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毒后娘,全家富贵满堂(373)
“好好,谢谢,你快回去!”萧清推着她往门口去。
小君匆匆作别,关上门就回了侯府。
萧清不迟疑,侯府这边没办法,她只能带着乔二经赶回驿馆。
最后只能求赵卓襄了,可一想到上午她还不听从他的命令,下午再去找他,恐怕会被他羞辱死,但即便被他羞辱,萧清想该试试还是要试试。
等她回到驿馆时,赵卓襄正在二门口被人围着看瓷器。
姜昆节先看到了她,然后他走到赵卓襄跟前,小声说了句话,赵卓襄便看了过来。
“各位,郡王今日疲累了,改日再赏各位新作,请随我这边喝口茶!”姜昆节笑着带着一群人往里面的屋子走,独留赵卓襄一人站在二门口静静的看着萧清。
萧清见人都离开了,走近赵卓襄身边。
她什么话没说,噗通一声先跪了下来。
“郡王,民妇恳请你出手帮帮乔家的乔成和乔玉,若是能搭手相救,民妇即刻随你去上京!”萧清磕头恳求道。
赵卓襄听到她说愿意跟他去上京,嘴角一翘,问:“那乔成和乔玉怎么了?”
于是萧清就把那张纸的事跟他说了。
……
“是祝长云啊?”赵卓襄脸上为难的道:“是他的话这事就不好办了,你知道我虽为郡王,但没有实权,出一趟上京,还必须圣上允许才能同意,听说当初祝长云在上京眼看入狱,是于家帮他解围,他背后的人是于家,我不好过问这事!”
萧清茫然沮丧,她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说,于家?
据说权倾朝野!
据说是圣上好兄弟!
据说是九王最惧怕的人!
据说家世显赫,家族门第世家!
于家!是她眼前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
此时她不知该怎么求,总之祝长云是她最吃罪不起的人!
当初肖都统在时,两人最为亲密,而肖都统又是被她的一张地图逼走!
萧清只觉得此时头脑嗡嗡的,两耳发出鸣叫!
“不过……”赵卓襄迟疑了片刻道:“我跟于家之前有过交往,你若真愿意跟我回上京,并且以后必须待在我府中,我倒是可以去跟于家说说这事,让他书信一封,这事啊,或许会有转机!”
萧清讶然,问:“那民妇以后不能回瑶山了?”
赵卓襄想了想,道:“可以回,不过每次回来需要我陪同!”
你陪同?你出一趟上京不是需要皇上允许,那不是回瑶山一趟比登天还难?他为啥要她跟他回府?难不成一个堂堂郡王,竟然看上她这个寡妇?
“郡王,民妇哪值得你这么费心,民妇已过了乔家的门,没想过要改嫁!”萧清道。
“你休要再提已过门到乔家,我一想到那个破烂丢丢的一个山村野夫的家也配娶你,我的心就揪着,我恨不能让他们一家全死了,这样就能把你带走!”赵卓襄一下绷不住自己的心思,发泄了出来。
萧清怔怔的抬头看着赵卓襄,不敢置信的看他,难不成他像古代曹操,喜欢已婚妇人?又比曹操更甚,喜欢胖的已婚妇人?这癖好……
“可是郡王,这些是事实……”
“够了!”赵卓襄气的大口喘着气:“你若想让我帮忙,就答应,不想我帮忙,就赶紧离开!”
萧清低垂着头思量着,最后她想先救两个孩子为主,至于以后能不能回瑶山,事在人为。
“郡王,像我这种身份的人,还能入你的府邸,那是民妇几辈子修不来的福气,郡王若是不弃,民妇愿意跟郡王回上京,还请以后民妇想家了,能让民妇回来看看!”
第344章 出城
赵卓襄看着她的头顶,很想告诉萧清,她有家,她有亲生父母,她的家不在瑶山,在上京,她身份是那么尊贵,都是于修承那个混蛋害的!
“好!”随即赵卓襄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来呀,将这封书信,两个时辰之内送去上京于相府家,切记要请于相爷在今晚子时之前回复,不然赵家和萧家第二天定会登门相见!”
一旁的信使接过书信,应了声是,接过信便快速往外走去。
萧清看着他的交出的书信,他早都准备好了?
“行了,信已经送出去,你起身吧!”赵卓襄伸出手想去扶她,但一想到她为了那么一家子跪他,气的收回手,背过身道:“今晚你陪我去一趟祝盐使家,我要看看这位闹得满城风雨的盐使,有多利害,于修承那个混账是不是管不他了!”
萧清不知他口中于修承是谁,但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不知怎地忽然一堵,像是被什么压的喘不过来气。
“是!”萧清应了声起身,过了好一会儿心里才稍稍平复。
那种感受她没有体会过,只觉得像是被什么刺了心头一块。
……
申时末,祝家宅子的正堂屋里,祝长云一身素衣坐在紫檀木的八仙桌前喝着茶,他余光瞥了眼在他下手坐的人是石晋开。
石晋开正含笑等着他说话。
半晌,祝长云似笑非笑的道:“石大人,瑶山县你治理挺好,要不就说圣上眼光独到,你深谙官场之道,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懂得这样做才是长久之道,所以我相信近日不管出了啥事你还是会这么办!”
石晋开抱拳笑道:“是是,这些年在祝大人的提携下,下官才略懂为官之道,才能安稳度过这些年!”
祝长云摸着腰间佩戴的手珠不说话。
石晋开想了想笑着又说:“大人,萧氏上次在公堂上得罪你,实在是罪不可恕,之前她在衙门里骂骂咧咧,闹过公堂,当初下官念她年纪小,家里又出了那么多事,才没有处置她,只是今年她改变太多,做了太多有益于朝廷和百姓的事,在外面的威望又高,大人,朝廷恩旨已下,封她为义妇,她因为女儿和孙子的事已经跑到县衙里闹起来,若是下官没有处置,她要是告到上京,往上往下下官都不好交代!下官丢了官事小,到时朝廷安排其他人来,到时大人免不了一顿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