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求你别这样!(46)

作者:米汤十三 阅读记录

谢允漫则像极泄了气的皮球,搭下脸说:“这几日刘管家命人在门口守着,一旦我从外边回府,必然叫嬷嬷上前检查,别提小说了,就算是一页宣纸都像有罪的。”

杨承希捏着笛子在手,大胆点评说:“子不教父之过,谢大人和郡主远在风歧,你大哥虽是管教,其实还是疼你的。”

他长叹一声,续道:“但不多。”

谢允漫:“......”

鹿厌用扇子给她消气,望着前路说:“这是回梧桐院的路,小姐你这是?”

“我闲着无聊,便去你们的院子凑热闹。”失去小说的谢允漫,宛如一株萎靡不振的娇花,不由抱怨道,“都怪我哥。”

见她伤心,鹿厌欲安慰,杨承希却说:“你都凭借小鹿收买了人心,不必如此垂头丧气。”

鹿厌用玄尾扇指着自己,“凭我?”

谢允漫捂嘴笑道:“鹿哥莫怪罪,等齐消隐前来拜访便是。”

鹿厌诧异问:“他为何会来世子府?”

谢允漫道:“此人近日有要事前来相见大哥,我便请他替我捎小说了。”

鹿厌又问:“既如此,此事又与我何干?”

杨承希冷哼道:“他执着要见你。”

谢允漫附和说:“尤其知晓你在我家,并且还是我哥的人。”

得知此事,鹿厌简直一头雾水,“若他前来拜访,那我与世子的关系岂非露出破绽?”

杨承希故意道:“你可以接着演,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谢允漫很默契附议,不过她还是将齐消隐所言相告,“我们得知缘由后,明白这次闹了乌龙,原以为大哥会罚你,未料你竟相安无事,看来大哥仅存的人性已经被唤醒了。”

鹿厌听此狂言,左右看了看四周,生怕隔墙有耳,不禁为谢允漫捏把汗。

回到梧桐院后,鹿厌去给他们端茶出来,谢允漫托腮吃点心,杨承希则不顾酷暑,负手立于烈日当空之下。

“这几日暑气一过,便又是初秋了。”杨承希抬头望天,模样难得深沉,“说起来,中元时节,京郊外热闹非凡,外邦的花样还多,届时本王带你们潇洒去。”

树荫下的两人连连点头,接二连三向他询问京郊的中元节。

这厢三人聊得火热朝天,谢时深仍旧端坐在书房中,直至听见敲门声传来,转眼便有人推门而入。

谢时深看了眼走来的刘管家,慢声问:“何事?”

刘管家行礼后道:“回禀世子,您让老奴去鹿家打听的事情有下落了。”

谢时深停笔看去,“说。”

刘管家道:“小鹿在年幼便被鹿家送走,听闻送去一处名唤炼狱山之地,后来小鹿回京时,在家中并未久住,又被送进锦衣卫,之后便给世子带了回来。”

谢时深想到鹿厌先前所提及之人,沉思道:“小鹿的师哥可在炼狱山?”

刘管家却说:“此事线索不多,听闻这位师哥乃江湖中人,又是小鹿的恩人,亦兄亦师,为小鹿传道授业。”

谢时深抬眸,将笔搁置一旁,“接着说。”

刘管家似想到什么,又道:“小鹿曾言,师哥与天上的神仙无二。”

第26章

神仙下凡?

如此高的评价, 让一向寡言的谢时深颇为好奇,“那眼下此神仙又何在?”

刘管家道:“回世子,此人神出鬼没, 除了小鹿能与他传信以外,无人知晓他身在何处。”

谢时深缓缓垂眸, 不知思索着何事,书房内沉默片刻,见他再次执笔蘸墨。

他面无表情问道:“可还有旁的事?”

刘管家想了想, 突然说道:“有,今日广和楼相亲之事已在京都传开。”

谢时深道:“外人如何说?”

刘管家双手抱着圆滚滚的肚子, 神色略显难堪, 似有什么难言之隐般。

良久未见回答,谢时深抬眼扫去道:“如实说便是, 这里无旁人。”

刘管家心想这并非旁人的原因,实在是难以启齿的缘故。

他支支吾吾道:“广和楼众人说,说今日相亲的三人很是般配......”

谢时深道:“然后呢?”

刘管家一口气说:“你们三人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谢时深:“......”

夏日温热犹存,树下凉风习习。

接连几日里,鹿厌听话蜗居在府中,杨承希和谢允漫怕他无聊,每日会出门两趟,给他搜罗不少玩意儿回来消遣。

三人呆在梧桐院捣鼓玩乐,偶尔柳六出现加入其中, 可谓不亦乐乎。

不过今晚轮到鹿厌值夜,他用膳后早早脱离小队往明华居而去。

明华居有一处藏书阁, 其中收录各种名籍古画, 更有不少孤品身在其中,平日谢时深若无要事, 会在藏书阁的长廊下端坐整日。

谢家门客众多,前世在他上京后,谢府门槛几乎被人踏破,皆是为了一睹谢时深的风华,阿谀奉承笼络谢家。

谢时深年少有为,文武双全,可惜前世不懂收敛锋芒,在藏书阁接见门客,殊不知此举加速谢家灭亡。

前世他面对门客的推心置腹报以诚心,未料有人借题发挥,将他推上风口浪尖,令他与京中设伏各案有所牵连,在皇帝面前百口莫辩引起猜忌,彻底酿成大祸。

今世谢时深韬光敛彩,为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他何止要心狠手辣。

杨祈修虽为储君,却不成气候,前世真正挑唆皇帝灭门谢家之人,实则是擅于伪装,暗中笼络官员的睿王杨奉邑。

前者自以为是,后者笑里藏刀,皆不是省油的灯,今生且要一一对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