你了。”
又一日施针后,长公主看舒绿不住拿巾子擦拭额上的汗珠,略带歉意地说了一句。
舒绿忙停下动作,规规矩矩地应道:“殿下太客气了,能为殿下效劳,是舒绿的福气。”
“呵呵。你也不必如此拘谨。我知道你这孩子其实极是活泼,别到了我这儿便束手束脚,我有那么吓人嘛?”
最后一句,竟有点开玩笑的意思。长公主身边的侍女们见了,再次啧啧称奇。
早知道长公主对凌千金格外和气,不过近来殿下似乎是越来越喜欢这位姑娘了。
不过侍女们对舒绿的印象也是极好的。早前在“御香”铺子里,她们就见识过舒绿的风采,知道这位来自江南乡下的传奇少女,的确是有异于常人之处。
后来,长公主和舒绿说话就更随意了。甚至有一次,她还当着舒绿的面让侍女替她理妆。
对于规矩极严的长公主殿下而已,这便是将舒绿当成自己人来看待了。
然而舒绿来不及感到荣幸,她的目光被侍女们捧到长公主面前来的一面铜镜吸引住了。那铜镜并非加了底座的妆镜,而是一面带手柄的手镜。
怎么……那么眼熟呢?
“殿下,这面铜镜,可否借我一观?”
长公主愣了愣,随后便笑着将手中的小铜镜递到舒绿面前。
“这都是十几年的老物件了,怎么你喜欢?”
舒绿笑了笑,说:“是呀,看着挺小巧的,做工真好。”
她一面与长公主应对,一面认真打量自己手上那面铜镜。
如果她没有记错······她从江城老家废墟里,找到的那面铜镜,和这面应该是“姐妹镜”。
无论是大小、材料、花样,完全是一模一样!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
她那面铜镜,已经证实是母亲梁素瑶的遗物。那······
(蔷薇深爱挖坑······现在亲们知道蔷薇为啥要让舒绿学针灸了吧……尚红的毛病,咱也不是随便写的呀……咳咳,蔷薇早就弱弱的说过,长公主不是打酱油的···…)
第三百三十六章:难能可贵
(呃,大家都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没错,这章其实是27号更新……大家习惯就好……)
当日,她与展眉还不知道母亲的来历。只从游王妃的隐约暗示中,猜到母亲的出身定然不凡,是以特意回到老房子里去寻找母亲的遗物。
在西屋破旧的罗汉床下,他们找到了一面沾满了灰尘的小铜镜。
那是一面仿唐式样带着手柄的铜镜,背面是常见的缠枝莲花图样。在手柄上,刻着一个篆体的“瑶”字,是母亲的闺名。
舒绿把那面镜子擦拭得非常干净,一直好好保管在身边。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她也很少将那镜子拿出来欣赏,以为只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用品。如果不是因为母亲,她还未必会如此小心的保存着呢。
可是如今,她却在长公主手上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另一面铜镜。
只是这面铜镜的手柄上却是光滑无地,并没有刻着什么字样。
“殿下这面铜镜,可是宫造的?”
舒绿做出不经意的模样,双手持镜送到长公主手边。长公主没察觉她的异样,回答说:“是呢。这面镜子,还是那年我回宫去看望淑慈贵妃,她老人家送我的。”
所谓“淑慈贵妃”,便是明德长公主与兴耀帝的养母容妃,当年还只是个才人,死后晋位为妃。到兴耀帝即位后才追封淑慈贵妃。
听得这面镜子是从容妃那儿来的,舒绿脑子就开始转动起来。说不定,当时容妃一共得了两面同样的镜子,将一面送给了养女明德长公主,另一面送给了十七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兴耀帝。
而她的母亲梁素瑶之所以会有那面铜镜,或许就是兴耀帝送的?
福慧郡主梁素瑶出嫁时·正值信安王府风雨飘摇之际。那种时刻,她还把这镜子带在身边,一直带到江南去,可见也是她常用的心爱之物了。
她又联想起自己刚进京的时候·游王妃送给自己的那一整套香具,说是她母亲留下的遗物。她从那香具上看出了门道,判断出这是兴耀帝送给母亲的礼物。
由此可见,兴耀帝那时是常常给梁素瑶送东西的。
那梁素瑶为何不带走别的东西,比如那套香具,却要将一柄并不如何值钱的小铜镜随身带走?难道仅仅是因为轻便?
不,应该是有些特殊的含义在内才对。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长公主的气色比之前稍微好了一些。舒绿反正人都来了,心想反正要巴结贵人抱大腿就做完全套吧。于是她又巴拉巴拉跟长公主说了好些适合调养身子的药膳方,长公主听不听是一回事,反正她就是尽尽心意嘛。
长公主身边的那几个大丫鬟倒是忠心耿耿,听舒绿说得天花乱坠,又想着长公主往日不思饮食,便借机劝长公主试着尝一尝凌千金所说的各种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