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医品夫人(2715)

作者: 琴律 阅读记录

恭维了一番之后,聚在一起的官员们才散开。

“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哪儿知道?这大年初一是百官给皇上拜年贺喜的时候,右相怎么把儿子也带来了?”

“右相是不是怕我们不知道,皇上要给他儿子封官了?”有人愤愤道。

众人脸上都不太好看,当着右相的面不好说什么,但也不耽误他们凑在一起议论。

“说起来,这方子华你们见过么?”

不少人都是摇头,但也有人知道。

“小的时候见过几次,但是长大成人之后就很少露面了。”

“不露面?难不成就是相府内待着,连门都不出?”有人表示怀疑。

说话的人也是摊手不知,“那还是多年以前,在书堂曾有过几面之缘,不过都是相爷和夫人带着他。”

“再后来,他的名声传开也是因为考取了功名吧。”这人的话倒是提醒了众人。

“没错没错,你一说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只不过说起来那也不是最近的事。”

“有些日子了。本以为右相会借那次机会让儿子出仕,没想到没有一点水花就那么消失了。”

“嗯,当时还议论过一阵子。”

众人的记忆都跟着回来了,“据说是右相嫌他年纪太小,还不是入仕为官的时候,就先留在身边多教养几年。”

“啧啧啧,这种魄力估计也就只有右相能做到。这朝堂上无时无刻不是瞬息万变,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教养几年,无异于赌局。”

其他人也都跟着点头。

“现在看,还是右相有远见。”一句话就可以做结论。

寻常人定然不会将有出息的儿子留在身边,而且一留就是几年时间。

只是现在提起来,所有人的眼神和表情中流露出的都是羡慕。

右相对诸人对目光和议论只有漠视和虚伪的笑。

这些年的兢兢业业,皇上对他的信任也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或许整个大魏,只有梁霄和徐若瑾能与他相抗衡。但是梁霄和徐若瑾还不如他与皇上亲近。

大臣们心中也都有了计较,或许以后不光要看右相的脸色行事,连他的儿子都要敬畏三分。

夜微言驾到,文武百官按自己的级别一一站好位置,纷纷下跪朝拜。

夜微言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去年整个大魏都不怎么安稳,新的一年开始意味着所有事都可以有新的起点。

去年夜微言让大臣们见识到了他的铁血政策和说一不二,宫内外不太平的力量也都被清洗得差不多。

一切准备就绪,楚大学士上前一步,开始宣读去年大魏所发生的种种,全都是对夜微言的歌功颂德。接下来就是对新一年的贺词。

夜微言认真的听,偶尔还会点头,广场上群臣也都认真地听着。

放眼望去,今年广场上的大臣多了不少新面孔,原本的元老大臣,已经只余下屈指可数的几位。

先帝的痕迹在朝堂上越发难以寻觅。

大魏的朝堂总算渐渐变成了夜微言一手打造的产物。

夜微言给众人赐茶赏座之后,初一早晨的仪式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

难得的,今年夜微言亲手写了几个福字,将其中一个赏赐给了右相,剩下的则是都吩咐身边的太监收好。

此举令大臣们颇为意外。

因为夜微言已经许久不曾在大年初一这日将福字赏赐给大臣,即便是十分得皇上宠幸的臣子也都难有这个殊荣。

不只是百官,就连右相都是面露惊讶,心中兴奋不已。

夜微言不赏赐福字给大臣也是有讲究的,他亲手写的福,也是将“福”字留在自己这里,所以渐渐没有了赐福这一说。

正因为如此,这一张福字赐给右相才引得众人侧目,脸上都难掩惊讶和羡慕。

右相更是激动地带着方子华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老臣多谢皇上恩典!”

夜微言挑了一张福字交给太监,太监恭敬接过走到右相身边。

右相跪在地上,神情严肃,双手微微颤抖,接过仿佛有千钧重的福字。

父子二人齐谢恩,“谢皇上隆恩!”

夜微言略一点头,“右相无须多礼,大魏有如今的稳定,你功不可没,这是朕的一点心意罢了。”

右相激动地老泪纵横,忙道:“皇上言重,那倒是老臣该做的,老臣愿为大魏鞠躬尽瘁,拼上这条老命也在所不惜。”

夜微言点了点头,视线随即落在了右相身后的年轻人身上,“你就是方子华?”

右相一听,稍稍抬头对身后的儿子使了个眼色。

他们父子等的就是这一刻。

尤其是右相,他带儿子进宫就是要趁这个机会让皇上在文武百官面前下旨赐官!

第四百四十五章 登门

“小民方子华叩见皇上!”

方子华侧身上前两步,跪拜行礼。

规规矩矩、毫无畏惧之色。

夜微言端详他半晌,微微点头,“朕看你沉稳可靠,是朕可以信赖的人才。不如就封你个左员外郎的职位,年后便可去吏部任职。”

这个决定是夜微言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他早已许诺右相会见他儿子提拔起来。

朝中大臣也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只是在夜微言还没有下令之前,他们也是猜测议论纷纷。

把吏部左员外郎的位置给了右相的儿子,广场上不少大臣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众人都低垂着头,怕被人看到自己脸上的惊讶和不满。

今天是大年初一,朝臣们都没想到皇上会突然给他们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上一篇: 卿本包袱 下一篇: 公子他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