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0)
这故事还带点地方风土色彩,几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回过神来观察那锅子形状,荀七郎赞道:“果然很像!这名字起得贴切。”
坐他对面的监生则摇头晃脑:“我倒是觉得更像太极。莫不是发明这鸳鸯火锅的人实则是易经大家?”
“我很确定,之前从未在乔小娘子这里之外吃到火锅。”
柳廷杰道他们有眼无珠。
吕穆揶揄道:“你看乔小娘子可像易经大家?”
那监生认真打量过正在切肉补货的乔琬,肃然道:“有可能。”
乔琬心想会打太极拳算不算啊?
这番茄的锅子是柳廷杰头一次吃,乔琬建议他们:“先喝一碗汤最好。奴给柳三郎拿个小碗,放上点葱末、芹末、芜荽,浇上这炒出沙了的番茄汤,很是浓郁酸甜。郎君莫若试试?不试也无妨。”
“试试吧。”
柳廷杰没道理不试。
另外几个,以吕穆为首的在一旁怪声怪调:“吕七郎也想喝汤。”
“某也想。”
“某也是。”
乔琬无奈,幼稚的小男生啊。
行吧,一下拿来四个碗,挨个给他们打上。
锅底菜品刚上齐,果然有七八个皂衫学子结伴来了,却是四拨。
乔琬也松了一口气:也确实是没有大锅子了,坐满就坐满吧,她难道还不盼着能坐满么?
没道理的事。
柳廷杰用勺子喝那番茄汤,确实如乔小娘子所说的浓郁、酸甜,赞道:“此比红汤美妙不知几何!”
引来吕穆怒视:“酸汤虽也浓郁,不如红汤入味。”
“番茄汤自成一派,涮肉涮菜皆佳。”
“红汤也佳。”
“红汤涮青菜?”柳廷杰不可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嗤笑一声,“你是光吃油去了。”
第6章 卖花糕
吕穆“啧”了一声,眉毛已挑起老高。
“好了好了。”乔琬忙打圆场,“这饮食喜好是十分私密的,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奴还喜欢一种名为螺蛳粉的臭锅子呢,有人觉得里面的酱菜奇臭无比,食不下咽,奴却觉得风味独特。”
她端水端得好,二人果然放下争执了。
“螺...蛳粉?”柳廷杰重复了一遍,皱眉,“明天能吃上么?”
“清明前奴试试能不能挖到螺蛳,若是有,就叫柳三郎试试。”乔琬不敢保证,毕竟酸笋、酸豆角这些小料配菜也需要时间研究出来。
胡娘子今日摆摊的时候,特地将摊前一块显眼的地方空出来,摆上了乔琬所做的花糕。
数量不多,每种也才十多块。
乔琬定价杏花糕三文一块,杏花饼用料更实在,则五文一枚。
问过胡娘子,胡娘子也觉得合理:“阿乔这定价虽比旁人贵一些,但样式好看,口味也好,合该卖这个价。”
“那就劳胡姊姊帮忙了。”她又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感谢胡娘子愿意帮她。
胡娘子和相公牛二郎原本想着尽力一试罢了,也没报希望能顺利就全卖出去。
他们今日来得较晚,布置摊位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监生出来了,还没等到如往常一般开始叫卖,就有一名熟客走来,经过他们的摊位,掏出十枚铜板买了一筒卤梅水。
胡娘子这边收了钱,牛二郎便手脚麻利地揭开存放煮好的饮子的木桶,打了一竹筒,插上芦苇管子递过去——
“诶,今日有糕饼?”那监生来了兴趣,“从未见你们卖过糕,看倒是挺好看的,好吃么?怎么卖的?”
胡娘子是吃过的,笑答:“不是我们自吹,这附近卖糕饼的恐怕没几个比得过我们这糕的味道,且只卖今儿一日,只三文一块,小郎君莫若来一点?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行,”那监生摸了摸荷包,这个月的食费尽够用的,于是痛快地各种都要了一块,“花糕来一块,嗯,这饼也试试吧。”
“小郎君拿好。”
胡娘子脸上笑开了花,自己这就白得了一文多钱。
她继续守着摊子,不时叫卖,又卖出去几杯饮子,不过花糕的生意暂时又没有。
她也不着急。这会还早,大多数人都还没吃完呢。
不一会儿刚刚那个买了糕和饼的人又回来了,身边还跟了两人:“就是这了。”
他手上袋子已经空了,想来是已经吃过觉得不错,又带了玩的好的同窗来买。
“摊主,我要两块花糕,一块花饼。”
“摊主摊主,我也要花糕,我要三块,还要一块饼。”
二人各买了些去,胡娘子笑着顺带推销了自家的饮子:“小郎君们吃糕饼难免噎着,带上些饮子?又豆儿水、姜蜜水、卤梅水、紫苏水...”
这俩监生也很好推销,听到她有自己喜欢喝的就意动了:“那么来两份紫苏饮吧。”
“摊主做的花糕确实好吃。某在路上吃着碰见同窗,他们试过觉得好,就一定要某带他们来买。”
起初买了花糕的监生笑着解释,又问,
“这么好吃的糕饼,若是日日都有定不愁卖,摊主怎么只做今天呢?”
胡娘子解释是家中亲戚临时起兴做的,没有固定的摊位,只托她代为转售。
“如此真是可惜了,若是这姑娘与您共用一个摊位也成啊。”后来的高个儿监生颇为可惜。
食客的一句随口之言,胡娘子却听了进去。
后头又有来买饮子的,她也依样推销:“是只有今日得卖的,昨夜下了些雨,才得这些杏花......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小郎君可要来一些?”
卖饮子的时候就推销花糕和花饼,卖糕饼的时候就建议他们带些饮子,这样两厢配合着,比平时多进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