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38)
胡文柔笑道:“韭菜蒸出来就好吃了。之前你母亲最喜欢吃的就是春盘上的韭菜。”
霖铃一愣。
这是胡文柔第一次在她面前提起她母亲。说实在的,来这个世界后,她一直觉得胡文柔和李之仪像自己的爸妈,而对真正的父母却没什么感觉。
他们几个人边说话,一边把春盘放到蒸笼上面蒸。蒸到一半时,李之仪走进来了。
他一看见霖铃,脸色就暗了下来。胡文柔笑着说:“刚才铃儿还在关心你,说你应该在曹娥镇再待几天再走。”
李之仪喉咙发出一声“哼”,板着脸不说话。
霖铃知道他的臭脾气,也不去招惹他,李之仪的表情反而更生气了。
等饭菜都准备齐整后,肉哥儿和霖铃帮忙把菜放到桌上。小小一张春台摆了七八个菜,有鱼有鸡有鸭,当然还有刚刚做的春盘和馎饦。
胡文柔又烫了一壶屠苏酒,依次给肉哥儿,自己,胡文柔和霖铃都斟了一杯。
屠苏酒是一种过年饮的酒,里面有大黄,乌头,防风等八种药材,喝起来有一股浓浓的药味。这酒当然没有羊羔酒那么好喝,但是过年嘛,喝酒也就是图个气氛,霖铃也装模作样地喝了几口。
这时肉哥儿忽然捧着一杯屠苏酒,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小团子端着酒杯,奶声奶气地道:“祝爹爹娘亲长生未央,延寿长久。祝家姐平乐安康。”
大家都笑了。
第75章 父母爱情
肉哥儿像模像样地把酒喝完,然后坐下来继续吃菜。
霖铃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这个年代一般祝酒词是由年纪小的人先说,酒也是小孩先敬,然后再按着年纪轮到大人。现在肉哥儿敬完酒,也该自己出场了。
她现在和李之仪说话还是有些尴尬,但是僵局总是要由人打破的。
再说李之仪马上就要去原州了,自己再和他冷战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想到这霖铃也倒了一杯酒,站起来对李之仪和胡文柔道:“舅舅,舅母,这次铃儿让你们失望了。舅舅,希望你不要生我的气,保重身体要紧。等我明年把书院的事结束了,我就来原州找你们。”
胡文柔见外甥女低头了,赶紧对李之仪说:“我也与铃儿说过了,她明年肯定会来找我们。不过是分别半年左右,一眨眼就过去了。”
李之仪看看霖铃,忽然深深地叹口气,把眼角抹了抹。
胡文柔见这两人终于和好了,高兴地说:“大过年的别不高兴,来快吃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大家吃了一会菜,然后再由胡文柔和李之仪祝酒。李之仪大病初愈,说话还有些喘,但基本上交流也没啥问题了。
等年夜饭吃完,李之仪和胡文柔两个收拾碗筷,霖铃陪着肉哥儿到门外放爆竹。
这个年代的爆竹非常原始,就是烧一个大火盆,然后把竹竿扔进火盆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当然也有更贵更正式一点的爆竹,但普通老百姓消费的还是少,更何况李之仪马上要离开此地了,当然也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
肉哥儿穿着暖鞋,围着火盆不断地奔跑叫喊。巷子里还有另外几户人家的小孩儿,也都在放爆竹,不时传来噼啊啪的声音,听上去非常热闹。
霖铃坐在火盆边,呆呆地看着发疯发癫的肉哥儿。像肉哥儿这个年纪,就算没人陪他玩,他一个人也能玩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年轻的好处,等他长大后,是不是也能保持这么斗志昂扬的精神?不知道,但希望是吧。
霖铃坐了一会,忽然感觉身上有种暖暖痒痒的感觉。她转头一看,只见李之仪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自己身后,把一件冬衣披在她身上。
“舅舅,”她喊一声。
李之仪干咳一记。他面对霖铃还是有点不自然,但比霖铃刚回家那阵已经好多了,起码不再板着脸了。
他把衣服披到霖铃身上,说道:“晚上冷,你多穿件衣服。”
霖铃笑着把衣服在身上拢一拢,问李之仪道:“舅舅,你怎么还不睡觉?”
李之仪叹口气道:“年纪大了,睡不着。出来看看你们在做什么。”
霖铃默不作声地坐在李之仪身边。今晚的月亮特别圆,又大又白的就像一只可口的月饼。
霖铃看着看着,忽然摇头晃脑地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之仪忍不住笑出来。他眼前浮现出半年前和苏东坡在富春江饮酒对诗的画面。一转眼半年过去,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就好像整整过去了许多年。
霖铃此时却在想另外一件事情。她坐在石阶上,歪着头问李之仪:“舅舅,我的父母,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李之仪愣了一下,说道:“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我突然想到的,”霖铃笑着说:“今天下午舅母提到我母亲,说她喜欢吃春盘,是这样吗?”
李之仪叹口气,缓缓说道:“你母亲啊,和你一样,贪玩得很。她从小身体就不好,但总是到处乱跑,我好几次都跟着爹娘满大街找她,找到以后被爹骂一顿,下一次又跑了。我小时候常说她是属兔子的,呵呵。”
霖铃听得有趣,忙说:“那我爹呢?”
“你爹是一个很安静的人,”李之仪回忆道:“平时你爹娘相处,都是你娘嘚不嘚地说话,你爹就在一边看着她笑,哎。他们就是一对冤家,不然怎么会聚头?”