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医品夫人(1270)
“一两千万两银子……咳咳……”即便以太后的历经风浪,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不禁脸上色变,轻叹道:
“好一个瑜郡主,好一个灵阁!大魏国的国库一年才进账多少?她这是一天就挣了大魏国几年才能存下来的钱啊!若瑾这孩子……就像她一样能干!不!比她还能干!”
太后口中的“她”是谁,董公公却不敢接话了,停了半晌,只能在一边笑道:
“瑜郡主对太后历来尊敬有加,记挂着您的,老奴看得出,那是真心!她越能干,您越该开心才是,这不,太后您交代办的那件大事,老奴琢磨着,天下也只有瑜郡主能做成。”
董公公所指,自然是太后安排楚云秀在徐若瑾家里保胎龙种之事。
只是太后却摇了摇头,怔怔地对着窗外出神,似乎在想些什么。
良久,太后才好像回过神来,慢慢地道:
“徐若瑾这孩子心善,对哀家也是真心的好,这个自然不用问的。只是如今灵阁有钱,有遍布天下的管道,梁家手里有兵有人,他们这小两口倒是没什么歪念头的,可是别人……嘿!”
董公公心里大惊,这等危险的话题,哪里是做太监的敢接话茬的,就算他董公公是********也是一样。
倒是太后又看了看董公公,摇了摇头道:
“你也不用太过谨慎,匹夫无罪尚且怀璧其罪,现在他们小两口什么都有了,那也就意味着无数人会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之前澶州王想逼皇上退位,现在又来了个新任的涪陵王夜微澜,他为什么一直赖在京都不走?勃勃野心,谁不知道!”
太后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人老了,身体病重了,真到了自知大限将至这一刻,反而什么话敢说,什么话都想再多说几句,似乎是怕这辈子说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一样。
眼看着董公公默然不语,太后也不逼他,又思忖一阵,忽然下令道:
“备凤辇,扶哀家出去……咳咳……哀家要出走走,要去个地方!”
董公公大惊失色,太后的身体现在什么情况他比谁都清楚,连忙道:
“太后!您老人家的身体……现在只能静养,千万不可轻易劳顿啊!朝廷大事,自有皇上和大臣们做主,您现在只要保养尊贵之体……”
“时候不多了,既是不多,有些事情……咳咳……就要抓紧办了才行!”太后苦笑着打断了董公公的话,摇头道:
“哀家还能动时候,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出来,该处理的都处理掉,只盼留给皇上一个更好些的局面,一个皇室更稳固些的大魏国啊!过几天哀家动不了的时候,不想为今天这趟没出去后悔。”
董公公听到这话鼻子一酸,眼圈已经是红了。
依着太后的话传令下去备上了凤辇,上面多加厚绒,又下了死命令给抬凤辇的太监们,让他们尽可能地让太后少受颠簸。
只是连董公公都没想到的是,扶着太后艰难地上了凤辇,一行人出了慈安宫,太后这才断断续续地道:
“不是……去太远的地方,是去皇家祖祠边上的那个……咳咳……那个小佛堂!”
这话一说,莫说董公公的脸色变了,连那些抬着凤辇的太监们,太后身边打着避风轻纱大扇的宫女们脸色都变了!
皇室祖祠边上的小佛堂,那里向来是宫里连提都最好不要提的地方!
那是圈禁之地,是宫里的忌讳!
第四百零六章 前尘
“禀太后,小佛堂那边……向来是宫里的禁地!而且听说很阴冷的,怕对对太后您的身子太过不利啊……”董公公小心翼翼地劝着。
“糊涂!”
太后坚决而简单地打断了董公公的劝解,“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要劝哀家,必须去!这是如今哀家心里最大的事儿!”
董公公不敢再有阻拦,伺候太后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太后有如此严厉之时。
看来,也的确到了最紧急的时候……董公公抹了一把眼角流出的泪,立即吩咐小太监们准备。
寒冬腊月,虽然说京都城里的冷风依旧,可是在这皇家祖祠边上的小佛堂,却被青松翠柏环绕,显得一派的绿色。
凤辇终于停在了小院的门口,董公公站在旁边瞧着太后的脸色,只见她微一点头,董公公高喊道:
“太后驾到——!佛堂内居众开门觐见!”
不多时,小佛堂的正门吱呀呀的一声打开,几个身穿黑袍的司徒家族子弟鱼贯而出分列两旁,见到太后凤辇立时单膝而跪,低头不语。
凤辇在一群慈安宫太监宫女们的拥簇下抬入小佛堂。
冷,静,这里安静得有点让人觉得肃杀之气格外浓郁。
毕竟是圈禁所在,宫中的禁地,一路行来除了几个司徒家族的黑袍看守,竟看不到其他人影。
久闻这宫中禁忌的大名,可是随侍进来的太监宫女们偶尔左右瞧瞧,总觉得此地有些太过寂静,不敢随意乱看乱瞧,只低头默默跟随太后左右。
待到了佛堂内室的门口,太后忽然边咳嗽边发话道:
“你们都不许进去……咳咳,让董公公一个人扶着哀家进去……便可。”
董公公扶着太后艰难地下了凤辇,太后一步一蹭地进了佛堂内院。
董公公打量了一下这佛堂的内室,只见朴素之极,连忙又铺上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厚锦毛皮,这才扶了太后坐下。
一尊观音像在前供奉,左右各有一尊香炉在袅袅地冒着青烟,除此之外就是几个蒲团,一副桌椅,一个身穿素服的中年女子跪在正中,虽是低头颔首,却仍旧掩盖不住她脸上那惊艳的美丽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