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纸千金(157)

作者:董无渊 阅读记录

然后帖子的内容是——喝茶。

显金:……

她个变相开茶馆的,被人邀请喝茶……

帖子上写的内容是,邀陈记纸行贺掌柜于府上浅酌一盏洞庭碧螺春新茶。

古代闺阁姑娘的娱乐内容……真是贫瘠啊。

显金想了想,为了避免被一直灌茶汤,便又收拾了一套新制作的、预计在“看吧”推出的拼纸桌游,一并带去。

泾县到宣城府,摇摇晃晃半天的路程,小熊姑娘请的是午后饮茶,不包午饭包晚饭,显金便提早了三个时辰出发——也就是说,为了喝这一盏洞庭碧螺春,显金天不亮就坐着骡车爬山涉水去。

到了府邸,显金给门房递上帖子,又见门口两列歪歪斜斜靠在一起、长衫素衣的读书人,轻声问道,“这是……”

门房“扑哧”一声嘲笑,“都是来求见府台大人,希府台大人帮青城山院那个那个……”

门房记不清乔山长的姓。

显金轻声补充,“乔山长。”

“噢,帮那个乔山长求情咧!”

门房大剌剌,一边核帖子,一边说。

帖子核完了,门房的脸上瞬间挂了个笑,“……原来是大小姐的客人!您请进!”

显金仿佛看了场不要钱的“变脸”,同时对小熊姑娘在府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知。

能够随时自主下帖邀客、门房提起大小姐的语气颇为谄媚……

光是这两点,寻常人家的嫡出亲女,恐怕都做不到——更多的是如陈左娘般,在家中既是长姐,又算半个管家婆的存在,承担着大姐的义务,但无法享受大姐的权利。

显金若有所思地跟随门房抬步进府。

就像进入了一间很有代表意义的徽式官吏府邸。

穿斗式木结构的木楼鳞次栉比,黑白灰为主调,以天井连接大厅与厅堂,象征官员府邸的斗拱精雕细琢,以绚烂缤纷的藻饰涂抹造型,在深秋午后的天空下呈现出错彩镂金之美。

显金好像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显金先被带去见了熊知府的夫人罗氏。

侄女的客人,当家主母有时间见就见,没时间见,就按照礼数在门口向长辈问个安就行。

显金不认为自己一介商户能得以见到宣城府主官的夫人。

果不其然,穿红着绿的大丫鬟就叫她在门口给夫人问个好就行,显金将装有六丈宣的鎏金礼盒郑重其事地交给大丫鬟后,便被带到了小熊姑娘所居的西跨院。

跨院不大,不封口的“口”字结构,三行平房坐落有致,坐北朝南的那一行平房便是小熊姑娘的闺阁。

“……叫我呦娘就好。”

小熊姑娘笑着让人给显金上了一盏茶,“我闺名唤做熊呦呦,也是我伯父取的,说是熊字听上去略魁梧,点缀‘呦呦’倒是小趣可爱。”

显金笑着接过,顺着话,“熊也可爱,呦呦也可爱。”

呦娘又说了些近日的消遣,隔了片刻,方道,“你信中所说知县一事恐有变化,具体是指……?”

显金轻巧地放下茶盅。

她好像看清,呦娘的真实内心了。

呦娘,比她表达的,更想嫁给崔衡。

第117章 这是双赢

显金在信中特意大写加粗提了一句,“一朝变天,县衙提正一事恐有大变”。

这句,就是专门给熊呦娘设的钩子——婚事尚且八字没有一撇,呦娘都亲自前往泾县三四趟,足以表现呦娘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若崔衡无法上位,这门亲事很大可能成不了。

一旦勾上熊呦娘,显金自然就有了出入府台大人府邸的机会。

自然也有将六丈宣送出手的机会——整个宣城,很久很久没有贡纸了。

她不信,熊知府不期待辖区内出现直通天听的贡品。

显金敛了笑容,以问句回答熊呦娘,“你可知青城山院山长被押下狱?”

熊呦娘眯眯眼,“这与崔大人提正有何干系?”

显金道,“崔大人虽不是乔山长的门生,但青城山院却属实是在崔大人任上做起来的,素日乔山长与崔大人也关系良好,此为之一。”

显金神色沉凝,“再者,照应天府的说辞,乔山长一直与福建书信往来频繁,兼有通敌叛变之嫌。”

显金将茶盏推开,神色很淡,“你若是上峰,可会判代行辖区主官之责的崔大人一个渎职误职之罪?”

不问责就算好的了!

还提拔呢!

提他个汗巴脚!

熊呦娘紧紧抿唇,隔了许久,方粗粗地喘了一口气。

就真的挺烦的。

她不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了!

刚出父母热孝,翻过年头,她马上十九岁了。

大伯大伯娘是好人,待她如亲女,但不意味着她能一直没脸没皮地赖在家里不嫁人。

找来找去,崔衡是最好的选择。

本人年纪合适,有功名在身,又有正经差事,就算有点不好的地方,靠娘家也能弹压下来。

放眼整个宣城,这个人选再合适没有!

看看媒人说的其他人选,要么人不错,官至六品,但嫁进去就要当续弦;要么家里不错,但人无寸功,很不上进……

熊呦娘气馁地叹了口气。

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出这档子事!

显金将熊呦娘的神色看在眼里,小声试探,“若是崔大人因此事暂停前途,你也不在意?”

熊呦娘抿唇,再抬头看显金时,眼神多了几分坦诚,“乔家出事,崔大人可曾落井下石?”

显金思索后,摇头。

那倒没有。

听陈笺方说,在山院封禁期间,崔衡对山院里的书生也颇多照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