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医品夫人(1609)
“还是应当先从严府的人查起。”严弘文道。
熙云公主跟着点头,“只是严夫人已经审过两个最有嫌疑的丫鬟了,还差点屈打成招。”
她一想起在严府看到那两个被打的半死的丫鬟,就有些不忍。
“嗯。我找了大夫,两人的性命都保住了,那个年纪小的伤严重些,能捡回条命已是不易。”
严弘文也满心惆怅,“年纪大些的伤的不重,休养几日也就差不多了。”
“那就好。”熙云公主点头,“待她们清醒问个明白就好。”
严弘文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熙云公主的意思。要想知道真相,那两个丫鬟就是最大的突破口。
“还有其他的线索吗?”熙云公主又问道。
严弘文眉头皱得更紧,有些无奈地摇头,“无论派多少人、怎么查,都找不到一点有用的线索。”
严弘文似乎十分懊恼,手垂在桌上发出沉闷的一声。
熙云公主眼神里都是担忧,从严弘文进门到现在已经不知叹了多少次气了,她也跟着心焦。
严弘文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派人去查了,但是反馈回来的都是让他失望的消息。
“现在外面都在传梁霄和父亲的死有关系。”
严弘文提起这么一句。他自己找不到任何线索,却还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地给他把“真凶”送上门。
熙云公主一听,神色不免紧张起来,兴许是想到了徐若瑾,下意识就辩解道:“不可能,梁霄不会做这种事。”
严弘文也跟着点头,“我知道,我相信这件事和他没关系。谣言这么会找时机,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
熙云公主没有接话,却已经不自觉开始想,会是谁想要挑拨严府和郡主府之间的关系。
又或者造谣者的真正目的是严、梁两家。
她细细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和严弘文一样,她的脑海中也出现了几个人影。
“驸马也不要太着急,慢慢来,事情总会有进展的。”
熙云公主看着严弘文发愁的模样,还不忘安慰他。
严弘文略一点头,“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时间这么紧,我怎么可能不着急?”
“那驸马可有怀疑的人?”
熙云公主顺着严弘文的话,想了想之后问道。
严弘文神情微微一顿,“夜微澜。”
熙云公主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因为严弘文提的这个人也是她所想到的。
但是他们这也仅仅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和线索。
“猜到也没有用,他做事一向滴水不漏,要是不露出马脚,恐怕……”
严弘文蹙眉深思着。
严府的下人中找不出结果,严夫人又浑浑噩噩,一口咬定梁霄和徐若瑾就是凶手,严弘文的话也不管用。
眼不见为净,严弘文急着回公主府也有这方面原因。
熙云公主听到严弘文的话,心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她的皇兄夜微言。
斟酌下,她才壮了胆子开口问道:“皇兄那边可有反馈?”
她想得十分简单,严弘文也正好要因为西北的事弹劾夜微澜,索性说服皇上查个清楚也好。
虽然熙云公主本意并不想让严弘文这么着急就去面圣,但严弘文心意已决的话,她能做的,也只有支持他的决定,更是盼着他能平安无事,事事顺利才好。
只是,熙云公主还不知道严弘文已经进宫见过皇上的事……
第七百零二章 宽慰
熙云公主的话音刚落,弘文的动作微微一滞,似是十分无奈地摇了摇头,“行不通。”
“为什么?”熙云公主没想到严弘文会是这种答案,而且他看起来也有些消沉,更加让她不解。
严弘文也没想隐瞒熙云公主,“我今日已经入宫见过皇上了。”
“见过了?皇兄如何说?”熙云公主惊讶道。
严弘文点头,“本来严家出了事,我也想把进宫的事暂且拖后两日。却没想到皇上派人来召我入宫。进宫之后,皇上也提起了父亲的事。但更多还是关于西北的局势。”
严弘文回想着御书房的情形,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熙云公主察言观色,意识到在御书房或许发生了什么事。
凭她对严弘文的了解,十有八九是意见相左。
果然不出熙云公主所料,严弘文接下来又说道:“奏折我也交上去了,西北老百姓的惨状也已经告知皇上,但皇上也有他的考量和顾忌吧。”
再说起这些,严弘文心里还是不自觉涌上一股失望的情绪。
熙云公主略微睁大眼,显然对严弘文的话有些讶异。不只是严弘文,她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发展。
“皇上说要先把西北的事放一边,当务之急是拔除夜微澜在京都的全部势力。”
他心中埋怨,但并未把怨怼全部出口。
他已经将所见所闻详实地写在了奏折上,甚至连言辞都不自觉变得有几分激烈。
可是这些用处都不大,因为皇上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熙云公主多少算个局外人,看的自然要比严弘文透彻得多。但她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该怎么劝严弘文接受现实。
夜微言是一国之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巩固自己的皇权,坐稳皇帝的位置。
任何有可能动摇他皇位基础的人或事,都是他必须除掉的绊脚石。
“我也猜不透皇上的想法了。”严弘文想起夜志宇在严府对他说的那番话,神情也变得有几分严峻。
要是真的被夜志宇言中,那这其中的水恐怕就更深了。
“既然皇上已经对夜微澜动了心思,那驸马不妨耐心地等一等。”熙云公主谨慎地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