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春与爱的困惑:一直不说永远(48)

作者: 贾童 阅读记录

看来他是准备好一场严肃正经的谈话了,我笑笑说:“我们两个都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如果你告诉我,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那就简单多了。”

他摇摇头,“没有。”

我说:“我也没有。因为我们两个对对方都无所求,只是纯粹的欣赏,所以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相信这种关系会维持得最长久。”

他慢慢地点了一下头。

“你说得对……我不应该再要求什么。”

“这就对啦。”

“不过,可以把那个牛丸给我吗?是我先夹到的。”

“你想得美。”

吃饱喝足回到家时,我满脑子都是再也不要吃牛丸的指令,可是我知道不出三天我一定又会积极筹划何时奔赴那家火锅店。

一边脱衣服洗澡一边美美地想着我的热水器,这当儿电话响了,我刚脱掉羽绒衣。

第62节:一直不说永远(62)

我接了电话,打算速战速决。

“喂,哪位?”

“小年,还记得我吗?”

一听这个声音,我愣了一下。

“雪?”

“很久没见了,能不能抽时间出来喝个咖啡呢?”

我捏着听筒大喊一声:“既然是你发令我又怎敢不从呢?”

雪呵呵地笑了,“明天下午三点,蔷薇路4号的半坡村咖啡厅。”

我不知道蔷薇路怎么走,我是个标准的路盲,我曾深深为此自卑过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路盲而且还沾沾自喜后,我就释然了。

我翻开地图,终于在阳关大道和西尘路中间的夹道上发现这么一段小路。

我想知道那店什么消费层次,就上网搜索半坡村,结果出来一堆子考古的玩意。

我没辙,只好发消息问高傲:“半坡村这店怎么样?贵吗?有什么推荐菜单?”

高傲发消息来,口气无比不屑,“半坡村啊?你要去?出了名的黑店。”

我问他怎么说,他说那家店是名人聚会的地方,电视台主持人拍外景呀、明星访谈呀,半坡村是特约赞助单位。他还说周月年你要是想进去,劝你除了白开水什么也不要。

这畜生。

第二天下午我如时赴约,找到蔷薇路后,去半坡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报了雪的名字后,侍应生把我带上二楼的隔间。雪正在看一个文件夹里的东西,头发用一根水钻簪子别着,穿了雪纺的套装,短裙,丝袜,方头鞋。

我不声不响地在她对面的沙发坐下。

雪头也不抬地说:“你自己叫东西喝吧,我这马上就好。”口吻熟得仿佛我和她根本没有分开那么长时间。

我翻翻菜单,里面的饮料对我根本没什么吸引力。我要了一个乌冬面,送上来时,雪正好处理完,看见盘子,抬眼问我:“没吃午饭?”

我说:“吃了。”

“那还要面。”

“实在不想喝饮料。”

“你还是老样子,总是要与价格匹配的餐点。”

我挑几根面条说:“怎么打扮得那么正式啊?你好像和我一样在念大学吧。”

她说:“在经济学院挂个名,我一天课都没去上过。”

“哗,这也行!”

“有什么不行的,我问你,要文凭干什么,不就是为了找工作?既然我工作都有了,还要文凭干什么?”

她说得真是切中要害。

我含着面含糊地问:“在哪里工作?”

“省电视台,我是节目策划。”雪不无骄傲地说。

“行啊你,我早就看出你是个能折腾的主。”我也不客套地说。

雪拿走我的筷子,“别吃了,淡而无味的,这里的东西都不好吃。”

我说:“知道你还约我在这里,咱们去些什么烧烤店不是好得多。”

她说:“既然约在这里当然是有公事要谈。”

我端起盘子,“要我回避不?”

雪把我按住,“你回避我们还谈个屁。”

她解释说:“我约了位导演,他飞机晚点一个半小时,不然早到了。”

我说:“你约导演干我何事,难道要我去演电视剧,开什么国际玩笑。”

雪笑说:“不是演电视剧可是也差不了多少,电视剧总需要剧本吧?”

我终于反应过来,“叫我写剧本?祖宗,我根本不是学这个的。”

“会有专门的制作人带。”雪顿了一下说,“就是稿酬低点儿,你是新人。”

我说:“这不是稿酬的问题啊,我压根不会写。剧本是个什么玩意?”

“不是说了会有制片人教吗?本来他们打算找戏剧学院的学生,我这是中途拦截。不过对他们来说,由谁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写的质量。”

“我不会写剧本。”

“胡扯,你高中时候写的那个就好极了!给自己个机会,别老胸无大志。”

一个穿着布满口袋的马甲的中年男人蹬蹬蹬地爬上二楼,走进隔间。

雪起来与他寒暄:“苏导,下午好啊,最近忙吗?”

我也站起来,什么也没说,三人坐下来,雪介绍我说:“这是我高中同学,她写东西很棒的。”

第63节:一直不说永远(63)

苏导打量我几眼,半热不热地问:“同学,现在在哪里上课?”

“X大。”我说,臭名远扬,他应该也知道。

“哦……不是学戏剧的吗?”

雪插嘴说:“她高中时就写过剧本了,在我们学校的校庆上获奖,一直是每年校庆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