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10)
子骏轻声道:“想。”
霖铃有点无奈。她发现子骏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太被动,什么事都要别人先主动问起,他才会说。
不过人本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霖铃替他倒了一杯滚热的茶汤,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又让子骏挪近炭火,在火上烘手。
两人默默不语地烘着手。没过多久,霖铃偷瞄一眼子骏,却发现他也在观察自己。
一被发现,子骏立刻慌张地低下头,让霖铃觉得非常有趣。
“子骏,”霖铃用火夹子在碳盆里慢慢地簇火,一边问道:“你是不是有话想对我说?”
子骏抬起头看霖铃一眼,犹犹豫豫地张嘴。
不过霖铃已经看透了他的心,她也知道子骏想要说什么,无非是说自己对孙胖子发难的事毫不知情之类的话,这些他不说霖铃也知道的。
“子骏,”霖铃抢先对他说道:“你不用跟我解释什么,我不怪你,你舅舅这件事本来就和你没有关系,我都知道的。”
子骏看着霖铃的眼睛,心里的滋味很复杂。
霖铃笑笑,又说:“况且你舅舅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从前我对你是有偏见,这是我的不对。我罚你去干农活确实不应该,如今你舅舅教训了我,我们也算是两清了。”
“先生...”子骏有点着急了。
霖铃摆摆手制止他,说道:“子骏,这件事到此为止。我已经忘了,你也别放心上。”
子骏湿漉漉的黑眼睛看着她,眼神忽明忽暗。
霖铃感觉有些不自在,故意转移到一个轻松的话题:“子骏,为什么你舅舅和你长得一点也不像?”
“他不是我舅舅,”子骏恨恨地说:“他就是我家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只是惯会使小手段扒着我娘,这才做了我舅舅。”
“原来如此,”霖铃恍然大悟。这样一听,她心里反而释然了。
子骏道:“下次回家我一定和娘说,让娘好好管制他,给他个教训。”
霖铃看着子骏狠下决心的样子,又可爱又倔强。她忍不住笑说:“子骏,你爹娘一定是很好,品行很正直的人吧?”
子骏愣了一下。霖铃又笑说:“不然他们怎么生得出你这样好的儿子?”
子骏一下子有点害羞,略低着头说:“我哪有先生说的这么好。”
“你确实是很好,”霖铃脱口而出:“你又正直,又善良,又宽容,又勤奋。不只我说你好,常安,王燮他们都说你好得不得了呢。”
子骏更有些不好意思了,低着头道:“说起常安,前几日我骂了他几句,他这几日连话都不怎么与我说。”
霖铃有点诧异:“就是因为孙季常的事?”
子骏点点头,又叹口气说:“这一切都怪我。”
霖铃看他一副失落的样子,便安慰他说:“子骏,你不要什么事情都怪你自己。你是人又不是神,不可能哪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你舅舅这事我已经说了,不是你的错,你别什么都想着一个人扛。”
子骏深深地看着霖铃。霖铃笑道:“至于常安,他就是个小孩子脾气,你只要买点东西逗逗他,哄哄他开心他就好了。”
子骏道:“上次我已经给了他二十文钱,让他去买点吃的。”
霖铃说:“你给他钱和给他买礼物还是不一样的。你看那次我给他买个哨子,他多开心?你明天去镇上随便给他买个小玩意儿,再哄他两句,就说你委屈了他,让他别放心上,保管就没事了。”
子骏点点头,道:“我知道了,谢谢先生。”
霖铃又和子骏聊了会天。子骏的衣服已经烘干了,他穿到身上觉得热热的,心里也是热的。
这时窗外的雨也停了。子骏对霖铃说:“先生,我要回去温习功课了。”
霖铃说:“我送你。”
她把子骏送到鹅毛斋门口。下过雨的山路有些潮湿泥泞,霖铃对子骏嘱咐道:“你走得慢点,小心摔跤。”
子骏笑笑,行礼道:“是。”
他走后,霖铃一直站在门边看着子骏的背影。只见他后脑勺那两条白色的发带轻轻晃动着,直到完全消失在青山绿影之间...
**
过了几天,霖铃在课上留心观察子骏和常安两人。她发现这两人又恢复到之前的关系,甚至比之前更要好,几乎整日都形影不离。
她知道子骏用了自己教给他的办法,而且办法奏效了,心里挺高兴的。
接连送走吴邦彦和孙季常两位大神后,书院的生活又陷入了平静。
随着秋日愈深,碧螺山上的树叶也渐渐凋零了。霖铃每次走在山路上,就像踩在一层厚厚的地毯上,脚底下全是沙沙的树叶声。
而在幽涧寻芳附近,几棵银杏树又开得金碧灿烂,让霖铃莫名想起曹操的那首“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她现在教了半年多诗赋,肚子里也有一丢丢小墨水了。她自封自己为半个女诗人,反正不用考证,哈哈。
有一天月假,她正在书院附近溜达,忽然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学生凑在一起鬼促促地说话,看背影好像是子骏和王燮他们。
她悄悄溜到他们身后一看,果然是子骏,王燮,常安和朱勉。这四个臭皮匠黏在一起说小话,连她走到他们身后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