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医品夫人(1870)
这点严弘文更是深有体会。若是国库充盈,西北灾情就不会迟迟得不到解决。
虽然这其中不能否认还有其他原因,但没银子的确是一桩老大难。
“那都不重要。如今国库空虚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是抄了一批贪官污吏的家,银子却总也是不够花。”
夜微言说着不免叹了一口气。
治理国家,样样都需要用银子。但说起银子的来源,就无非那么几条路子。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迟早又要走上恶性循环的老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帮夜微言决定用严弘文为户部注入一股新力量。
哪怕是夺情,只给严弘文十日就让他到进宫上朝,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大魏的境况,不用朕说,你也知道。所以改变迫在眉睫,朕希望你能帮朕一起努力。”
夜微言把话说开,对严弘文更是寄予厚望。
严弘文一直都有心报效朝廷,现在皇上亲口许诺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一定会牢牢抓住。
夜微言也不止一次与严弘文提起,目的自然是让对方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大魏。
“皇上请放心,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臣定不会辜负皇上所托!”严弘文信誓旦旦地与皇上保证道。
夜微言要的就是严弘文的这一句话,“好!就要你这句话!朕这里的确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交给你去做。”
“臣定当完成任务!”严弘文郑重地应道。
夜微言对严弘文的反应显然十分满意,“这是你上任办的第一件事,自然马虎不得。”
严弘文听到这话,身体也跟着不自觉紧绷起来。
夜微言一字一顿说出他的目的:“朕要你掌管户部之后,全力支持姜中方攻打七离。”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严弘文的身体僵住了,他的神情出现一丝不解和惊讶。
严弘文本以为皇上会优先考虑西北灾荒受难百姓,还有各地的洪涝灾害。但这些事皇上只字未提,而是要他把重心放在出征七离的姜中方身上。
严弘文想不通,而且不能理解,不知道皇上做出这个决定是何用意。
那边夜微言并没有察觉到严弘文神情的变化,仍自顾自地说道:
“或许有人会质疑你的能力,还有朕的决定。但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严爱卿,你莫要让朕失望。”
严弘文回神之后,勉强答应下来:“臣……尽力。”
圣命难为,可严弘文是发自内心的不想答应拨款打七离。
如若户部的银子都用来支持七离征战,那大魏境内的问题怎么解决?
灾荒洪涝,哪一样不需要大笔的银子?
严弘文即将掌管户部,这些事他不能不考虑。
而且在严弘文这里,百姓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一直以来,严弘文都对出征七离没有多少好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麻烦远多于好处。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谁都向往安定富足的生活。
老百姓不愿意打仗,严弘文更加不愿意。他成了户部侍郎,打仗这么花银子,他更是不喜。
有这些银子,还不如多救几个大魏的老百姓。
严弘文没打算对任何人隐瞒,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而且严弘文虽然还没去户部报到,但他也知道,之前户部抄家所得让国库暂时松了口气。
但这些银子基本没有用在大魏老百姓身上,就都被拿去给姜中方做军资。
若是严弘文上任之后继续这样的做法,那根本就是个无底洞,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填完。
让严弘文放着全大魏的百姓不顾,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他本就对西北百姓充满愧疚,这次无论如何都不会重蹈覆辙。
严弘文想了很多,脑子逐渐清明,但心思也逐渐坚定下来。
“皇上,臣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夜微言神情一顿,但语气却没有丝毫变化,“有话直说即可,朕也正想问问你的意见。”
第九百四十九章 等着
严弘文受到鼓励,直接说道:“皇上,臣以为如今国库空虚,举全国之力支持姜将军是否有些不妥?”
听到这里,夜微言面色一沉,神情也暗淡下来。
和他之前担心的一样,严弘文此人果然容易钻牛角尖,而且不够变通。
严弘文却不知皇上此时心中所想,他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皇上听,全然没有注意到皇上已然面露不喜。
“皇上,臣有意将国库的一部分……”
严弘文正要说出自己的计划,但话只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停,不要说了。”
严弘文一惊,抬头去看。
夜微言略有不耐烦地摆手,“你说的那些都不如朕说的重要,而且迟早会有办法的。但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七离之战。”
严弘文震惊之情溢于言表,他没想到皇上居然会说出这样刻薄无情的话。
换言之,百姓的命不重要,与征兵打仗相比,显然后者更胜一筹?
严弘文默默垂下头,原本兴奋激动的心情,瞬间就被巨大的失望笼罩。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夜微言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口气似乎有些严厉,面色稍缓说道:“你还没有去户部,不知道局势严峻也是自然。”
见皇上帮他找了台阶下,严弘文也只好顺势拱手,“皇上所言甚是。”
但这句回应多少有些敷衍,严弘文还是无法理解皇上的做法。
之前西北百姓被弃之不顾的记忆又再次涌上严弘文的心头。
为了对付一个涪陵王,皇上把急需解决的受灾百姓放在一边,就已经让严弘文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