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纸千金(438)

作者:董无渊 阅读记录

倭国一直将倭国与倭寇分得很开,声称:海上烧杀抢掠的海盗其实是倭寇,里面不仅有倭人中落魄的武士或杀红眼的渔民,更多的是波斯人、爪洼人、琉球人……甚至还有铤而走险的大魏人。

实际上,海上的倭寇,有大半都是领官饷的倭国官吏。

乔徽此番斩杀的,便是倭国海上军中的二号人物。

乔徽声音低沉嘶哑,开口便让一直笑容满面的足利大将军愣了愣。

“这位是……?”

内阁辅臣高士奇介绍:“这位就是将三田德一郎斩杀于建安海道上的忠武侯。”

足利大将军颔首笑言,“三田叛逃海上,万幸有您这般的青年才俊出手才不至于酿成大祸啊!”

将海上军中第二号人物说成叛逃。

倭儿,真有你的。

乔徽态度冷硬,微微抬起下颌,目光倨傲,“海上的倭寇,你们剿是不剿?“

一副“你不剿,你爹我亲自剿”的屌样。

足利大将军略一犯难,“剿杀自是要剿的,只是海面宽广,海盗东躲西藏,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足利大将军似是恐乔徽不满意,又了句,“照我们本国之法,当处以蒸刑。”

蒸杀,是指将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

乔徽微微颔首,“是吗?”

轻轻抬起右臂,指向埋首于足利大将军右后方的一年轻倭人,“此人我就见过,三田德一郎的副手,在海上也没做过什么好事,就先把他蒸了吧。”

显金顺着乔徽手指方向望去。

那倭人确实很八嘎,人矮脸宽眯眯眼,颧骨贼高没头发,八嘎的劣质基因他占完了。

足利大将军不回头都知道乔徽说的谁,神容一平,嘴角的笑若有若无起来,“年轻的侯爷恐怕是看错了,你指着的人,是我朝太政官中的中纳言,不是什么海盗——与您境遇相似,这位小黄门大人是我朝太政大臣平台秀织之子,平台纯次郎。”

太政大臣,等同于大魏首阁。

倭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均任过此职。

相当于倭朝中的数一数二实权人物。

这位足利大将军,还说什么“与您境遇相似”,一看便是提前打听过乔徽的,偏偏刚刚还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显金屏气凝神地看。

见乔徽垂首,单手玩了玩茶盅盖子,将盖子竖起顺时针回旋一圈后,才得空抬头,“我认错了吗?”

乔徽笑了笑,拍了拍官服,大跨步向外去,走到门口一把将门大大打开,半侧回脸颊,喑哑道,“……那晚,我船上三十个弟兄被杀,我发过誓,必将对方尽数斩杀。”

“三田德一郎死了,他那狗日的脑袋被我挂在高高的桅杆上,直到干得海鸥都不吃。”

“那条船上的副手,你觉得我会放过吗?”

乔徽举步往外去。

待他所有的话说完,内阁辅臣高士奇这才笑着打圆场,“忠武侯年轻气盛,又年少有为,正是封狼居胥、春风得意的时候!说话不客气点,您也得理解理解年轻人的轻狂不是?”

转头同身侧之人道,“宁远侯爷年纪大了,大长公主也日渐将重心放回朝堂之上,咱们大魏朝能带兵打仗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屈指可数啊!“

足利大将军看了眼乔徽早已消失不见的背影,转头向身后投了一个目光。

显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看着,抿抿唇,一直没说话。

直到夜里。

一把锋利的古铜匕首扎着不知是被血还是被红染料,染得红彤彤的红旗,破风而出,“咚”的一声,精准地扎在平台厢房的木门上。

海盗铁律:红旗扎门,是不容拒绝的决斗邀约。

第330章 不放被褥

“忠武侯已出海?”

福建的天与京师的天,大不同,夜晚时分,自东海拂来的带着海洋腥咸的风,辉映着高空的星辰,吹进灯火通明的宅院。

百安大长公主换过素净桑蚕丝袍子,头发随意散开,带着茉莉花香的头油味道。

身边倚靠着个面白唇红的年轻男人,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正怯生生地盯着百安大长公主。

百安大长公主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展臂,待在男人服侍下穿好外衫,才摆摆手示意男人下去,自己绕过屏风走入外厅。

络腮胡胡华亮忙点头,“一个时辰前,忠武侯出海;半个时辰前,平台纯次郎自长乐港驾船出海。”

百安大长公主道,“平台纯次郎自愿去的?出海前,倭人可有动向?”

络腮胡亮亮回,“他那怂包怎么可能想去?宝元飞了战书,那啥痴呆郎当即就怂了,后来足利跟他耳语了两声,他哆哆嗦嗦换了衣服、戴上细不蔫纤的刀走了。”

亮亮压低声音,“同您猜想的出入不大——他先去了长乐港附近的一个村子,接着有五、六个精壮男子跟他一起上了船。”

百安大长公主拢拢发带束起的青丝,“村子多大?”

“上上下下,一百来口人呢。”

百安大长公主一声冷笑。

这些年,倭寇横行,频繁骚扰出海的商贾,手段极其残忍,劫了满船的财物不说,船上的男人全部杀光,带上船做饭的女人被扣下肆意凌辱一番后便扔到靠近的荒岛,让她们自生自灭!

先是私运的小货船,再是上千石的私运大货船,最后猖狂到敢动盐船和绸船!

正因此,年岁已高、避退京师的宁远侯自请出山,却着了李阁老连同原福建提督设下的套,成了心学、理学两派争斗的药引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